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的中国人王茂荫,陈启修首次全卷翻译

卡尔.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 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当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社会学家、社会学三巨头之一、千年第一思想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 、《共产党宣言》。

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的中国人王茂荫,陈启修首次全卷翻译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了过680多人,其中唯一的中国人就是王茂荫。他的名字没出现在《资本论》正文中,是记载在附注中。

一、资本论中怎么记载王茂荫的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三章论述货币和商品流通时,有一附注:"清朝户部右侍郎王茂荫(Wan—Mao—In)向天子上了一个奏折,主张暗将官票宝钞改为可兑现的钞票。在1854年4月的大臣审议报告中,他受到严厉申斥。他是否因此受到答刑,不得而知。审议报告最后说:'臣等详阅所奏……所论专利商而不便于国'"

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的中国人王茂荫,陈启修首次全卷翻译

马克思附注中提到王茂荫,反映出两点意思:

1.在发行纸币和纸币的兑现上,认为王茂荫的主张是很有见地的,与自己的观点是一致的;

2.对王茂荫因提出改革货币的正确主张而受到清政府的申饬表示了同情。

由于王茂荫是马克思《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的中国人,故而引起众人的注目。

当然这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译文,当时对“王茂荫”三个字的翻译也是一波三折。

二、王茂荫其人其事

王茂荫(1798年-1865年), 字椿年,号子怀,安徽省徽州府歙县人杞梓里人。清朝货币理论家、财政学家。王茂荫是唯一一个被《资本论》提到的中国人。

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的中国人王茂荫,陈启修首次全卷翻译

道光十二年(1832年),王茂荫中进士,不久授予户部主事,升员外郎。道光二十八年(1840年)守父丧,撰写《歙邑利弊各事宜》。

咸丰元年(1851年),补授陕西道监察御史,升任御史,为解决财政危机向皇帝上奏《条议钞法折》,但被驳回。

王茂荫上书《条议钞法折》,建议发行可兑现银钞,提出“极钞之数,以一千万两为限”。纸币要能流通顺利,必须注意和防止无限制发行纸币而造成通货膨胀这一弊端,以便“无累于民”而“有益于国”,被议驳。

咸丰四年(1853年)王茂荫任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又连上三折,反对“铸大钱”。

上《论行大钱折》,严加批驳,指出:“官能定钱之值,而不能限物之值。钱当千,民不敢以为百;物值百,民不能以为千”、“若奸人以四两之铜铸两大钱,即抵交一两官银,其亏国将有不可胜计者”铸大钱必然使得物价上涨。同年3月咸丰准添铸了“当百,当五百,当千”的大钱,结果在流通中造成极大混乱,加之上述发行的不兑现的“宝钞”,使通货膨胀愈演愈烈。

咸丰四年(1854年),针对清政府发行不兑现的纸币官票、宝钞严重贬值,市场极其混乱的情况,三上《再议钞法折》,这实际上是他关于改革币制、缓和危机的第二方案。

这个方案中提了四条补救措施,集中到一点,即坚持主张将不兑现的官票、宝钞改为可兑现的钞票,反对铸造当百和当千等项大钱的主张,试图用兑现的办法来刹住继续增发不兑现纸币的势头,制止通货膨胀,以挽回纸币的信用。

结果触怒咸丰皇帝,“王茂荫由户部司员,只知以专利商贾之词,率行渎奏,竟置国事于不问,殊属不知大体。复自请严议,以谢天下,尤属胆大。如是欺罔,岂能逃朕洞鉴耶?”

咸丰八年(1858年)七月,王茂荫因病回乡修养,不久王茂荫病愈,继续主政财政改革。

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的中国人王茂荫,陈启修首次全卷翻译

同治四年(1865年),恰逢继母逝世,返回家中守孝,不久,王茂荫病逝家中,享年67岁。

王茂荫上述货币思想主张,是在西方的货币理论和制度还没有流入到中国之前提出的。因此,他的货币思想主张被认为是在继承中国传统货币思想的基础上,根据他个人对当时中国的状况的分析、体会而独立形成的。

三、马克思怎么知道王茂荫的

王茂荫上奏《条议钞法折》《论行大钱折》《再议钞法折》等奏折,被当时俄国驻北京布道团的巴拉第收录在1857年出版的《帝俄驻北京布道团人员论著集刊》里。

1858年,德国人卡尔·阿伯尔和弗·阿·梅克伦堡,将巴拉第的《帝俄驻北京布道团人员论著集刊》翻译成德文出版,并更名为《帝俄驻北京公使馆关于中国的著述》。

马克思正是看了这本书,注意到了王茂荫及其货币观点,并把这些写进了《资本论》。这就是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中编号为83的附注里出现“王茂荫”三个字的原因。

四、王茂荫姓名的翻译由来

陈启修之前的1899年,蔡尔康曾经提到过《资本论》。1906年,朱执信也介绍过《资本论》。1920年费天觉还部分翻译过《资本论》。他们都没有注意到“王茂荫”这个名字。

陈启修是第一个全卷翻译《资本论》的人。直到1930年陈启修翻译《资本论》全卷时,才遇到“王茂荫”这个难题。

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的中国人王茂荫,陈启修首次全卷翻译

马克思原文中的“Wan—Mao—In”,被陈启修译成了“万卯寅”,当时日本高素之的日文译本将其翻译成了“王猛殷”或“王孟尹”。陈启修对“万卯寅”也不满意,便在下面写了一条说明:“我曾经托友人到清史馆查此人的原名,现在还无结果,这里姑译为"万卯寅",等将来查明时再改正罢。”

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的中国人王茂荫,陈启修首次全卷翻译

陈启修(1886.10.03—1960.09.09),四川中江人。1917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


1936年,郭沫若读到了陈启修翻译的《资本论》,并在清代编年史《东华续录》中发现了这样一段记载:

“户部右侍郎王茂荫奏:钞法未善,酌拟章程四条。并以兵民怨恨,自请严议。得旨:王茂荫身任卿贰,顾专为商人指使,且有不便于国而利于商者,亦周虑而附于条规内,何漠不关心国事,至如此乎?并自请严议,以谢天下。”

于是,郭沫若认定“万卯寅”应该是“王茂荫”。从此“王茂荫”才真正出现在《资本论》里。

王茂荫的思想主张集中体现在他的货币改革方案和货币理论上,被学术界评价为“我国封建社会货币理论的最高成就”,尤其他的敢于坚持观点、遇事敢言、持正不阿、关心国计民生的精神是值得称颂的。

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的中国人王茂荫,陈启修首次全卷翻译

时人和后人对其评价很高。

同治皇帝:廉静寡营,遇事敢言,忠爱出于至性。

祁寯藻:谏草逾万言,每读焚余心事,光明照青史;交情获三益,最伤别后手书,感恻念苍生。

曾国藩:七旬耆宿,九列名卿,谁知屋漏操修,尚同寒士;四海直声,卅年俭德,足令朝廷悲悼,何况吾曹。

吴柳山:一代名臣,经济勋猷襄大业;千秋禋祀,历年奏牍诏诸昆。

吴大廷:拳拳以格君为心,几乎程朱正心诚意之遗风焉!

《清史稿》:京师用不足,大钱钞票,法立弊滋。王茂荫屡进谠言,均中利害,清直为一时之最,宋晋亦其次也。

《王侍郎奏议》:王茂荫直声清节,上自公卿,下至工贾隶圉,啧啧皆赞其贤,先生孑然一身,清俭朴约,非如世之娇激以沽名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