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医学类毕业生入职难,一些医院医护人员也紧缺,是为什么?

石筑路者


虽然医学毕业生的数量很多,但是医学毕业生的质量是参差不齐的。协和北大中山复旦上交华西等等这些国内一流的医学院的毕业生和那些地方的无名的医学院的毕业生的差距是非常大的,前面的那些医学院招的也少,临床医学可能就几十个人或者100人左右,而后者至少是好几百人甚至一千人,这种质量的差距是无法弥补的。

除了医学生的质量,还有毕业后教育的质量同样参差不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毕业后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是一种通过在培训基地进行3-5年临床实践来提高医学毕业生临床技能的重要途径。一个刚从医学院毕业的医学生是远远不能给人看病治疗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大规模提高医生水平的重要手段。但是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开展的情况同样参差不齐,好的培训基地仍然屈指可数。很多其他医院完全将住院医师当做苦力来使用,他们的收入也少的可怜,而且那些培训基地的培训质量也惨不忍睹。而且我国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开展的时间并不长。

综上,我国的医生质量是完全不对等的。虽然可能我们每年有很多的毕业生,我们有很多的医务从业者,但是里面真正能给人看病的医生是很小的一部分,而这一小部分大部分都集中在大城市的三甲医院里,这也是为什么好的医院病人扎堆的原因。老百姓可不傻,哪里能治病心里很清楚。 我曾看过一篇文章,介绍美国的医生。文章里说,美国由于很早就开展了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制度,使得全国各地的医生的质量差距并不大。你在基层就能够解决问题。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人不会集中到一些大医院去看病的原因。而我们好的医生只有那么多,大家当然要扎堆排队去找好医生看病了,这年头最重要的就是命了。

而基层医生的水平实在太差。我在全国一知名的医院里实习,有很多基层的老师来进修。他们里面当然也有不错的,但是有相当的一部分人水平惨不忍睹。在上级医院,我们接诊了很多从基层转上来的病人,诊断错误甚至误判的病人实在太多。举一例:有一个肢端肥大症的病人。这是一种成年后生长激素分泌过多的疾病,导致身体容貌变得十分特殊,比如舌头大,鼻大,脚大手大等等。而且生长激素是一种可以导致血糖升高的激素。这个病人在基层以多饮多尿就诊,却被基层的医生当做糖尿病来治疗。事实上,肢端肥大症的病人很多医生一看便知,但她却被当做了糖尿病!以至于耽误治疗。基层医生水平如此,确实令人震惊。

当然,我们并不能将这些原因怪罪在医生身上。我是一个医学生,学医的辛苦深有体会。年年高三的戏称并不是空穴来风。五年230个学分,分分都拿的艰难。医学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科,随着医学的进步,每一个亚专业都变得非常深。以至于一个医生完全不可能掌握所有的内容,甚至只掌握一个亚专业的内容,比如就眼睛,就需要花上非常长的时间来学习和实践。医学也是一门需要终身学习的学科,因为医学总是在进步,新的检查手段治疗方法总在不断出现。所以要想成为一名好的医生,在中国的国情下,你可能至少需要8-10年在医学院里学习,然后住院医师培训3-5年,再在临床工作几年才敢说自己是这个亚专业里的能够解决问题的医生。而在这样的过程里,你的收入是不高的,你的地位是低下的,你的投入是巨大的,你的风险是累加的,你的任务是繁重的。试想,这样的过程有多少人能够坚持下来?

主要的问题其实我觉得还是出在制度上。国家对医疗行业是管制的,我也可以理解,因为这是涉及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领域。一旦开放了市场和价格,那么在好的医生供求小的情况下,按照市场原则那么老百姓就更看不起病了。看不起病自然就会引爆社会矛盾,而当今中国的现实,为政者谁也不敢冒这个险。所以只好管制医疗价格,医生群体自然就成了牺牲品。

说到医生的收入,其实大医院特别是那些有名的医院里的医生收入是还可以的,至少是中产水平。这也就是整个金字塔的最顶端的水平了。中国整体医生收入是低下的,我以前看过一个数据,说中国医生平均年收入大概是7万人民币。这对于投入巨大的医生群体来说,完全是入不敷出。医学是一门与生命打交道的学科,医生的价值体现着的是生命的价值。在我们国家,生命就值这点钱?想想也是。

  • 附图:中国医生与美国医生收入比较

有什么样的解决办法吗?我认为有两点特别需要改革。一个是论文评价制度。当然在现今条件下,论文是评价医生的一个办法,而且是一个好的办法。但是这种制度扭曲了医生群体的价值观,消耗了中国医生大部分的精力。医生的任务是治病救人,而不是发论文。作为患者,我们不需要发文章的医生,需要的是能解决问题的医生。另一个是尽快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即使是三流医学院毕业的学生,只要接受了正规的住院医师培训,也可以具备较好的临床技能。综合这两点,我觉得中国是需要做科研的医生,但是这些医生集中在著名的医学院就好。如果尽快培养医生,那么临床医学5年毕业就立马进行住院医师培训可能是好的方法。可惜我们的大医院都要求硕士博士,这也是科研任务的无奈之举。

总之,我觉得政府管控仍然有必要,但是政府必须增大医疗投入,尽快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在中国有了大量的优质医生之后,再完全开放市场。这样供应充足,需求充分,医生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而患者也不用扎堆看病。当然医疗改革是世界级难题,无穷尽的需求总会使得供给显得可怜。我相信我们的医疗会变得更好,而不是更差。


上岸视界


医院床位编制被严格的限制,每年新增的编制名额有限。毕业生数量多,竞争激烈。但是不同级别的医院情况又是不同的。

地市级医院临床本科学历医院根本瞧不上,而且本科生招进来还要三年规培,还要考执业医师资格证,等于要先培养几年才能用。所以地市级医院招聘都要研究生起步。

省属三甲医院要求就更加高了,而且往往还是萝卜招聘,放出来的岗位早就有人选了,多数是科室老大的博士研究生,还要是各方面都很优秀的才能留下,不是每个博士都能留下的。

但是很多县级医院又招不到人,有的岗位年年招,年年招6不到。因为县级医院患者少,待遇差,医术进步也有很大的天花板。除非是毕业生眷恋故土,外地毕业生一般不会来。

条件一般的临床毕业生解决这个问题,我个人觉得有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是先在三甲医院当个非编的临时工,当个廉价劳动力,学几年本事,结识一些本学科的大佬。如果几年后能转正自然是好事,如果不能再去找最终长期工作的医院。这样,虽然在一个小医院工作,但是医术不差,能解决患者的问题,日积月累也能独挡一面,而且结识了圈内大佬,以后再多参加相关的学术交流活动,职称晋升也有保障。

第二个办法就是反过来,先选择一个小医院工作,再努力想办法去各大医院进修,学手艺,结人脉。假以时日也会有不错的发展,毕竟小医院山头少,学到本事了容易出头。


新城新居民


工作岗位多的是,应届毕业生也多的是!为什么医疗单位缺人,但是还是有那么多学生找不到工作呢?!那是因为大医院对学历要求高,一般的毕业生进不去,小医院和基层医院,毕业生嫌弃档次低,不愿意去!这就造就了,缺人的单位招不到人,想上班学生的找不到单位!!


小龙人888


说一下我所知道的:

1.上级管理部门不允许医院自主招人,限制医院招聘人数!

2.几乎大部分医院都是亏损,以前还有药品加成差价,现在取消了,医院收入降低了太多,国家补贴不足,医院想更新设备又没钱,设备不更新,患者就去大医院用先进的设备检查,医院收入不足医院只能少招人来压缩成本!

3.大的三级医院看不上本科生,但是本科生又不愿意到小的医院来上班,比如县级医院!


最美小情人


医院属于全额拨款,差额拨款两种类型。全额拨款医院有财政负担编内工资,编外医护工资由医院自己负担,但是编内人员少,编外人员多。差额医院财政负担60工资,40工资由医院自己负担,编外人员也有医院自收自支负担,两种类型的医院都要负担自收自支工资,这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医院把门槛提高了,医生大都要研究生,护士要本科,这样就造成医院人手不够的缺口!


安然301887004532


刚毕业的医学类毕业生肉指南,主要是经验和书本还看不够,想护士这些的话不会说找不到人,刚毕业,如果想从事护士证,应该去实习主任医师也会带着你,只要临床经验和实践考核能通过,护士是很好录取的。医院现在也越来越多,不要扎堆在城市中心,我想工作不会难找的。如今吃香行业也是医院。再说学医就是有仁心,才会选择这行。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44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7dba4cccfdc04dfc9b7ed02cc6fedaf5\

土豆思的执念


一方面医院不招医护人员一方面医护人员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一方面大中医院医护人员累的七浑八素一方面家长为孩子能进医院找关系送礼一方面医护人员学制长费用高一方面医院人满为患就医难费用高,以上种种弊端为什么不通过多公正招聘多建公立医院解决呢!


仙居府


医生这个行业培养了很多自私的人才。即使医疗行业人才缺失很多。但是更多的高级医生不愿意有同行进入与之竞争。这样会使得它的市场缩小。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医院都是差额拨款。进的人越多,平均的收入就越低。但有些新人并不能做太多的事儿。所以新人越多,养的人越多,工作越累。


无为一生2


因为编制的限制,现在一般的本科毕业生根本进入不了县级以上医院,我们单位是西部地区的一所市级三甲医院,每年招录要求都很严,硕士研究生是报名的门槛,如果考进通过进来医院,也没有编制,收入和有编制人员相差很大,


平凡48993031


医院喜欢能熬夜加班,能当牛做马的人,还有就是喜欢有临床经验的人才!医学生毕业需要规培,需要培养很多年,耗不起,医院也养活不了那么多医生,一个萝卜一个坑,而且,医生各种流失也严重,特别儿科和急诊科! 所以,人员不够用是常态! 无论是专家还是一线干活的小医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