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摩院又一實驗室成立背後,阿里的安防生意經

達摩院又一實驗室成立背後,阿里的安防生意經

近日,阿里達摩院宣佈成立其第15個實驗室:XG實驗室,重點研究5G技術與應用的協同研發。

達摩方表示,XG實驗室將依託阿里的應用生態圈,為超高清視頻、在線辦公、AR/VR、工業互聯網、智能物流、自動駕駛等場景研究符合5G時代的視頻編解碼技術、網絡傳輸協議等,並制定相關標準。

超高清視頻等應用將成為5G商用重要領域毋庸置疑,與多個場景均相關聯的視頻編解碼技術似乎份量也不輕。

之前,雷鋒網AI掘金志分析過阿里的安防生意經。

從2016年開創城市大腦概念並逐步在10多個城市落地,到2019年入股千方科技,阿里左出拳,右收兵,是為了從安防領域切入智慧城市。

不止阿里,騰訊、百度、京東都加足馬力進入賽道。

他們看到未來智慧城市是硬件為軟件服務的時代,做物聯網時代的大數據運營商成為互聯網巨頭爭奪的目標。

數據大戰中,誰掌握了更多的視頻監控路數,誰就能構建更加精準的用戶畫像,從而更好知悉、滿足用戶訴求,獲得大數據時代更大的話語權。

顯然,數據是決勝的重要籌碼。智慧城市的每一個細分領域無不都是以視頻為基本載體。未來超高清場景應用也將逐步由超高清4K向8K邁進。

5G下的高清視頻監控視頻意味著更高清的畫面,更豐富的視頻細節,更高的數據分析價值。

這首先對視頻源的分辨率和畫質(例如色深、色域、HDR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需要快速響應能力、更低的延時忍耐度以及更快的刷新頻率。

而且,高清視頻也大大提高了對視頻編解碼能力的要求。

前端像素的提高給視頻傳輸和後端錄像存儲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在相同的編碼壓縮比例下,用戶需要投入更多的設備和資金,因此編解碼技術的改進無疑成為了視頻監控技術發展的焦點,也是當前眾多視頻廠商爭相發展的技術課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在分析智慧城市技術層面時談到視頻編碼技術的重要性。

他提出數字視網膜的概念,他表示,數字視網膜結合了視頻編碼+特徵編碼,既能精細編碼視覺內容,又具備面向識別理解的功能。可以解決城市大腦系統中數據和算法利用率低的問題。

與此同時,高清視頻與5G的應用涉及諸多視頻編解碼問題。

終端發展快,地位領先,5G的發展成熟使網絡傳輸能力初步具備,但是前端高清內容供給不足。

5G+超高清應用需拉通網絡傳輸、芯片、顯示面板、拍攝設備、內容、存儲、編解碼等環節,可商用的8K編碼器、解碼器較少,HDR、全景聲等視頻音頻編解碼領域也難以繞開國外企業。我國超高清視頻支持8K解碼能力的芯片尚處於研發階段。

場景的高要求與現實的低發展,意味著在視頻編解碼領域有較強競爭力和豐富底層技術儲備的公司將在超高清賽道中具有卡位優勢。

視頻編解碼成為智慧城市生態鏈中必須越過去的一道坎,而且要快。

從此次成立的新實驗室來看,阿里深諳此道。

雷鋒網AI掘金志發現,實驗室的核心成員包括IEEE高級會員、阿里達摩院研究員葉琰,她曾參與3代視頻編解碼標準開發及浸入式視頻和流媒體的標準開發。她的團隊開發高性能的視頻編碼和解碼解決方案,為阿里的產品業務提供支持。

如今,阿里通過千方順利進入智慧城市賽道,城市大腦成為收集視頻數據的平臺,達摩院各實驗室攻關技術,可謂一邊鑿山,一邊修路。

阿里已經慢慢織起一張大網,但他構築智慧生態網邊邊角角的腳步未曾停歇。

XG實驗室將成為阿里智慧城市攻關克難路上的強大技術後盾。雷鋒網雷鋒網雷鋒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