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何欧洲西线战场会陷入堑壕战?

天俊谈兵


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了解,堑壕战的概念,一战西线的基本情况。

(1)概念:堑壕战(战壕战),是利用低于地面的战壕,保护士兵躲避炮弹,进行作战的方式,战争结束后士兵死后通常埋葬其中。

(2)一战西线的基本情况:1914年8月,德国将主力置于西线,发动进攻,首先占领了比利时、卢森堡,并很快突破了法国边境防线;但是9月初,俄国在东线发动进攻,德军只得抽调部分兵力赶往东线,英法联军乘机转入反攻,但是反攻也无法取得进展;交战双方不断的互有攻守,不断的挖掘战壕,加强工事,逐渐形成一条稳定的战线,形成胶着状态,进入堑壕战。

(3)对峙中的数百万士兵,蜷缩在堑壕之中,炮弹密集飞舞,一个个生命瞬间血肉横飞,每次交战都是一场可怕的屠杀和消耗。


魑魅魍魉18412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近现代第一场世界规模的战争,20世纪初的人类和古代不同,已经掌握了如果用科学的方法来杀死敌人,并且保护己方士兵的性命。和古代乃至原始时期的人类建造堡垒和墙等保护手段不同,当时由于军队规模小、武器落后,但随着步兵火力的不断提升,以碉堡和掩体为主要防护手段的各国军队,迟早要以堑壕战的方式进行过一次较量。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成为了堑壕战唯一一次世界范围内大规模应用的战争方式。随着武器和装备乃至防护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堑壕战在二战就已经开始逐渐被各国抛弃。

首先,一战出现堑壕战是要有人员基础的,就拿一百多年前的拿破仑时期距离,当时欧洲各国的部队规模仍然不高,无法将士兵部署在整条战线上,所以根本没有能力在广阔的野外展开大规模、长时间较量,只能找到敌方部队,寻求主力对决。

随着线膛枪的大规模生产与应用,射程和拿破仑时期的滑膛枪相比,提升足足一倍有余,也大幅强化了射击精准度。所以躲在战壕中的士兵可以在很远的距离上,射击命中冲锋而来的敌军士兵,而连发枪在19世纪晚期也开始采用,如马克沁机枪就改变了战争的进行方式。

另外,堑壕战出现的另外几大关键要素也开始出现,如1874年增强防御力的铁丝网被发明出来,虽然很难造成伤亡,但能够极大地减慢敌军的推进速度;后装填火炮和高爆弹、液压式制退器等的出现,让步兵们想要穿越防御重重的敌军阵地前部,已经成为了近乎不可能,在仍然需要倚靠单薄的士兵推进战线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堑壕战终于成为主流。

一战刚开始时的时候,双方都认为这将会是一场短暂的战争,骑兵部队甚至开始被运往前线,以期待时机一道直接突破敌方防线。但随着1914年9月马恩河战役结束后,德国开始在西线边境挖掘战壕,英法联军也效仿并挖掘战壕。从这个时候开始一直到1918年3月,协约国和同盟国就在潮湿、恶臭、泥泞、拥挤的战壕中,度过了难忘的三年半时光。

欧洲的西线战场,头几个月挖掘的小型临时战壕很快在德军的加固下变得又深又复杂,并逐渐变成大面积防守工事。同盟国和协约国战壕之间的空地被称交战双方为“无人区”,在不同的战场之间宽度不同,某些地方战壕中间的宽度可达100米,但最近的地方战壕相距甚至仅15米,爆发的血腥冲突也是极多的。

在索姆河战役中,德国人就是广泛的采用堑壕战术,动用了几千挺机枪,使用间接射击和超越射击,干掉几十万英法联军。英军以密集队形前进,遭到德军机枪和炮兵火力的严重杀伤,第一天即伤亡近6万人,绝大多数倒在距离德军堑壕前沿2~3公里之间。索姆河战役140天时间里,英法联军伤亡高达79万4千人,未能突破敌方防御,而德军则损失53万8千人,这100多万人大都是堑壕战术下的冤魂。

1917年3月德军撤退到兴登堡防线,无人区的宽度增加到1千米以上,士兵们连续不断地向对方战壕投掷手榴弹。在东线战场和中东战场,双方需要占领的土地面积很大,生产弹药,混凝土和铁丝网的工厂距前线也很远,所以欧式的堑壕和堑壕战并没有在那里出现。

交战双方挖掘的壕沟并非笔直,而呈锯齿型。当敌人从侧方进攻,可以保护里面的步兵,防止所有部队暴露在敌军火力前,挡住炮弹破片的飞行,但这也意味着战壕内的士兵无法看到在壕沟里十米以外的东西。壕沟面对敌人的一侧叫胸墙,背对敌人的一侧叫背墙。背墙防止士兵们的后背被落在壕沟后方的炮弹弹片所伤。如果敌军攻下了壕沟,原来的背墙就会成为胸墙。壕沟的两侧会用沙袋,木架和铁丝网进行加固,地面通常会铺上木板以方便通行。


科罗廖夫


在一次世界大战中,欧洲战场的西线有一个特点就是军队太大,而战场太小。西线的作战地域远远小于东线,狭窄的战场很快就被数量密集的军队所塞满,双方都失去了机动的空间,只能是转入堑壕对峙。
从这张图上名校可以看出来,西线的长度要小于东线,而且英法面对的是德国的主力部队。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战争进入工业化时代以后第二场大规模战争,在此之前的日俄战争已经表现出来的一些特征在一战中表现的更加明显,比如双方火力的空前提高,而相对着军队的防护能力和机动能力没有什么提高,当时的技术条件还无法提供比卡里布军服更好的防护装备,比两条腿更好的机动工具,这种情况下进攻的一方无法克服防御一方的火网,而且铁丝网的使用更是使进攻一方机动速度慢如蜗牛,而慢如蜗牛的移动目标也成为了防御一方机枪的活靶子。


机枪和铁丝网的组合是当时标准的防御阵地,铁丝网负责降低步兵进攻的运动速度,而机枪负责用消灭进攻的人员。

在日俄战争中,由于战场空间的广阔,双方的军队都不可能把战场填满,双方都还有机动的空间,所以还是可以通过攻击对方暴露的侧翼来获得战役的胜利,但是到了欧洲战场的西线,这种机动方式失效了,在马恩河会战结束后,德军和英法军队展开了向大海的赛跑,这个时候的机动方式还是要靠两条腿,这样双方几乎同时到达了海边,于是一条堑壕从法国瑞士边境一直延伸到大西洋,两边都没有办法突破这条防线,只能躲在堑壕里边对峙。
一战是大炮的战争,一战以后发达国家军队火力骨干由步枪变成了大炮。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工业化战争,交战的双方的工业化程度都很高,而且都是全力投入,在日俄战争中,远东地区是俄国的边缘地带,从欧洲部分投送兵力和装备都是非常困难,而日本的家底还是不如英法的家底厚,所以日俄战争的强度还是没有一战高,而当时的工业只是空前的提高了军队的火力,特征就是各种大炮取代步枪成为了陆军的火力骨干,但是军队的机动还是依靠人腿和马腿,而靠人腿和马腿已经是无法躲开呼啸而至的炮弹了,当通过机动无法抵消火力的时候,那么战争的形态就开始变得固定起来,而当时能够躲避呼啸而来的炮弹的唯一办法就是把自己挖一个坑藏起来,而一战中,西线战场由于空间狭小,火力的优势更加明显,在东线由于军队密度低,所以进攻一方还是能够通过机动兵力来突破对方防御薄弱的地段,但是到了西线,双方的兵力密度极大,双方的防线哪里都是铜墙铁壁。
法军一开始还是发动这种步兵刺刀冲锋,结果就是被德军打得尸横遍野。


当时能够提供的防护装备还是这种钢制的,重量大,但是防护效果不佳。
坦克作为突破堑壕的武器开始登上战争舞台。

而面对战争的新形态,要么使用新的武器打破战场的僵局,要么使用新的战术,英法方面研制了新式武器-坦克,而德国人是使用了新的战术就是所谓的胡贝尔战术,或者叫做突击队战术,但是在这些新的战术和武器彻底打破堑壕战的僵局以前,德国就挺不住投降了。


红色手电筒


其实就是防御性武器的发展快于进攻性武器的发展。

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机枪和远程大炮已经是欧洲军队的标配,军队在建立稳固的防御工事后有能非常强大的火力,一挺重机枪的火力就能超过一整个步兵排,而一发空爆榴霰弹可以在地面两到三米的距离爆发出几十枚钢珠,打在密集人群中 一发炮弹报销半个连都可以做到。
重机枪班组

榴霰弹

而战争初期步兵手中还是只有手动步枪,战争中期出现的能够伴随步兵机动的轻机枪也还是无力压制重机枪。想夺取一个稳固的机枪工事需要付出大量人员伤亡,很多时候只能靠人命来填。不要说什么夜战 偷袭,双方士兵素质接近的情况下,还是防御方占优势。

这样的结果就是防御方远比进攻方有优势,所以双方都拼命修建防御工事来。


伦敦上空的喷火


当时好像德军参谋长是毛奇吧,他修改了原来的假想作战方案。把原来的西线兵力减少了,投入到东线防御上去了。另一方面在比利时的进攻也延误了战机,俄国积极投入战斗,每动员一个师就立刻投入。这种不惜代价的作战方案最后让德国西线决战演变成战壕僵持。当然,马恩河战役等一系列战役决战,也受到了西线投入兵力不足的影响。不可避免的以两败俱伤收场。另一方面,德国的队友确实都是猪,一战是这样,二战也是这样。


神的老师练出了腹肌


所以,当双方作战部队距离拉近时,为防大量伤亡损失,都以堑壕为掩护体来保实力继续作战。这就是一战欧洲西线战场上以坠壕作战的一个纪实。


月林6491


德国的战斗工兵,暴风突击队了解一下。飞机,坦克,飞艇,毒气,新武器层出不穷,还是壕沟最安全。哪怕是现在坦克一样怕反坦克障碍物。一战的大炮重机枪,二战的坦克飞机。都是各个时代主流。现在的城市巷战就是现在和未来的主题。


小也会飞


陆地战争为主,空军不占主导。


光明嶺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堑壕战是交接双方人力资源和军备资源大量消耗后的僵持状态,那个时候坦克车还没有生产出来,飞机也是仅仅试制成功,交战双方都无力再次组织进攻的用以打破平衡所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