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與王朝雲結婚,王閏之同意嗎?是否按黃州風俗鬧了洞房?

棟7084


王潤之豈止是同意,蘇東坡與王朝雲結婚一事,就是她促成的!王潤之是蘇東坡的結髮妻子王弗的堂妹,王弗生前,王潤之就已經對這位學富五車、才高八斗的才子姐夫蘇東坡崇拜不已了;王潤之成為東坡的填房後,成了他的賢內助;儘管她沒有堂姐的學識,但她對蘇東坡給予了細緻入微的照料,對蘇東坡和堂姐的孩子也視為己出,悉心撫養。

蘇軾對王潤之充滿了感激,卻不能給王潤之一個安穩的家,由於他經常都被流放,王閏之也只能隨他東奔西跑、顛沛流離。同甘共苦、肝膽相照的生活,使東坡在感情方面與她無話不談,但東坡在官場上的是是非非,卻對她諱莫如深,她不能完全明白丈夫的心思,這是一個遺憾。

“烏臺詩案”突起,東坡被捕入獄後,王潤之擔憂丈夫的詩稿會帶來災禍,便一把火燒掉了;東坡出獄知悉後,為自己苦心孤詣寫下的詩稿痛心不已。

這讓王潤之生髮了懊惱,可已經不能彌補了,她為此痛恨了自己的膽怯,後來,這成了她心中一個無法解開的結,她明白,自己並非蘇東坡的知音。

於是,她暗下決心,為蘇東坡尋找紅顏知己以彌補自己的過失!

東坡被貶為杭州通判時,在宴席上認西湖名伎、當時只有12歲的王朝雲,由於她漂亮、可愛,東坡便把她帶回家當了自己的侍女。

王朝雲是浙江錢塘人。因家境貧寒,淪落在梨園度日,她天生麗質又能歌善舞,在西湖一代享有名氣,她雖落入風塵,品格卻像蓮花一樣高潔,東坡開始教她詩詞歌賦和音樂舞蹈……天長日久,二人也逐漸產生了男女之間的情愫。

王潤之見二人配合默契又情投意合,就主動勸丈夫納王朝雲立為妾,她自己還親手操辦了二人的婚禮,此後,一家子其樂融融,王潤之也寬慰了許多。

東坡被貶到海南時,他打算將家中的侍女都遣散掉,以免讓她們跟著自己吃苦,王朝雲因仰慕東坡的才華和為人堅決不願離開他,蘇東坡只好帶她南行。

北宋紹聖三年(即1096),王朝雲病逝,享年34歲,年過花甲的蘇東坡曾親筆為她寫了一幅對聯:

不合時宜,惟有朝雲能識我。

獨彈古調,每逢暮雨倍思卿。

在東坡內心深處,只有王朝雲才是他的知音,這份高山流水的情感,與王潤之的善良、明智、大度息息相關!


希望星晨58298869


蘇東坡與王朝雲結婚一事,夫人王潤之不止同意,還是她一手促成的。

王潤之是蘇東坡原配夫人王弗的堂妹。王弗在世時,她就已經對蘇東坡這位才華橫溢的堂姐夫傾心了。王潤之嫁給蘇東坡之後,成了他的賢內助。雖然她沒有堂姐的才華,但她卻是一直細心照顧和陪伴蘇東坡的人。並且,對蘇東坡和堂姐的孩子,她也視為己出。

蘇軾對王潤之的付出非常感動,然而,卻不能給王潤之一個安穩的家。因為他經常都被流放,因此王閏之也一直隨他同甘共苦、風雨同舟。

只不過,王潤之也知道,在情感上,她和蘇東坡並不是無話不談的。有時候蘇東坡的一些心事,她不能完全明白。

在那次危機四伏的“烏臺詩案”中,蘇東坡被捕入獄後,王潤之害怕家中蘇東坡留下的詩稿還會帶來災禍,便一把火燒掉了。後來蘇東坡出獄後,對那些失去的詩稿痛心不已。

王潤之也很懊惱當時的膽怯,但已經不能補償了。這件事,或許成了她心中的一個結。也就是說,她深知自己並非蘇東坡的知音。於是,她也在尋找契機,為蘇東坡尋找知音,好彌補自己的過失。

後來,蘇東坡被貶為杭州通判時,偶然在宴席上認識了西湖名伎王朝雲。那一年,王朝雲才12歲。蘇東坡看中了她的聰慧與可愛,便把她帶回家當了侍女。

王朝雲,字子霞,浙江錢塘人。因家境貧寒,自幼便淪落在歌舞班中。她天生麗質,聰穎靈慧,能歌善舞,在西湖一代享有名氣。她雖落入風塵,卻像蓮花一樣高潔。蘇東坡便教她詩詞歌賦、教她音樂舞蹈……幾年後,隨著她長大,二人也逐漸產生了男女之間的情愫。

王潤之對蘇東坡的愛,確實無私。她見二人情投意合,就勸東坡把王朝雲立為妾。還親手操辦了他們的婚禮。一家子其樂融融,王潤之也欣慰了許多。

後來,蘇軾又被貶到海南。那次,他打算將家中的侍女都遣散掉,免得讓她們跟著他一起吃苦。王朝雲堅決不離開他,蘇東坡只好答應了她。

北宋紹聖三年(1096)七月五日,王朝雲在惠州病逝,享年34歲。年過花甲的蘇東坡依照王朝雲生前所囑,將她葬於棲禪寺松林中東南,與大聖塔相對。因王朝雲臨終口唸《金剛經》“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而氣絕,他便建亭於墓前,取名為“六如亭”。當時,亭子上是他親筆寫的一幅對聯:  

不合時宜,惟有朝雲能識我;  
獨彈古調,每逢暮雨倍思卿。  

在蘇軾的精神世界裡,只有王朝雲才是他的知音。而他能擁有這份高山流水的情感,和王潤之的善良與大度密不可分。

蘇東坡在官場上的經歷是不幸的,但他在婚姻和情感上,卻又是十分幸運的。三位妻妾對他都一往情深,這種幸運,實屬難得。  


名人史海觀心閣


回答問題

這個還真不能“妄加評論”,如果正史有記載的話倒還罷了,如果只是道聽途說,或者好事者調侃的“趣聞野史”,那便是對“東坡先生”的不敬,作為一位"坡仙"的粉絲,我就不湊這個熱鬧了!

類似這種問題,除非專門研究“蘇軾問題”的歷史學人員,他們可以旁引博證,抽絲剝繭來提出自己的觀點,有理有據,即便如此事實的真象如何?還得另當別論。如果普通的東坡粉絲絕不會為了回答問題而輕易下結論!

記得當今著名學者,文物收藏家,北京“觀復博物館”掌門人馬未都先生曾經在自己的文章中說過:“歷史沒有真相,只殘存一個道理”。

他在“山東衛視”,“我是先生”欄目中與“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趙冬梅有關“司馬光砸缸”的辯論,讓我們對歷史的真相有了新的認知。

自古以來,有正史記載,人們耳熟能詳,代代相傳的歷史典故,也未必都是真實的歷史事件。因為中國傳統的歷史觀,都是通過“正史”記載,史集的方式來讓後人瞭解其真實性,然而百年以來通過考古發現來推斷歷史事件的真相,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思維方式。這就是說孰是孰非?無論作為旁觀者,還是想了解真相的後來人,這兩種不同的方式,為我們提供了了解歷史的方法。

如是說

  • 針對林林總總的“歷史事件”,即就是歷史學家本人,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信口雌黃,顛倒黑白,指鹿為馬的事也屢見不鮮。
  • 就事論事,蘇軾雖然是歷史名人,但首先也是一個“男人”,在他所在的年代,“三妻四妾”也算時代的產物。即就是放在現在,也是別人家的私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這個用詞雖然有點冷漠的意味,但在這類問題上,我認為應當大力提倡,以此作為為人處事的底線。

兵法天下


宋代不像唐朝,唐朝有嚴苛的婚姻制度,女子是不能離婚的,女子裹小腳從唐朝開始。宋代可以納妾,但妻妾婢的位置不能置換,如李清照丈夫趙明誠就納過妾。宋代女子也可以改嫁,如陸游前妻唐婉就迫於父母壓力與陸游解除了婚約而改嫁趙士程。

嚴格來說,王朝雲是蘇軾的侍妾,實際上王朝雲的重要性可比蘇軾的前兩位妻子,當然王閏之同意了,至於鬧洞房那只是形式罷了,重點回顧一下蘇軾與王朝雲的情侶歷程。

蘇軾認識是在杭州通判任上,宋神宗熙寧七年的1074年,蘇軾寫有《飲湖上初晴後雨·其二》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四年裡,初任杭州通判的蘇軾,工作生活兩相宜。這首七絕詩當是蘇軾和王朝雲初識的見證,蘇軾比王朝雲大26歲,當時王朝雲正是“豆蔻年華十三餘”的美好年齡。蘇軾心情大好,遂留下了這個錢塘美女(當時是歌女)在身邊。

之後,蘇軾帶著王朝雲走過了密州、徐州、湖州。應該說,蘇軾和王朝雲兩情繾綣的開始是在徐州任知州時期。有蘇軾長調《三部樂》為證。

徐州之後,蘇軾任湖州知州,就是在湖州,發生了“烏臺詩案”,王朝雲隨蘇軾來到了黃州。

在黃州,王朝雲為蘇軾生下兒子蘇遁,蘇軾曾為這第三個兒子作了一首《洗兒詩》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歷史有無數不解之謎。“烏臺詩案”發生在7月28號,蘇遁死於7月28號,蘇軾撒手人寰也是在7月28號。

王朝雲之於蘇軾的重要性,可以從蘇軾的兩首詩詞裡體現出來。其中一首是《自題金山畫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在這三地的困頓時期,都有王朝雲的不離不棄。

王朝雲陪伴了蘇軾23年,在她走後,蘇軾寫了一首《西江月·梅花》

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么鳳。

素面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

蘇軾的三位妻子,王弗是結髮,益師益友。王閏之是賢妻良母,生活伴侶,王朝雲則是靈魂伴侶。





猛哥說


她同意了,不僅僅如此,還是她一手操辦的,至於怎麼鬧洞房,只要朝雲願意那都不會有什麼問題,因為烏臺詩案時她怕蘇東坡的詩稿惹更大的禍,而燒了他的多年心血-全部在家的詩稿,覺得有愧於他。這在現在一定難以接受,現在的夫人不棒打鴛鴦怎麼可能呢?哪有個老婆願意為小三和她自己丈夫操辦她們的婚禮的?但是那時的社會都這樣。要知道婦女是在解放後的我國才得到徹底解放的。再說,那時老婆沒有收入,要靠丈夫而生活,而且還有三綱五常的束縛,老婆即便心裡再不願意,也還得裝個笑臉繼續履行她的職責:幫著丈夫納妾。

不過這樣的窩心事即便今天,在我國的西南鄰國印度還在發生著。在印度東北部的米佐拉姆邦,有個村子叫巴克塔溫村,這裡住著一個叫齊沃納的大家庭,他的正房老婆就得履行這樣的職責,操辦這樣的窩心事,而且一辦居然還辦了三十九次之多。現在的這個家裡光子女就接近一百人,連兒媳婦加孫子孫女已經接近兩百人了。齊沃納是世襲的查那教派教主,該教可以一夫多妻,而且上不封頂,據說齊沃納的婚禮還沒有終止,他還希望再娶個美國女孩呢。看來他的正房還得繼續噁心下去。

印度的法律規定一夫一妻制,可是除了這個查那教以外,還有伊斯蘭教也可以一夫多妻,但最多不能多於四個老婆。不過絕大多數人還是一馬一鞍的一個老婆。而且大多數印度人還比較保守,到現在還有大量的父母包辦婚姻存在。因為他們有種性問題,還有婚姻涉及到部分財產的轉移。他們的婚姻,雖說是娶老婆,可是男方將一毛不拔,和我們的習俗恰恰相反,都是女方的事,問起來,他們還說道,女方從此以後就在丈夫家裡生活,那麼她後半生的吃飯穿衣以及其他生活費用,當然要女方自行帶過來啊。看來做印度男人還是很有些好處的,你說呢?


西西林林


蘇東坡婚姻年譜

1037年蘇軾出生

1055年蘇軾與王弗結婚

1057年蘇東坡中進士

1065年王弗去世

1068年蘇軾與王潤之結婚

1071—1074年蘇軾任杭州通判,期間蘇軾認識歌妓王朝雲,大約1073年收王朝雲為侍女,時年王朝雲12歲。

1075年,蘇軾任密州知府,寫下著名的悼亡王弗的詞《江城子》

1079年烏臺詩案,蘇軾入獄,而後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同年在黃州,蘇軾納王朝雲為妾。

1084年蘇軾結束黃州被貶生活,重新被起用。

1093年蘇軾第二任妻子王潤之去世

1094年蘇軾被貶惠州

1096年王朝雲病逝於惠州

1097年蘇軾被貶海南儋州

1101年蘇軾結束海南被貶生活,北歸,不久病逝於常州


雲捲雲舒上善若水


同意了,婚後蘇軾教她學字作詩,二人極為恩愛,可惜王朝雲在在34歲年輕早逝,蘇軾悲傷至極。


生如夏花彤翔


在宋朝士大夫都三妻四妾的,再說了王潤之那麼賢惠善良她對王佛的兒子都視如己出,王朝雲又那麼善解人意,多才多藝,對蘇軾無論是精神上還是生活上都會更好......


Yuhuashi666


蘇東坡納王朝雲,一妻一妾不矛盾,

至終身份是侍妾,不誤雙方感情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