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憤怒,重建秩序,迴歸理性

肖存利


超越憤怒,重建秩序,迴歸理性

在疫情危機干預處理中遇到這樣一個案例:他是在抗疫一線的非醫務人員,30多歲,在基層工作,緊握拳頭來到治療室,給我說,“您能幫我把我的神經調調嗎?我覺得我要瘋了,我一聽電話響就緊張就喘粗氣,這幾天和領導同事吵了好幾架了,平常我脾氣沒有這麼壞,我覺得我肚子裡好像有個潘多拉的盒子,我一直努力按著蓋子,但還是感到隨時蓋子要被頂開,弄得我也吃不香睡不下。”在繼續的交流中談到“感到壓力太大,一張張的表單、一個個的數字,冰冷冷地在眼前飄過,被整理被計算,有時還被誤解被批評,吃飯也沒點,睡覺也不知道是啥時候,最近每天很忙,但感覺自己像飄在空中一樣,不知道家在哪裡”其實,我這人脾氣一直很好,我發完脾氣很後悔,陷入內疚和自責中,甚至為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愧。,最近進食也不太好,夜裡特別容易醒,還時不時出現心臟疼痛。下肢也疼,感覺自己身體有點吃不消了,覺得自己是不是得了大病。

這位一線人員有憤怒情緒,一直在壓抑中,他表現出沒有一點的掌控感和秩序感,他知道自己不應該這樣子。但是,好像覺得,感覺別人不理解自己。別人沒有看見自己。

在近期我們聽到了很多這樣的案例有的是一線的醫務人員,有的是基層其他人員,有的和同事工作過程中發生矛盾,因為一點小事就憤怒表達,很委屈。

疫情期間像這樣的人員不在少數,工作壓力大,既往對秩序要求比較高,對於失秩序比較敏感,需要比較強的穩定感和掌控感來支撐生活的意義。覺得好像被掏空了一樣。

常常這樣的人員會出現:

認知方面:感到威脅感,失去秩序感,無力感和深深的挫敗感。

情緒方面:憤怒、恐懼、焦慮等

行為方面:容易發脾氣、工作效率下降、人際關係緊張等。

生理方面:可能會出現睡眠異常、進食障礙、甚至出現軀體不適等現象。

那麼,這是我們人在急性應激狀態很常見的一種情緒反應---憤怒。它是一種比較強烈的情緒,是一種對於大腦感受到威脅的一種直接反應,具有刺激反射的原始神經效應。它能保護我們的邊界,使我們免受更大的傷害。在疫情中我們的心理邊界在哪裡?是一個看不見的邊界,具有不確定性。每個人對不確定性的容忍度不一樣。有些人彈性較大,有些人比較小。同樣的無序,不一樣的心理感受和反應。有些人就會出現文中的這個主人公一樣的感受,表現出具有原始反射一樣的行為特點和行為方式。

那麼常見憤怒的誘因有以下幾點:

一是生命感受到了威脅。

二是感受到了侮辱。

三是家庭成員受到了傷害。

四是生存的環境受到了威脅。

五是社會秩序發生了混亂。

六是資源被掠奪等等。

這些都會有引發憤怒情緒。這些情緒在適當環境下可以幫助我們渡過威脅,保護我們。但過度會引發傷害,會發生過激行為,所以需要管理憤怒情緒。

方案策略:重建心理的秩序和感知上的秩序

心態上的秩序重建

首先是建立正性資源。肯定角色榮耀感和使命感。角色定位非常重要,賦予角色意義也就身心合一。想想自己身上的五個優點,是怎麼度過以往的艱難時刻。那麼通過這樣的一些比較好的回憶來喚醒我們內在的一些資源,讓我們帶著一些比較好的情緒,把我們的能量喚醒回來。

其次是信念上相信自己能完成任務

。也許一路坦途也許荊棘叢林,把雙手握住胸部,閉眼給自己內心說“我能行”“我允許自己行”當內心聽到時說聲“謝謝”。

第三是允許自己一些不完美不堅強。在自己所謂的失敗時放自己一碼,在心態上做一些調整,允許自己偶爾會軟弱,允許自己一邊軟弱,一邊在堅守工作,允許自己被一些人誤解,被一些人抱怨。

第四是允許現實環境和我們的幻想環境不同。甚至是完全不同,包括習慣文化、工作內容、同事想法行為、工作流程等。當允許混亂無序也是一直暫時的秩序時,我們的內心才做好秩序的準備。

感知上的秩序重建

一是工作之餘,花10分鐘停留在自己的心理空間。人不能走,大腦可以走,讓大腦走走神,跑遠點。可以用一些自己最喜愛的有意義的物品,畫片,甚至是想象空間等,常見的一些形式有拿個最親的人的相片、信物、甚至身上佩戴一個飾品等,當自己特別艱難的時候,可以去摸摸它,看看它,想想它,給自己找一個片刻的屬於自己的內心的溫暖的一個時刻,讓自己內心在這個時候變得舒服、掌控和溫暖。

二是動用身體建立穩定感和秩序感。因為每個人的身體是非常靈敏的,我們在早年間的時候身體就幫我們去感受周圍的一切來表達我們的情緒,當我們在情緒即將失控時離開環境,讓自己跑一跑動一動,洗個澡,去唱支歌,甚至是在反覆抖抖腿,甩甩手等等,都是可以讓身體內部的情緒能量得到釋放,讓身體變得穩定下來。

三是深呼吸訓練。深呼吸是這種情緒的狀態下自救最好的一個方法。醫務人員都明白,人的呼吸和心率的比例是1:4,當呼吸下降的時候,我們的心率就會自動下降,人也就變得穩定起來,所以10分鐘的深呼氣,網上很多這樣的呼吸訓練視頻及音頻。

四是共創開心片刻。一起共同遊玩,形成一個團建的這樣的一個片刻,在長期的壓力下,人的身體會聚集一些負性能量,那麼可以通過共同唱首歌,共同做個操,共同做遊戲,共同畫畫,共同等等等等的很多共同在一起的時候,看見他在笑就像是我在笑一樣的達到這樣的一些效果,暫時從這樣的一個在工作中壓力超大的環境下,抽離出來獲得片刻的開心和寧靜。

五是出發前儀式化鼓勵。相互鼓勵,在我們進入工作場景的時候,相互加油,相互在一起,讓大家用心去體會我們在一起的時候共同的力量感,然後共創一個姿勢代表我們有力量代表我們是團隊等等,這樣工作時,時刻會記住我不是一個人,我帶著所有人的力量,好像背後有很多的人在支撐著我們,跟我們一起在工作一樣,這樣我們就會有很強的穩定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