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日子裡,那些發光的普通人

在疫情發生的當下,當社會關係被站牌、路口、房門阻斷開來,個體變成了孤島。但冰冷的疫情下,關懷是悄然的抗體,不斷湧現的抗“疫”者,為我們打開了生活的可能性。

01

早晨8點,窗外還是一片霧沉沉的灰藍色,牙力洪·肉孜就從床上爬了起來。在不吵醒兩個孩子的前提下,他迅速洗漱完、吃好飯,戴上防護用具出門。10點,他準時站在了社區志願者的崗位上。

牙力洪在疫情爆發前,是一名銷售人員。本來14天的假期,被疫情延長了。二十幾天前,社區發佈了召集志願者的通知,他第一時間就報名參與了。

“當時沒想太多,就覺得,現在國家有難,我也願意付出我的微薄之力。雖然不能像醫護人員那樣在前線工作,但在自己家的小區,可以儘可能給一線的人員稍微減輕一點壓力,我就去做了。”

這段日子裡,那些發光的普通人

牙力洪的志願者工作內容,主要是巡邏小區,觀察小區人員的流動情況,勸解沒戴口罩或聚集的人員。

這項工作他要從早上10點做到中午的13點左右,而尹藝臻的工作,則從13點開始。

02

尹藝臻是年初從俄羅斯回國,作為一個在國外上學的大學生,回家的時光總是很難得的。

她坦白地說,她挺喜歡宅在家裡,就算疫情沒爆發,她可能也會在家裡做做飯、打掃一下衛生、陪陪爸媽。

尹藝臻做志願者的初衷很簡單,就是希望大家都不要聚集扎堆,安安全全的呆在家裡。尹藝臻回憶說大概一個月前,她在窗戶邊上看到樓下有人聚集聊天,急得她從窗戶向下大喊,勸解大家回家,“我媽還說,我再喊,小心別人上來打我。”

這段日子裡,那些發光的普通人

她參與志願者的工作,也是她母親的提議,“我媽在業主群裡看到有這個召集的事情,就問我說‘哎,你去做志願者吧’,我想我不是醫生,也不能去治病;我也不是警察,也不能去維護秩序。在家乾著急,也使不上勁,有這麼個可以出力的事情,那我就去唄。”

03

據尹藝臻和牙力洪的介紹,社區的志願者工作是嚴格按照程序運作的。購買物資、運送物資、關注外省歸來人員、巡邏等,都按照崗位細緻的劃分開來。

尹藝臻是負責13點到16點的幫助工作,她的工作範圍內,有三戶人家是外省回來,需要密切關注的。

除此之外,她還需要幫這些家庭送來他們所需的蔬菜、陪同他們購買水電。“我們會把菜放在他門口,然後發微信給他,他再開門拿,這樣不會造成直接接觸。”

她還介紹說,這些被密切關注的業主會把垃圾放在門口,每天早上有穿著全套防護服社區工作人員,把他們的垃圾單獨收集起來。“現在是冬天,有些業主的車,過幾天就得發動一下,社區的工作人員和一些黨員幹部還得跑去給人家發動車什麼的,每天都特別忙。”

這段日子裡,那些發光的普通人

程序之外,是鮮活的個體。

尹藝臻與牙力洪所在社區的志願者團隊大概有20人,且大部分志願者都是40至50歲的中年人。

尹藝臻說:“他們對志願者工作都特別熱情。有一次我們開會,還有個志願者大爺在我們開會的時候提問了說,‘有沒有什麼社區的文件啊?如果有人不聽勸該怎麼辦啊?’ 感覺他都在為我們小區的安全著急。”

04

尹藝臻工作結束後,到家的第一件事是先站在門口,讓她的媽媽把口罩取走,把手套摘走,把手機拿走去消毒。然後在門口把外衣都脫下來放好,再去洗手。

她說做志願者,一開始也是害怕的。“有一天早上我剛好給一家居家隔離的人送菜,但我放菜的時候,那家人可能以為我已經走了,一下把門打開了,我趕緊告訴他先關門,我發信息了再出來。結果當天晚上我開始頭疼,就特別緊張,不過睡了一覺就好了。現在為了提高身體素質,我每天都做keep之類的,儘量讓自己減肥的同時,鍛鍊一下身體。”

這段日子裡,那些發光的普通人

在志願者工作中,繁雜的事情層出不窮,而態度欠佳的業主們,也讓牙力洪和尹藝臻感到無奈,“大部分業主都特別配合,偶爾也會有不配合的業主。他們也不做其他的事情,就只能在嘴上說兩句讓你難受的話,或者‘多麻煩’你一下。”

尹藝臻回憶說,有一次她在樓下站崗,一直都沒有業主提出幫忙的要求,此時已經超過了規定收取快遞的時間,但當她去往洗手間的時候,卻有業主打電話給她,要求她立即到門口幫忙接收快遞。

牙力洪嘆著氣說:“每次遇到這種情況,我們也沒辦法說這些業主什麼。但我想告訴他們,這不是一個人的事情,這是大家在共同面對的疫情。當你在家裡,外面有這麼多人願意幫助你、守護你的時候,應該相互理解才對啊。”

05

在“志願者”身份的背後,他們也有自己的工作和家人,也有自己正在思考的事情。

牙力洪在這場疫情之中,最擔心自己的家人。他七十多歲的母親和他的大女兒都在阜康,距離他們上次見面,已經過去了兩個多月。

這段日子裡,那些發光的普通人

他說疫情結束以後,首先要去見一下自己的親人。然後趕快去公司,看是否能恢復正常上班。“這次假期其實挺難忘的,因為這是我一年裡,陪孩子時間最長的時候了。但收入是最大的壓力,不上班你怎麼養家呢?”

尹藝臻的學校早在2月2日就開學了,她在無法返校的情況下,只能通過在校同學的幫助,自己跟進課程完成作業。她在擔憂這場疫情的同時,也擔心自己會因為疫情而延遲畢業。

但她除了擔憂,還衍生出了另外的想法,做一個主播、一個新疆的旅遊博主。

這段日子裡,那些發光的普通人

尹藝臻一直對唱歌情有獨鍾,課餘還學習了民族美聲。在疫情爆發之前,她經常在別人的網絡點歌房裡駐麥,有人來點歌的時候,她就演唱。不過在別人的點歌房裡,尹藝臻沒機會說太多與唱歌無關的話,這一點一直讓她覺得有些遺憾。

但這次疫情的居家隔離,讓她有機會開始重新思考這件事情。

這段日子裡,那些發光的普通人

“我本來也覺得大學畢業了,就該去公司應聘什麼的。但現在我想,假如我有一個自己的直播間,有很多粉絲,那我可以給大家唱歌、交流自己的想法,分享新疆的美景、美食,讓更多人想來新疆玩,這才是我想做的事情。其實我這麼說,好像這個想法挺大的,也許做起來也沒我說的這麼好。但就像做志願者一樣,我想盡力去做一些我認為有意義的事情。”

疫情如同一場突襲的風暴,席捲了數以萬計的普通人。在這惶恐與冰冷之外,還有同樣普通的人在盡其所能。有了他們,被隔開的、形單影隻的平行島嶼們就有了彼此溫暖的可能。

當每個普通人都揮舞著手裡的燈筒,相助守望,相信春天一定會來的更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