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世界上最大的皇陵是日本仁德天皇陵?


关于这个说法吐槽机除了笑笑,也只能表示在日本考古真的不算一件很严谨的事儿,在大阪堺市大仙町那座古坟确实在2019年7月6日申遗成功了,但世界最大的皇陵云云都是他们在那自嗨扯淡的,谁信谁傻X。

先说说仁德天皇

日本天皇万世一系的说法深入人心,其实严格考据起来根本没啥信史可言,记载早期天皇事迹的《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之类的文献,我类比成《山海经》可能略显刻薄,但顶天那没超过《三国演义》的范畴,可信度历来存疑。

关于仁德天皇的记载你们类比成咱们这边尧舜禹时代就行了,他是第16代天皇,一本书写他活了83岁,另一本写活了110岁,然后他的年号用了87年,而他又是28岁登基的。吐槽机只能归咎于古代日本人算术不好,没有更合理的解释。

这位天皇在位时间比较长,所以做的事儿比较多,记载中还是一位贤君。据说他登基第四年在饭点爬到山上开阔心胸,看到山下大部分百姓家里没有升起炊烟,于是仁德感慨百姓的日子过得太苦,下山后免了十年的税。

在位期间他兴建水利,建造宫廷,还积极与周边国家互动。日本的史学家以此为根据,拿着《三国志》和《宋书》证明仁德天皇确实存在,咱们这边也记载天皇跟你们有过互动,所以仁德天皇活跃于公元5世纪前后。

然而从三国的吴国到南北朝的宋国跨度也太大了点吧?到底哪个是他本人啊?反正我是没法考据了,谁有本事谁上吧。更他喵搞笑的是在当地文献里记载她登基第12年高丽向日本朝贡,第58年刘宋向日本朝贡,砍死一打皇帝的刘裕成了卖国贼。

再说说那个大坟

其实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那是仁德天皇的陵墓,它正式的名字应该叫大仙陵古坟,仁德天皇陵这个名字其实是某阶段的民间俗称,理由是只有仁德天皇有足够的在位时间修这玩意。从考古角度讲这不是证据,甚至无法证明陵墓的准确年代。

《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中记载仁德天皇被葬在百舌鸟野陵,一直到平安时代日本人都认为那就是仁德天皇墓,丰臣秀吉还经常去那边打猎。到了1872年因为部分地方崩塌,日本人才开始整理这个大坟,一直折腾到了现代。

这个古墓中陆续出土了不少文物,包括石棺碎片、盔甲之类的,但是有一样东西让我没法支持古墓是5世纪左右的说法,一件很精致的玻璃容器。我们知道东亚点玻璃这个科技树比较晚,那玩意出现在5世纪有点违和。当然,吐槽机也不能保证人家没开发出玻璃,毕竟烧玻璃不算太难。

有点玩赖的世界第一大皇陵

扯淡这个之前咱们先得咬点字眼儿,日本人所谓的世界第一大并不是面积最大,而是体积最大。论起面积没人干得过封山为陵的秦始皇,你看看兵马俑距始皇陵多远就晓得了,那是人家的陪葬坑。

但是论体积还是得继续细说,所谓体积除了长宽还得包括高度,那么以地上部分论的话始皇陵在300立方米以上,吉萨金字塔是260万立方米,这个大仙陵其实也不过164万立方米,它是个弟弟。

于是日本人又把地下面积加了进去,这事儿的玩赖在于金字塔地下面积不大,始皇陵又没人知道地下面积多大。可就算这样大仙陵依然只有210万立方米,它还是个弟弟,无奈的日本人只好把下面8米的淤泥层也算了进来,得出古坟高47.8米的结论,体积总算超过了300万立方。


总结起来吧,日本大阪那个古坟没有想象中的大,所谓世界最大皇陵的说法在吐槽机看来很牵强,不过人家愿意关起门来自嗨我也没啥意见,扯淡完毕。


历史吐槽机


世界上最大的坟墓确实是在日本,但是墓主人是不是仁德天皇还存在着争议。这座陵墓比秦始皇陵、埃及金字塔要大的多。目前已经申遗成功了。

它的形状为前方后圆,坟丘长486米,有3层,封土堆的周围有3道陵河,占地面积达47万平方米。(秦始皇陵主体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45米。外城墙为2185米,宽976米,面积达213万平方米)

所以,比的是坟丘,也就是封土堆的长度,而不是整个陵园的面积。我觉得这样比大小是不是有点不合理。

  • 日本3大天皇陵的坟丘长度

这座墓处于“百舌鸟・古市古坟群”,其中“百舌鸟古坟群”有44座古坟,“古市古坟群”有45座古坟,是日本最大的古坟群,位于大阪,坟墓的修建时间集中在5世纪前后,相当于中国“宋”与“北魏”对立的那个时期。

  • 在“百舌鸟・古市古坟群”出土的文物

而这座墓的墓主人据考证是日本的仁德天皇,即《宋书·倭国传》中的【倭王赞(或弥)】。修建这座陵墓时,据说单日最高的修陵人达到2000人,共计动员680.7万人,耗时15年8个月才能建成。

不过,对于这座墓的墓主人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不单是这座墓,日本很多天皇的身世都是个迷。日本第一位天皇为神武天皇,他于公元前660年即位,传说是“天照大神”的后裔。但对于这位天皇的身份,并没有实际的文物来支撑,直到第十代天皇——崇神天皇,其身份才有实际文物支持。而仁德天皇是日本的第16位天皇。

发现的天皇陵还挺多的,但大多呈不公开的状态,这就没办法确认墓主人身份了。日本现在也是有皇室的,若要进入天皇陵考古,得经过他们的同意。所以,即使是开放的陵墓,在参观的过程也不能大声讲话,否则会被视为是对墓主人的不尊重。


文物考古聊历史


当人们提到世界上最大的陵墓时,大家也许会毫不犹豫的说到——埃及的胡夫金字塔或者中国骊山的秦始皇陵。然而并不是,世界上最大的陵墓是仁德天皇陵,仁德天皇陵又称百舌鸟耳原中陵,位于今天日本堺市大仙町,占地约47万平方米。

日本仁德天皇陵

仁德天皇陵正式的名称应该是百舌鸟耳原中陵——就好比明太祖陵应该称明孝陵,帝王陵寝都有陵号。考古学者和旅游工作者一般情况下都以“大仙陵古坟”、“大山古坟”。当地的百姓普遍地称之为“仁德”、“御陵”。

仁德天皇陵位于日本大阪市南面,建于15世纪初日本仁德年间。大约一千七百年前的西历三世纪至七世纪,也就是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整整四百多年间,倭国的大王及豪族去世后,都普遍使用土和石料建造起高大的陵墓。这些陵墓统一的被称为古坟,据说目前在日本全国共有二十万座以上。

为什么说世界上最大的皇陵是日本仁德天皇陵。

仁德天皇陵总面积为464000平方米。

埃及最大的金字塔库夫皇陵相是529000平方米

中国骊山秦始皇陵总面积是249000多平方米

可以说日本仁德天皇陵遥遥领先了。全长为486米,大约有16万座古坟,是世界三大古坟群之一。仁德天皇陵后部圆形部分直径250米,前部长方形部分宽307米,陵高34米左右,外部环绕三圈水道,包含上水道,陵区占地东西660米,南北850米。沿着陵外的道路走一圈要2.8公里,仁德天皇陵也是日本最大的古坟。

其实日本历史届并未正式明确是谁的坟墓,日本宫内厅,将其作为第16代天皇--仁德天皇的陵墓来管理。

仁德天皇陵为何一直不允许被挖掘?

首先,文物的保护技术。

在考古学界,挖掘帝王陵墓不是难事,但是,全世界考古学家都面临着同一个难题,那就是文物的保护技术,大家知道,陵墓里面的文物,很多一见光或者是接触的外面的氧气,就会瞬间被氧化,尤其是一些类似于竹简或者是纸张的东西,基本上挖出来瞬间就不在了,中国很多帝王陵墓的发掘,都是属于抢救性发掘。

其次,不挖掘的原因与中国有关

大家知道日本文化是承袭中国文化,尤其是承袭中国的汉唐文化,他们的文字都是从中国的汉字演化而来,并且,曾经还是中国的藩属国,而日本对于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不是太高,如果进行挖掘,把这一事实呈现在世人面前,日本会觉得很尴尬。

而日本天皇陵几百年来鲜有盗挖,其主要原因不言而喻,因为里面真没什么值得挖的。对于皇陵孰大孰小这件事,明眼人一看便知,不言而喻。


路之意


世界上有三座最大的皇帝陵,分别是秦始皇陵、胡夫金字塔、仁德天皇陵,这三座都标榜自己最大,结果无可厚非,不过是根据不同角度比较罢了,秦始皇陵是面积最大的,除了坟墓外,还有宫殿群、陪葬坑等,整个陵区占地56平方公里,海了去了,所以秦始皇陵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帝陵。

仁德天皇陵鸟瞰图。

胡夫金字塔是最高的帝陵,距今4600多年,当年建成时147米,现在也有136米,咱们中国3000年后的北魏永宁寺塔才达到这个高度,所以胡夫金字塔是世界上最高的帝陵。

仁德天皇陵入口。

最后要说到仁德天皇陵,占地没秦始皇陵大,也没胡夫金字塔高,它靠什么,它靠坟堆,也称为“宝顶”,秦始皇的坟25万平方米,胡夫的坟才5万平方米和,而仁德天皇的却有46万平方米,所以准确的说,仁德天皇陵的坟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只能从一方面说它大,但不能直接说它最大。

仁德天皇陵水道。

仁德天皇是日本第16代天皇,生卒313年-399年,他在位时国都在大和地区,并收编了一些周围部落,发展农业,与东晋外交,于是进入了所谓的“盛世”,所以这个时代被称为“大和时代”,又因这个时代从仁德天皇开始,喜欢修建天圆地方的坟莹,也称为“古坟时代”,以后的日本人都喜欢称自书是大和民族,也源于此。

仁德天皇陵复原图。

中国古人死后埋入地下,都会在上起一个坟堆,这个土坟堆就好比死者的房子,身份越尊贵的坟堆越大,像秦始皇的就是超大型的坟堆,像一座小山。日本人从汉开始学中国先进文化,墓葬也实行土坟堆,但也有自己的想法,觉得死后葬地要讲究“水土相宜”、“天圆地方”,于是在坟墓的四周挖沟灌水,这叫水土相宜,坟堆修成又圆又方的形状,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天皇又代表是天,葬在圆的坟堆,方是是放陪葬的,这就是日本大和时代的坟制,仁德天皇陵又是其中最大的。


图文绘历史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皇陵,但并不是意味着这是最大的陵墓。这个皇陵是在当时仁德天皇花费了一辈子的时间,耗尽了日本所有的国力才建造完成的,可以说是劳民伤财,但是毕竟是皇帝制造一个豪华的陵墓也是正常现象,这有点是向我国学习了。



而且这个陵墓还有一个称号叫做大仙古坟,并不是这里面藏的就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大仙,也不是对于皇帝的称号,虽然日本人都认为皇帝是神,但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是在日本大仙町这个地方。

这个从面积上来讲是非常庞大的,但是考古学家还是不怎么确定是有没有这么大,由于日本人的宣传,所以很多人都以为他是最大的。

其实日本人也不确定这里面藏的是哪一个天皇,但是他们根据考古发现就是这样子在日本历史上闹了很多笑话,本来有一个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个东西,可以把日本的历史提升到几万年,结果发现这个历史学家是在造假,成为了历史上最有名的笑话。


但是据日本的报道,这个地方高有200多米,是一个前面是方形的,后面是圆形的,从地图上来看的确是非常庞大,甚至是能够和秦始皇陵相媲美了。当时见着这个陵墓的时候,是花费了一年60万的劳动力,修建了很多年才能够完成,所以才能够达到这么庞大的建筑。

日本当时建造的时候是日本最厉害的时候,所以才能够有如此力量才能够完成,这也是当时日本最强盛的时候。现在都成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三个坟墓之一,其中两个分别是秦始皇陵,还有金字塔。


史研


从地面上的人的角度来看,世界上最大的坟墓之一似乎是一个巨大的,自然的喘息之所,坐落在日本酒井市繁华的市中心。然而,从上面看去,这片巨大的森林变成了一个绿色的锁眼,周围有三条门廊形状的护城河。这是日本的大仙洞,一个被神秘笼罩的古墓冢,规模巨大。

就像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来纪念已故的皇室一样,日本人把他们的皇帝和其他著名人物埋葬在被称为科芬或图穆利的巨石结构中。在公元3世纪早期到7世纪早期,在日本的科芬时期,估计在整个日本群岛建造了20万座钥匙孔形状的陵墓。

据信,日本皇陵至少有1600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大的墓室和三大陵墓之一,与中国的秦始皇陵墓和埃及的胡夫大金字塔并列。尽管整个护城河环绕的建筑群占地110英亩,但皇陵本身的尺寸却令人印象深刻,长1600英尺,宽980英尺。它是一个小图穆利的集群的一部分,被称为“莫祖·科芬根”,目前正在考虑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然而,与其他历史奇观不同的是,你不能真正参观这个古代世界的奇观。事实上,从19世纪末开始,这里就明确禁止游客、考古学家甚至皇室成员进入。据报道,自从1872年台风破坏了锁孔形状的下部以来,没有人越过内护城河到过这个岛。日本皇室家庭管理局在日本全国范围内管理着大仙阁和其他类似的建筑,它禁止人与人接触,理由是圣地应保持“安宁和尊严”。因此,该机构一直满足于让陵墓恢复自然状态,地面覆盖着茂密的原生树木,周围的护城河为鱼类和水鸟提供了庇护所。如今,有兴趣参观该遗址的游客只能从穿过第二条护城河的平台上,或者沿着陵墓外围堤坝的近两英里的小路行走。

由于通往这里的通道十分严格,目前还不清楚究竟是谁被埋在这座被认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坟墓的林冠下。该机构官员认为,该遗址是为5世纪初的天皇任天堂而建的,不过从未证实他的遗体或其他皇室成员是否葬在岛上。尽管过去几十年来一直有人呼吁允许不受限制地进入这些肠胃进行研究,但都遭到拒绝。


走进伊拉克


如今世界上被公认的3大古坟墓群,分别是埃及的胡夫金字塔、中国的秦始皇陵,再就是日本仁德天皇陵。其中的仁德天皇陵被认为是最大的,至少地表看起来是这样的,它的形状前面是长方形,后部圆形,后面直径为250米,前面长方形位置宽307米,高达到34米,外绕三圈水道,沿着陵走一圈有2.8公里,总占地46.4平方公里。

▲ 仁德天皇陵墓鸟瞰图

那仁德天皇何许人也?为什么陵墓会修这么大呢?

简单的说,仁德天皇可以说在日本的影响力相当于中国的秦始皇。

秦始皇重新统一了中国,而仁德天皇所在的大和政权则统一了日本,他的影响力最大的表现就是现在的日本人都称自己是大和民族。

▲ 仁德天皇画像

仁德天皇就是大和政权第十六代天皇,他所统治的时候就是大和政权的鼎盛时期。这也许就是他能够在日本这么小一个国家修这么大一座陵墓的原因。

而且,在他的时代,也是日本称的古坟时代,人们流行为死者修建巨大的坟墓,从这点看,仁德天皇是潮流的弄潮儿,因为他修得最大。

在仁德天皇的时候,日本还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他坟墓中的文物对日本的历史有着巨大的价值,但日本到现在也没有发掘它。不是他们甘愿看着宝山空兴叹,实在是有很多的困难。

首先是困扰考古界的统一问题——文物的保护。很多文物,在地下封闭了上千年,挖出来接触了氧气,瞬间就会氧化变成飞灰。

比如我们中国著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挖出来的时候兵马俑都是彩色的,一个个光彩夺目、震撼无比。可是一到空气中,兵马俑表面的彩色颜料就迅速氧化,变成灰色了,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文物挖出来容易 创造一个和坟墓一样的环境不容易。而且,有些文物就是见光死,不能有一丝马虎。

然后是这座最大的陵墓是有后人的,要知道日本现在都有天皇,和仁德天皇是有血缘关系的,你要挖人家祖坟,要看人家答不答应。

最后,天皇在日本,是神一样的存在,不容亵渎,仁德天皇,包括现在日本所有天皇的陵墓都不容许参观,所以,即使是为了学术研究,日本估计也很少会考虑发掘它。

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不好,至少,死者可以得到安宁,关于历史,它愿意睡就让它睡着吧。活着的人们,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创造自己的历史吗。


海佑讲史


要说到世界上最大的陵墓,大家肯定会想到秦始皇陵,再就是埃及的金字塔。因为这两个都是世界奇迹,不仅规模宏大而且气势威武。不过世界上最大的陵墓却不是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铃木在日本。名字叫仁德天皇陵,这个古墓群占第46.4万平方米,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宏大的陵墓。

为什么这个陵墓会这么大呢?自然是仁德天皇地位非常高,我们平时听日本人是大和民族,我国的人大部分叫汉人。我们国家也不只有汉族一个种族,而是有56个民族。而日本也不仅仅只有大和一个民族,还有其他的很多少数民族。所谓的仁德天皇,就是开创大和时代的人。能够为一个民族订立名称,可见这个人的功绩之大。

我国的秦始皇陵占地25万平方米,而仁德天皇陵站第46.4万平方米,大厨差不多一倍,可以说这座宏大的古墓群还是非常大的。这座古墓前原后方,样子看起来像一个自行车锁,整体上是朝南的,长度大概是486米,高度是35米,最宽的地方达到了305米,后边圆的部分直径是249米。可见这座古墓群整体上很宏大,在当时那个时代可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如果当时动员2000人,一年派遣60万劳工,那么至少需要15年才能修建完成。

日本人之所以修建如此大的古陵墓,主要是向我国学习,在修建陵墓的过程中,有很多我国的工匠参与到了其中。在修建这个陵墓的时候,我国已经到了晋朝,有了足够的修建陵墓的经验。特别是我国自秦始皇以来修建陵墓工程浩大,有了我国的技术指导日本人才能修建起如此宏大的工程。

不过很多人称这座陵墓并不是最大的,最大的还是我国的秦始皇陵,如果连城墙也算起来,秦始皇陵的周长能够达到3870米,整个外墙长度达到6210米。只不过后来遭到了项羽的大肆破坏。如果按照史书的记载,秦始皇陵很可能达到了56.25平方公里,所以说还是要比日本的这个大一点。至于究竟哪个最大?现在讨论也没有什么意义了。不过可以证明的一点是,我国在古代就是基建强国。


江淮圣手



日本人称自己为“大和民族” ,并不是说日本没有其它的少数民族,而是日本第十六代天皇在位的这段时间,是日本历史上罕见的大一统时代和盛世,因此,这段时期被称为“大和时代”,日本文化的源头也正是出自这一时期。

开创这一时期的,是日本的仁德天皇,时间是在公元313年至399年,中国与之相对应的时代是晋朝。日本一直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适逢盛世的仁德天皇在不差钱的情况下,受中国皇陵的启发,竟然建造出了一个世界上最大的皇陵。



规模空前的日本皇陵

仁德天皇陵全名为“百舌鸟耳原中陵”。与中国天圆地方的传统方式不同,仁德天皇陵的建造釆用前方后圆的布局。皇陵全长486米,后圆部分直径约为249米,高35m。陵墓里埋有巨大的石棺,石棺内放置尸体。长、宽分别为206米和80米,石棺上还饰有精美的花纹。

日本考古学家运用两种推算方法,得出了要建造仁德天皇陵这个“庞然大物”,以每天动员2000人来计算,1年就需要60万名劳工。如果按这种推算法计算,仁德天皇陵至少需要花15年才能建成。 而另一种推算则只需4年即可完成,但前提是必须要至少180万名劳工连续不停地工作。




皇陵疑似中国工匠指导参与建造

据《日本·隧道和地下》记载,日本村上良丸教授认为,仁德天皇陵较之中国秦始皇陵在长度上略为占优,但较为狭窄,若以平面面积而论反而不及秦始皇陵。仁德天皇陵的设计及建造者应是中国秦汉时期,为躲避战乱而逃到日本的中国人。

仁德天皇陵在明治维新时期曾经塌陷过一次,让世人有幸目睹里面精美的随葬品。其中包括金制和铜制的盔甲,刀剑的残片及玻璃碗等。最后还是原封不动地将宝物回填了。


棺里的随葬品有“大和时代”日本皇族专用的铜镜、玉器还有日本武士金刀等。眼花缭乱的名贵首饰。另外,墓内随葬的,用粘土烧制而成的战马、舞女和帆船等文物,其制作工艺大量运用了中国的技术。

日本因文字发展滞后,对本国古物采取严密保护

历史上,日本的皇家陵墓一向被视为不可亵渎的禁区。在中国隋唐之前,日本还没有自己的文字,而对于实实在在存在的历史,只能借助实物的保护才能留住历史的踪迹。因此,日本对本国的古物采取严密保护。仁德天皇陵这样的地方,更是绝对禁止外人入内。

仁德天皇陵一直实行全封闭管理,游客一律都只能在外面观赏。日本宫内厅更把全国近 900 个皇室古墓列为保护区,即使是考古学家,也无法进入帝陵。以至于想解开天皇身世之谜的一众专家也无可奈何,日本皇室的态度,是宁愿让千古之谜永无揭秘之日,也不愿让人轻易侵犯帝陵的神圣和神秘性。

结语 :

仁德天皇陵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皇陵,不仅其规模空前,还在于其仍埋藏着众多的未解之谜。


夜不闭户深耕半夜


仁德天皇陵正式的名称应该是百舌鸟耳原中陵——就好比明太祖陵应该称明孝陵,帝王陵寝都有陵号。考古学者和旅游工作者一般情况下都以“大仙陵古坟”、“大山古坟”。当地的百姓普遍地称之为“仁德”、“御陵”。大约一千七百年前的西历三世纪至七世纪,也就是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整整四百多年间,倭国的大王及豪族去世后,都普遍使用土和石料建造起高大的陵墓。这些陵墓统一的被称为古坟,据说目前在日本全国共有二十万座以上。

  技术还达不到发掘帝王级的墓穴,因为一旦发掘,原本墓穴内的气压和气流等一些物质会发生巨大的改变,会破会整个墓穴内陪葬品和一些古代的重要文献。这样就是为什么中国对帝王级墓穴不发掘的原因,除非特殊情况下的抢救性发掘。所以我们国家主张“只保护不发掘”,看一下万历皇帝就知道,他的墓穴就是因为太早打开,大量的丝织品迅速腐化。

  不光是仁德天皇陵之前一直不允许挖掘,其他的皇陵也不允许挖掘,日本天皇在日本之前一直被认为是神,日本将皇陵视为神圣不可侵犯,日本人不敢去动神,日本的宫内厅将日本的皇陵都列为禁地,因为这些皇陵里面除了天皇的遗骸以外,还有大量的珍贵文物,尤其是来自中国的神物,这些皇陵中很有可能有日本皇室的来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