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正义捐赠被骂哭?唠唠捐赠的学问

孙正义,想必都不陌生,知名投资人,因投资阿里巴巴大获成功而广为人知,荣登日本首富而声名大躁。后来又以240亿英磅收购英国ARM,一战而在技术男心目中封神。大家都是明白人,这儿就不多介绍了。

孙正义捐赠被骂哭?唠唠捐赠的学问

孙正义

简单回顾一下孙正义本次的捐赠事件。

年后新冠疫情全球扩散,日本也未能幸免,先是“钻石公主”号邮轮集中爆发,后来日本全境也都一个接一个在病毒的攻势下沦陷。

作为一名日本成功人士,孙正义看着国家的艰难处境,想捐助一些医疗物资,为国为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看到很多人出现疑似病症,但是日本国内没有那么多的试剂进行确诊检测,于是他在推特上发表消息说,打算捐赠100万份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原本是好心,没想到网友并不买账,并把它骂了狗血喷头,理由是大家认为“这样做会让大量患者涌至医院,从而造成日本医疗系统的崩溃。”于是在两个小时后,孙正义作出回应:“听说有很多人即使想检查也得不到检查,我才提议的,但评价这么差,要不算了吧……”,而这换来的更是一阵痛骂……

既然捐试剂不行那就捐点大家都能用的吧,于是孙正义转发一个网友的评论,表示“将会为护理机构和医生捐赠100万只口罩”。

你以为这样就完了吗?没完!这一次,孙正义还是没能逃脱被痛骂的命运。“你下单口罩,会导致原本其他已下单公司的口罩延期交货”;“你应该在日本盖工厂,打出Made in Japan的品牌啊”…… 甚至还有日本电视节目主持人吐槽,“将100万个试剂盒改成100万只口罩,数量是不是太少了?”

孙正义心理独白:我特么太难了!!!

这事儿怎么发展我们静观其变。作为吃瓜群众,我们不妨探讨一下捐赠的智慧。


1、要雪中送碳而不是忙里添乱

捐赠原本是件好事,如果你捐的东西正是别人急需的,那别人肯定是感激还来不及,怎么会骂你呢?怕就怕不知道别人需要什么,然后想当然的捐赠,徒惹是非还落埋怨。这就像是你给别人送礼物,根本不知道别人想要什么就送,难免是好心办错事。

所以,如果不确定别人需要什么,那最好是确认好了再行动,要不然真会落个“添乱”的名声。


2、捐款还是捐物?

捐赠,当然是可以捐款,也可以捐物。那到底是捐款好呢还是捐物好呢?要我说,如果能捐物就最好不要捐款。为什么呢?就像这次疫情,大家一听捐了多少万个口罩,多少吨物资,心里都会感觉东西很多,正是疫区需要的,一般谁也不会去计算一下这些物资值多少钱;但是如果你捐钱的话,好事之徒就会去比较——跟你的身家比较,跟别人捐的钱比较;然后把所有捐款人整理成表格,排列成榜单,最后一比较发现:你捐的太少了,吝啬鬼!就像本次国内疫情期间,黄晓明夫妇捐款20万,被网页嘲讽“还不够给杨颖买个包”,邓超孙俪夫妇也是,捐款50万被网友怒怼“还不如不捐,留着买个包吧”!

但是,上面的讨论是建立在知道别人需要什么东西的前提下,而如果根本不知道别人需要什么,那最好还是捐钱。否则,就是孙正义大哥的下场。哎,太惨了。


3、如果已经捐了就不要再换

还有一条,就是,如果你已经说了要捐一个东西,就最好不要再换了。人都有个预期,你告诉他你要捐这些东西,受捐人也好,旁观者也好,心里都有了这样的预期。你如果中途突然改变,那除非你更换的东西高于之前别人心目中的预期,否则指定又被骂,更不要说本来说捐,后面又说不捐了!

所以,一旦已经公开表态,就不要更换捐赠物了,除非迫不得已。


说实话,如果站在那些名人的角度来想想,其实也挺难的。本来捐赠东西就是出于公义,出于对这个社会的爱,并没有哪条法律说富人一定要捐赠,理论上捐多捐少,都应该受到褒奖,重在参与不是吗?但是因为一众吃瓜群众的“热心关注”,导致很多人都下不了台。其实我们作为一个旁观者,还是要对捐赠者多一份理解和宽容,毕竟别人的钱也是辛苦挣来的,能有所行动就不易,都应该收获掌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