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在即,综合评价招生如何准备?

受疫情影响,特殊类型招生也相继推迟,结合往年情况,疫情过后,综合评价招生将全面开启。


为方便广大家长及考生了解相关情况,本文总结说明综合评价初审审查机制,并给予报考建议,供参考。


初审是第一关


初审是考生报考第一关


我们首先了解一下高校综合评价的报考流程:高校招生简章发布→考生报名→高校审核报名材料(初审)→初审通过名单公示→综合评价考试确认、缴费及准考证打印→全国统一高考→综合评价考试(面试为主)→综合评价入选名单公示→高考出分后填报志愿。


通过梳理,我们可以看到高校初审是高校审查的第一关,只有通过初审,考生才具备后续选拔测试的资格,所以需要特别重视。


综合评价初审审什么?


高校综合评价初审主要是对考生提交报名材料的审核,主要审查报考材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报考条件审核、高中阶段相关学科成绩等内容,以确保选拔出符合高校要求的优秀人才。


1.审核报考材料的完整性


主要审查考生报名材料是否齐全,是否按要求提供。这就要求考生和家长在准备报名材料时,尤其注意高校特殊要求。


如:上传材料是否清晰,报名表、成绩信息等材料是否要求中学盖章或审核人亲笔签字,自荐信是否手写或本人亲笔签名,邮寄材料是否按照顺序装订或明确不让装订等。


如浙大2019年对自荐信要求:


《个人陈述》要求考生本人亲笔手写。个人陈述主要阐述考生报考浙江大学理由,个人未来发展规划,高中阶段考生的学科特长表现,获省级(含)以上个人荣誉、获奖情况,字数不超过800字。


2.报考材料的真实性审


2019年高校综合评价对考生的报名材料的“真实性”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具体表现为考生的相关成绩等报考材料需要所在中学的签字盖章,部分高校要求在中学公示。


3.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对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进行评审


一般高校内部会设置一套审核标准及评分规则,根据考生提供的综合成绩、学考成绩、证书奖项及其他证明材料进行打分,最后根据一定比例划定初审通过人数。需要注意的是,各个高校具体审核机制会有所不同,各项指标所占比例也不同。其中,综合成绩、学考成绩、证书奖项等占据重要比重。


高校综合评价初审,需要提交的报考材料有:(1)报名申请表;(2)高中阶段获奖证书及证明材料;(3)高中阶段文化课成绩;(4)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5)高三模考成绩;(6)推荐信;(7)自荐信/个人陈述;(8)其他可证明材料;(9)高校特殊要求提供的材料。


各综合评价院校报考材料类似,考生、家长在准备报考材料时不妨多做一些备份,以便同时报考多所院校使用。


如何提高初审通过率?


根据上文介绍综合往年报考情况,考生家长在报考时可通过这几点提高初审通过率:


1.做好院校定位和报考布局


根据考生家长反映,院校定位是报考的难点。名校综合评价团队建议在定位时要综合自身兴趣爱好、成绩、高校往年招生条件、往年招录数据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合理布局。


建议按照“冲、稳、保”的策略进行布局,院校层次要有一定的梯度,既有拔高的院校,也有能托底的院校。


考生在报考前,要结合自身成绩及对应年级排名、高校往年招生条件、高考录取分数等提前做好院校定位和报考布局。


2.报考尽量符合高校招生条件


从往年情况来看,在成绩、排名、学考等方面符合招生简章要求的考生更容易通过初审。对于高校招生的硬性条件要特别关注,例如:清华招生条件为年级排名前1%,浙大在山东招生条件为年级前10%等。


3.报名材料提交完整、符合要求


除了硬性条件外,报名材料的提交也关系到初审能否顺利通过。为此,考生在报名中,要注意材料完整真实、扫描清晰、符合规范,对于有特殊要求的高校,应重点注意。


4.材料提前准备,家长积极参与


通常高校综合评价报名时间较为紧张,多数高校在10天左右。对于可提前准备的报考材料,如获奖证书及复印件、高一、高二期末考试成绩单、学考成绩、雅思、THUSSAT成绩单等,建议考生、家长尽早着手。


此外,因特殊招生报名所需材料较多,为了给考生更多的时间备考,山东综合评价招生网建议家长可积极参与报考-初审的环节,待初审结果公布后让考生专心备考。


初审通过≠获得入选资格


通过高校综合评价初审,并不意味着获得了入选资格,对于初审通过考生,需要进行高校自己组织的综合能力测试,然后根据测试结果,才能获得综合评价入选资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