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作气不松劲 不获全胜不收兵——怀化市全力冲刺脱贫攻坚总决战侧记

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引下——

一鼓作气不松劲 不获全胜不收兵

——我市全力冲刺脱贫攻坚总决战侧记

●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决不能松劲懈怠。

●对存在返贫风险的近 200 万和存在致贫风险的近 300 万人群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及时将返贫和致贫人口纳入帮扶。

●加强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精准对接,稳岗拓岗,支持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尽快复工,提升带贫能力,利用公益岗位提供更多就近就地就业机会。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 2020 年 3 月 6 日,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

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出战、攻坚克难,不获全胜不收兵。

3月6日,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分析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就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作出重大部署,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确保取得最后胜利。

一鼓作气不松劲,不获全胜不收兵。我市各地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结合实际逐条对照梳理抓落实,迅速掀起脱贫攻坚总决战的高潮,用总决战的气概、总决战的气势、总决战的样子,干出总决战的成果,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率先垂范,当好脱贫“排头兵”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各级党委(党组)一定要履职尽责、不辱使命。

3月7日,我市召开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迅速掀起了脱贫攻坚总决战的高潮。连日来,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坚持“一线工作法”,深入脱贫攻坚一线,以高标准严要求,带头守初心、担使命。

省政协副主席、市委书记彭国甫以“四不两直”方式先后深入麻阳、芷江、鹤城督导脱贫攻坚和复工复产工作。他走进村镇社区、企业车间,看望慰问搬迁群众,了解企业生产情况,勉励大家用总决战的攻势干出总决战的战果,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市委副书记、市长雷绍业同样坚持冲在前线,先后来到沅陵县筲箕湾镇田家坪村、荔溪乡桐车坪村、沅陵镇岩板铺村,详细了解工作的开展情况,帮助解决具体困难。

市委副书记、市委统战部部长陈恢清,市政协主席李军,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石希欣,其他市委常委班子成员以及市领导纷纷深入县(市、区)一线,督导脱贫攻坚工作开展。

用身影指挥,用行动说话。连日来,在各县(市、区)脱贫攻坚“战场”,县(市、区)委书记和县(市、区)长们也都坚持奋战在乡镇一线,现场调研指导,帮助解决问题,向全面脱贫发起总攻。

攻坚克难,啃下最后“硬骨头”

“要用项目化、工程化、清单化办法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怀化落地见效。”各县(市、区)迅速行动,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精准施策,全力攻坚,用最强力量、最实作风、最严考核啃下最后的“硬骨头”,确保全面小康路上没有一个人掉队。

新晃针对剩余贫困人口中有残疾、患长期慢性病、无劳动力及低保户这一群体,调整低保补助标准为一类375元、二类260元、三类180元,确保医保参保费用按政策标准补贴到位率达100%,大病专项救治、慢病签约服务管理、分级诊疗、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政策落实、专户资金到位率达100%,县域内住院、分娩医疗费用实际综合报销比例达85 %,并按100元/人标准财政代缴养老保险。该县还引导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半劳动力、弱劳动力贫困家庭,发展短平快产业。落实好产业差异分红要求,给予重点倾斜。

洪江市对“特殊困难对象”进行全面摸排,逐户逐人查原因、定措施、做服务,在统筹落实落细低保、医保、养老保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残疾人保障等综合保障政策的基础上,鼓励和帮助贫困户小规模养殖家禽,提供消费扶贫服务,尽可能多地增加特困群众的收入。

针对已脱贫的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家庭返贫风险高这一“硬骨头”,洪江区实施帮扶全覆盖,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通过政府帮扶和贫困群众自身奋斗,达到脱贫标准。

麻阳将贫困户和贫困边缘户分为四类,分别为“四好”贫困户、一般贫困户、重点帮扶贫困户、重点扶持非贫困户。对重点帮扶贫困户和重点扶持非贫困户,实行“挂牌督战”,采取“一户一策一专班”工作措施,帮助他们提升为一般贫困户或“四好”贫困户。加大对扶贫资金的投入,确保各行业扶贫政策的稳定,对扶贫重点帮扶户实行差异化政策扶持。

“因户因人施策,精准实施产业就业扶贫、健康扶贫和社会保障兜底等帮扶政策措施,积极促进其稳定增收脱贫。”会同巩固1278个扶贫特岗和200个农村公益性岗位,18家“扶贫车间”和34家园区企业全部有序复工复产,促进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促进199个扶贫产业全部复工复产。

精准施策,克服影响“强信心”

“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决不能松劲懈怠。”在脱贫攻坚的紧要关头,全市上下坚定信心,精准施策,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增强必胜的信心和决心。

“登记姓名、测量体温、分发口罩,一系列防疫程序到位,工人方可进入茶园劳作。” 3月8日上午,沅陵县官庄镇界亭驿村金二组农户杜应有的碣滩茶园,嫩绿在枝头摇曳,茶农在园中忙活,一幅人勤春早的画面映入眼帘。受疫情影响,今年的茶园复工虽然比往年迟了些,但是疫情防控却丝毫不敢马虎。杜应有的茶园有200多亩,约三分之二的用工是贫困人口,去年发放务工工资40万元,成为贫困户脱贫增收的主要渠道。

3月10日一早,芷江七里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里,40多名搬迁户正在生产线上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每天早、中、晚都会给复工的工人测量体温,对车间进行消毒,工人也要求佩戴好口罩等防护设备。”企业联络员告诉记者。自复工以来,安置区加强了车间内疫情防控管理,在车间设置“消毒通道”,对所有进出工人进行防疫检测,每天给员工发放口罩和防疫中药汤,确保战“疫”生产两手抓。

新晃按照“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的工作要求,各村支两委、驻村扶贫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采取上门走访、电话询问、微信联络等方式,对137个村和9个社区(居委会)劳动力外出务工意愿和就业需求进行摸底,县人社部门对全县所有劳动力的务工需求,按照“外出务工和就近务工”两种意愿和工种进行分类处理,精准识别务工需求。结合劳动力就业需求和企业用工需求,陆续开通返岗务工专车(专列),将2570余人送往东莞、深圳、义乌、浏阳等地返岗复工。

为加快恢复疫情特防期的春耕生产,中方县采取“线上问诊、线下服务”的方式,选派12支农业技术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点对点开展指导服务,坚决打好打赢疫情防控与春耕备耕“双战役”。

瞄准靶心,提升质量“亮成色”

“脱贫攻坚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困难。发起最后总攻,需要瞄准靶心、攻克堡垒。”我市进一步压实责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不断提升脱贫攻坚的质量,擦亮脱贫攻坚成色。

脱贫攻坚重在可持续。靖州在脱贫攻坚中下沉“四支力量”,实行县乡村三级干部到村集中办公,建立“四方会诊”和“三级化解”工作机制,实行任务清单、问题清单和销号清单“三个清单”,着力解决扶贫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增强脱贫的可持续性。

消费扶贫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洪江市以果为媒、节会搭台,通过“三月三女儿节”、“长寿庖汤节”、“粽情文化节”成功举办托口杨梅节、蓝莓采摘节、黄桃采摘节、农民丰收节等民俗特色节会助推民俗文化旅游品牌,以消费扶贫打通制约扶贫产品销售的痛点、难点和堵点,黔阳“山果”变身“网红”,推动农产品销售步入“快车道”,使洪江“山水寨园”变身“致富之源”。

网格管理,精准帮扶。溆浦探索推行“所有干部联农户•所有农户见干部”网格化服务,织密织牢脱贫攻坚帮扶网,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密切了与群众的联系,提升了群众满意度,让群众发自内心为党的扶贫政策点赞认可。

“搬得出,更要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辰溪坚持“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同步谋划、同步推进后续产业发展,通过引导外出务工就业、推动就近就业,安排特岗工作就业,落实兜底政策等方式,全方位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各项工作。

党建引领,产业支撑。通道推行“村企合一”改革,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改革推动、产业支撑的脱贫攻坚新路子,全县建立了45个创业示范基地,162个村级产业园,培育党员种养示范大户300余户,带动8000多户贫困户持续增收。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鹤城聚焦“提高脱贫质量和成色”,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乡村旅游有效衔接,建立脱贫长效机制,让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本报记者 底健 通讯员 李紫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