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业用刀,干嘛他的儿子们全用枪?

风吹青竹摇162015807


杨业用刀,儿子们用枪,这个说法是小说里的。

在《杨家将》里并没有专门提到这个问题。

印象里刘兰芳的评书里提到,杨业开始也是用枪的,后来看到儿子们出生,就自己改用大刀,把枪法留给了儿子们。

从《杨家将》描述判断,杨业的刀法不如儿子们的枪法厉害。在第二回《讲和议杨业回兵 迎銮驾豪杰施能》写到:

杨业直杀入宋阵中。怀德提枪迎之。两马相交,战有五十余合,不分胜败。杨业打马复回,怀德骤马追之。旁边转过杨延昭,截怀德于马下,却得怀亮拼死力战,救援怀德回阵,王贵麾军掩杀,宋兵折去无数。

从中看出,杨业和高怀德战了50回合不分胜负,杨六郎却将高怀德打落马下,高怀亮拼死力战才救回高怀德。虽然杨六郎有偷袭的嫌疑,但是不能否认杨家枪法高于刀法的事实。

关于杨家父子的师承,今人在杨家将前传里有详细的介绍,关于这一点介绍的人很多了,不重复了。

其实历史上杨业和儿子们用的是枪。

据考证,无敌将军杨业,为针对敌军擅长骑兵野战,宋军自身又缺乏马匹的情况,专门创编了一种枪法,叫“梨花枪”(即世人所称的三十六路花枪),用以训练士兵,提高士兵的战斗力。杨家梨花枪一直流传到后世。


青鉴文史


杨家自祖上就是以枪法闻名于世,火山王杨衮枪法盖世,与高老鹞子高荆州齐名。杨衮也是连上义子共有八个儿子,一上来也全都使枪。后来老七杨继业咋又使刀了呢?这与其义弟老八杨继亮(实为高怀亮)有关。

杨继亮虽为杨衮义子,却深受杨衮喜爱,传武时也更为偏心,因此杨继亮的枪法要高于杨家其他兄弟。后来,杨继亮认祖归宗回归高家,还于原名高怀亮,并追随其兄高怀德保了宋太祖赵匡胤,而当时杨家尚未归宋。于是杨继业和高怀亮在战场上相遇了,交手结果是杨继业的枪法败给了高怀亮的枪法,打输了。在后来杨家也归了宋,杨继业和高怀亮又重归于好。但杨继业也此也耿耿于怀,老杨衮心中也多少不是滋味。于是杨继业从次弃枪用刀,成为一代用刀高手,据说杨继业的刀法有很多是从老岳父佘家学的呢。

但杨家毕竟是以枪法著称,到了杨继业的下一辈,用重新习用枪了。为了感恩杨家,高怀亮也将部分高家枪的枪法传给了杨继业的孩子们,杨家枪更精进。

以上是从刘兰芳的评书《赵匡胤演义》中听来的。



无剑的剑客


我是情义无价,分享问题看法。

序言:

杨家将,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家族标杆,也是宋朝著名的报国安邦的显赫大家族。从残唐时的第一代金刀令公杨会开始,一把九耳八环刀,冠绝天下,被称为三绝之一,有天下第一刀的英名。从此,杨家开始在江湖上扬名立万,英雄辈出,他们的事迹受到了百姓们的赞扬。

一、火山王杨衮出世,威震天下。

杨衮是杨会的儿子,从小志向远大,在学习父亲家传刀法时,认为应该要站得更远,找比父亲刀法更好的武艺学习。

在这种思想引领下,他先向残唐“北霸六合枪”的传人,“花枪手”夏书湮学艺,后寻找他的哥哥“神枪手”夏书棋学艺,得“白马银枪”高思继代师授艺。他学艺未精之时,就骑着烈焰驹,掌中一条金轮火尖枪,去挑战天下第一名将李存孝,被禹王朔震得要吐血,大战七、八回合时,被李存孝走马生擒,大败逃走。这场败仗,让他知道了自己比名将还差的远,还需要继续学艺。

之后,杨衮再次返回跟夏书棋学习,又拜夏书棋好友金良祖为师,学到走线铜锤的绝艺。杨会看到了儿子这么争气,就把珍藏多年的《罗家枪谱》传给了他。杨衮积极用功,把罗家枪和夏家枪综合吸收转化,就创新出了杨家枪法,成为杨家枪的鼻祖。

后来,他曾与后汉皇帝刘知远、白马银枪高思继之子高行周结拜。在刘知远当皇帝后,辽国侵犯中原时,杨衮联合三十六寨兵马在火塘寨自立为火山王,打出复汉灭辽的大旗,大败辽兵,闻名天下。

但是,他也认清了刘知远是个乱世奸雄,不是真正的治国明君,就仍然返回了火塘寨。

在残唐五代时期,杨衮与“天下恒勇无敌勇南公”李存孝、“天下无敌浑铁篙”王彦章、“白马银枪”高思继、“献把梅花枪金统帝”黄巢、“金刀”刘知远、“铁枪”王彦童、“红袍将”周德威等七人,被人称为当世八大猛将,杨衮排名第六,绝对的高手。

二、杨继业自幼喜爱用刀,深得爷爷喜爱,亲传武艺。

杨继业很小的时候,他喜欢用刀,不愿意用枪。他的爷爷金刀杨会,就亲自教他武艺。当时,杨衮就跟杨继业交代,我的枪法你不学不勉强,以后我的孙子要学习我的枪法,我还要亲自教他们武艺。

就这样,杨继业学了金刀令公杨会的九耳八环刀法。他的儿子们,都跟着爷爷杨衮学了杨家枪,也就是后来的七郎八虎。

宋王赵匡胤收复后汉时,杨继业投靠大宋,被任命为云州观察使,兼任郑州、代州职务,号称杨无敌。

980年三月,辽景宗发兵10万进攻雁门关,被杨继业带兵杀退。自此,杨继业在辽军中,声威大震,他们看到杨继业的旗号就会逃跑。

三、七郎八虎威震敌胆,杨令公疼死李陵碑。

杨继业的儿子成年以后,一个个都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材。其中,六郎杨延昭、七郎杨延嗣的武艺尤其出众。

杨家将,一口金刀八杆枪,令辽兵闻风丧胆,为大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打得辽兵丝毫不敢侵犯大宋疆土。

可惜,朝中奸臣太师潘仁美,与大辽国内外勾结,设计陷害杨家将。辽国皇帝邀请宋太宗,到金沙滩赴会,设下了重兵埋伏。大郎、二郎、三郎战死,四郎、五郎失踪,七郎被潘仁美万箭穿心而死,老令公杨继业碰死李陵碑,惨死杀场。

杨继业死后,六郎杨延昭挑起了杨家忠勇护国的大旗,镇守三关20年,威震四方,受到了契丹、辽国的敬畏,也赢得了百姓的爱戴,延续了杨家将的威名。

结语:

杨家将,从杨继业开始用刀转换为了用枪,固然有个人的爱好,以及武术绝招的传承与发扬,也与古代的战场拼杀有关系。

通过古代历史上的名将,用枪的人最多,楚汉争霸的项羽,隋唐的丁延平、罗松、罗成、伍云召、薛刚,三国的孙策、赵云、马超、张绣、张任、姜维,宋朝的岳飞、陆文龙、林冲、卢俊义、董平,明朝的常遇春、张兴祖、岳伦等人。

枪,在古代战场上,比其他的兵器更加灵活多变,既适用单兵作战,也适用集团作战;可以自我防护,又可以冲敌陷阵。长枪,可以刺、砍、抡、抽、挡、格、架,最重要的是刺的杀伤力,对身穿盔甲都敌人有极强的穿透力、杀伤力。

我认为,杨家将之所以在杨业以后选择用枪,还有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适应时代的战场变化需要。那个时候,所有国家军队的士兵武器,大多使用了长枪,北方契丹、辽兵用多数的是刀或枪。这样,他们对阵杀敌在兵器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加上杨家枪法是在罗家枪、夏家

枪的基础上创新而来。

在杨衮时代,经历了无数个高手的对阵磨砺,更加卓绝,是他们选择的核心原因。

情义无价,真诚分享。欢迎关注点评,感谢有您。


情义无价品历史


实际上非常简单,根据《杨家将演义》等小说来说,枪是百兵之王,七个拿枪的站一起好看还是七个拿大刀的站一起好看,赵云、马超、罗成等一些英俊帅气的武将都是用枪的,用刀更显豪迈,而用枪更飘逸。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真实的历史上杨延昭是有流传杨家枪法于世的,因此杨家将自杨业之后都是用枪的,杨宗保、杨文广,甚至《说岳》中杨再兴都是用枪。

当然历史上杨家将实际上只有杨业、大儿子杨延昭、孙子杨文广,以及后世的岳飞手下的杨再兴,其他的杨家将都是虚构的或者是不出名的,甚至《水浒传》中的杨志也不太可考据的

因为《杨家将演义》的原因,将潘仁美的原型宋将潘美也黑化成了奸臣的代名词,以至于有些地方出现“潘杨不结亲”的传统。

真实的杨家将中杨业的确在陈家谷血战,最终也的确因为和潘美约定的援兵撤走兵败被擒,绝食而死。但真正的罪魁祸首是监军王侁,也是宋朝的监军制度,潘美根本没有权利违背王侁的命令,更为深层的原因或许是皇帝本人。

赵匡义继位之后,实际上比赵匡胤更加的变本加厉,行军打仗武将根本没有自由,不仅仅是需要有监军,更是需要按照行军布阵图按计划行事,以至于宋朝前期大好时光和兵力都消耗殆尽也没有收复燕云十六州,可以说终宋一朝的最好时机都被这位“驴车皇帝”(据说赵匡义御驾亲征在白沟河被打败,军队被打散,坐着驴车逃回开封)给葬送了。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北宋初年也是名将辈出的,曹彬在柴荣、赵大手下都是战绩显赫,破蜀、平唐,征汉可谓战无不胜。而在赵二手下,十万大军北上几乎全军覆没。原因何在,赵大虽然防范武将,但实际上在作战时期,主将还是有很大自主性的。

赵二则不然,先是拟定好作战计划“朕令潘美出雁门,先取灵、应,卿以大军声言取幽州,而持重缓行,虏闻之,必聚劲兵于彼,不复出援山后矣。”而后听闻曹彬因为担心粮草不济后退到雄州就食。说出了名言“岂有敌人在前,反退军以援刍粟,失策之甚也”连基本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常识都不懂,却一直在大后方指手画脚(前一次御驾亲征的惨败,学乖了),最终曹彬无奈继续突进,被辽军所乘,十万大军全军覆没。

赵二将责任甩给曹彬,以“为辽人所袭,此责在主将也”以“伏违诏失律之罪”,将曹彬贬为右骁卫上将军。在当时就有大臣为曹彬鸣不平,认为“伏自北戎犯顺,累载於兹,其故何哉?盖中国失地利,分兵力,将从中御,士不用命也”

“将从中御”显然将矛头直指赵二的胡乱指挥,而分兵之策也是赵二的手笔,当然赵二自然是不会承认是自己的原因了。

更难以置信的是赵二在任命曹彬为中路统帅的前夕还将莫须有的诬告信以为真,治过曹彬的罪责。如此敲打曹彬,曹彬如何敢“将在外而君命有所不收”。也因此监军王侁在中路曹彬失利的情况下,如此逼迫杨业出击,又撤走援兵,就非常值得深思了。曹彬的一举一动都不能违背赵二的命令,王侁做为监军更是皇帝的天然心腹,如此举动必然和赵二的直接命令有莫大关系。

也许辽军见“杨无敌”之旗号如丧家之犬,捧杀诛心之策,终究是成功了。


尘子渝


使用刀的武将多是力气型选手,体魄壮实,就是力气大,一力降实惠。武功不一定太高力气与速度来弥补,能杀敌武功招术不一定太多,出手就是绝招,狠、准一击必中,不死带伤。而使长枪的或是长矛,体格不是太壮,力气不占优势才选长枪。长枪长矛在古代兵器中属份量轻的。枪是武器之中的贼,要求身体柔韧,身段够软。闪展腾挪轻功要好,才能驾驭了长枪或长矛。


Liaokong了空


Hello,大家好。我是专注于头条历史领域的原创作者历史的尘埃HISTORY。我的父母都是历史方面的学者,所以我从小就喜欢历史,特别喜欢中国的古代史与近现代史。人们说得好,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希望我的回答您能够喜欢,如有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杨业用刀,为什么他的儿子们全用枪?这件事必须从杨业的祖父开始。

杨业的祖父名叫杨会,是唐僖宗时期著名的将军。他手里拿着一把九耳八环刀。他战无不胜,闻名于世。他被称为“金刀将”或“金刀杨会”。从这个角度来看,杨业的刀法应该是真正的祖传刀法

说到宋朝,一定会提到杨家将,从杨业到杨七郎杨八虎从杨宗保到杨文广,甚至杨家的女将军都非常勇猛。他们为伟大的宋朝而战,并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杨家的枪法也闻名于世。杨继业是五代至北宋初年名将,杨信之子。少时擅长骑马和射击和打猎。读书不多,但忠烈武勇,甚有智谋。

但是他纵观天下,只有赵匡胤是明主,预言赵匡胤日后必能一统天下,赵宋和刘汉两个政权也必将有生死一战,而自己子孙身在将门,必效忠皇家,杨继业性情诚实坦率,品德正直,杨家刀法出自罗家刀,罗家刀谱又是北汉刘氏祖宗赠予,恩情深重,如果自己的儿子学着刘氏赠予的刀法,却为赵宋卖命,实在有失恩义,于是让儿女们弃刀学枪。

所以后来他拜绰号“花枪手”的夏书湮,并以仆人的身份去学习杨枪武术,作为一名徒弟,他开始学枪。他的枪法是夏家传下来的128式北霸六合枪法。他对此研究了五年。并去找夏书湮的哥哥"神枪手"夏书棋学那二十八式枪艺。但是中途夏书棋得病暴毙,夏书棋死后不久,只好由高思继代师授艺传授了剩余的二十八式枪法。


历史的尘埃HISTORY


题主,你好。杨业用刀,他的儿子们为何要用刀?杀猪杀屁股,各有各的杀法。何况是用兵器,逻辑上不成立。


风的节奏


还真是的。一般家传武功大多是一样的兵器,后世有杨家枪法,好像没有杨家刀。难道另有师承?如果有的话,就不该叫杨家枪了。

岳飞传好像也是如此。岳飞用枪,他儿子用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