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呢,最重要是開心:心隨境轉,知行合一,獲得快樂是一種能力


做人呢,最重要是開心:心隨境轉,知行合一,獲得快樂是一種能力

古龍說:愛笑的女孩運氣都不會太差。三八婦女節,我收到朋友發來的短文,伴隨短文,他祝我也成為文中所提那種"最騷的女人"。什麼是最騷的人?文中給出了答案:不吝嗇自己笑容的人,多一點善意、主動、分享、慷慨甚至自作多情的人

放下文章,我忽然意識到自己平時很少開懷大笑,年齡越大,笑容越少,偶爾縱聲大笑,大多是因為外界刺激,比如刷抖音時看到什麼可笑的畫面。我們最大的追求莫過於開心快樂,有幸福感,如果說笑容是源於開心,那麼是什麼阻礙了我們的快樂呢?這個名叫"開心"的東西又該去何處尋找呢?我們必須開心嗎?不開心是因為什麼?

帶著這些問題的思考,我寫下了今天這篇文章。在這篇文章裡,我想談一談有關"開心/快樂/愉悅"的話題。在我看來,開心的三重境界,伴隨著不同的認知,而一個人是否者具有開心的能力,則與其人格的發展水平息息相關。而一個人最終能否獲得持久的開心快樂的心境,則與他是否知行合一,內心世界是否實現了真正的統一密切相關。


做人呢,最重要是開心:心隨境轉,知行合一,獲得快樂是一種能力

1.活的開心的三重境界

"開心/高興/愉悅"這些情緒體驗是必須的嗎?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一個人的情緒狀態直接與身體健康程度相關聯。現代科學已經證實,很多疾病本質上都是身心疾病,身體的康健與心理的狀況息息相關。剛巧,我身邊最近也有兩個完全相反的例子。一個是常年暴躁易怒、焦慮憂懼的人,才60出頭便被診斷罹患癌症。另一個是我的鄰居,一個姿色平平完全和美麗沾不上邊的中年婦女,前幾日被我媽盛讚美麗。原因是我媽去他家作客,那日女主人心情大好,臉色紅潤,使得我媽回來一直感慨對方那天因為笑顏如花而"看上去漂亮極了"。

神清氣爽,精神愉悅,這些既是個人美好的情緒體驗,同時也能影響和感染周圍的人,可謂利人又利己。正因為如此,人們才在祝福對方時常用"快樂"一詞,但可惜,想要獲得長久的快樂心境,卻絕非易事。

究其原因,大概是相比較轉瞬即逝的高興開心,人們更容易注意到負面情緒

,正如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的開頭,便寫下了幾個字:人生苦難重重

我對快樂的理解,也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隨遇而安,心隨境轉。

在這個階段,我認為一個人是否高興、開不開心,基本上取決於外界的環境。比如今天考了滿分,你說我高不高興?我今天談了戀愛,你說我開不開心?我現在看喜劇,是不是也會因此笑的前仰後合?

所以,在這個階段的認知裡,我認為一個人是否高興,心情是否愉快取決於外部事件(人),給ta提供了怎樣的價值體驗。正相關的價值體驗,則產生正向情緒,比如高興、喜悅等等,反之,則產生負向情緒體驗,而無關價值增減的,則無所謂高不高興(無感)。

這種對待快樂的理解,恰好符合情緒管理理論中人的各種情緒的產生機制

第二個階段:情緒水平(開心與否)是一種能力,而非單純的願望。

學習了心理學後,逐漸意識到一個人心智成熟的程度,決定了ta的認知水平、情緒管理能力,所以,能否開心不是一個美好的希望或願望,而是一個人的人格完整程度的外在體現

情感是一種複雜的與心理密切相關的感受,同一件事,不同的人認知不同,感受不同,情緒反應不同,之後的行為反應也不同。所以,雖然每天高興快樂是每個人都渴望的生活狀態,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卻鳳毛麟角,這是因為它們能否實現,受到人的心智成熟水平制約,試想,一個天天處於被害妄想、安全感不足的人,必然也不太可能每天神清氣爽,開心愉快。

第三個階段:一個人是否高興,是能力的同時,更是一種選擇,甚至是一種信念。

一個人能否幸福快樂,取決於其心智化的程度水平。那是否意味著,幸福快樂是隻有實現了人格的絕對完整之後才能擁有的東西?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人在通完人格成熟的路上,難道就沒有可能獲得真正的快樂了嗎?

答案是否定的。

快樂和幸福如同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一樣,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層級。一個連肚子都吃不飽的人,自然吃上一頓飽飯就是他最大的快樂,而一個衣食無憂的人,則需要最終從心靈層面獲得滿足,這兩者並不衝突。

第一個階段對於人是否能夠愉悅高興的理解,比較"被動",第二個階段的理解,則更傾向於客觀,而第三階段關於快樂的理解,則靠近於自我發展的積極心理學理論,它是第二階段理解的補充,是在尊重客觀事實的基礎上,重在發揚人的主觀能動性,將"積極和樂觀"作為一種人生的選擇。

這是一個容易混淆的概念。有的人會將其理解為洗腦或自我催眠,一個心智不成熟的人,即使天天高喊"我要快樂"的口號,可能也無法真正獲得快樂——事實確實如此。但是"選擇快樂"的意思,並不是要自我催眠或者自我暗示,而是在接受現實的基礎上,仍選擇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

正如羅曼羅蘭所說的那樣: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還依然熱愛生活。所以,幸福、快樂、開心、愉悅這些情感是可以選擇的,選擇的背後,是一個人的主觀能動性以及積極的人生態度。


做人呢,最重要是開心:心隨境轉,知行合一,獲得快樂是一種能力

2.活的開心是一種能力:防禦性思維vs成長型思維

我的心理老師說:我們努力的方向,是識別自己的各種心理防禦機制,最終實現心靈的裸體(自由)狀態

現實生活中的那麼多種不開心、不快樂背後,幾乎都有防禦型思維模型。從某種角度來說,個體的發展離不開思維的進化,從保守僵固,走向靈活彈性,從主要目的是為了防禦(各種危險/災難)走向建設、合作、積極、共贏,這是一條漫長的自我覺察和思維進化之路。

最常見的三種防禦型思維方式包括僵固型思維、應該思維和絕對化思維基本上所有的不開心不快樂,都能從這三種思維方式上找到根源。

① 僵固型思維

僵固思維防禦的是內心完整自我的形象,它異常在乎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以至於為了維持自己的形象不惜迴避成長的機會。所以,僵固型思維方式,要維護的根本,是自己的

自戀,也就是虛體自我

比如很多孩子因為想要維護自己的聰明而放棄努力,這就是很典型的僵固型思維,他要維護的是,就是自己的"聰明"特質,即我如果失敗,那麼是因為我根本沒有努力,但是如果很努力最後還是失敗,那就說明我很笨,這是我不能接受的。

所以,對於僵固型思維來說,它與成長型思維最大的區別在於:到底是"就此停住",還是"更進一步"?

一個有僵固型思維的人,面對挑戰時常常放棄,因為他會擔心困難會證明自己的能力不夠,這樣會極大的損傷他虛弱的自戀。那麼一個時時刻刻都需要維護自己的自戀,維持自己脆弱自尊的人,可以想象他很難獲得快樂。因為他時刻生活在對失去自尊的憂懼當中。

這樣,別人的一個眼神、一個語調、一個微表情,可能都會深深的刺激到他脆弱的心靈,自然就很難再有多餘的能量去注意外界的美好,發出會心的微笑。

② 應該思維

應該思維也是一種典型的自我中心的思維方式,對外界,應該思維會導致人際關係的緊張,比如一個人總覺得對方"應該"怎麼做,自然,對方不是ta肚子裡的蛔蟲,會經常有很多沒做到的事情。於是這個人就會心生不快/委屈/憤怒/失望等多種負面情緒。

對於自己,應該思維的人往往追求完美,比如認為我應該自律,應該不再刷抖音浪費時間....那麼當自己沒有做到的時候,便容易會產生很強烈的自我譴責、自我嫌棄等負面情緒,甚至陷入抑鬱和習得性無助的狀態。

應該思維同樣是一種典型的防禦型思維模式,它的本質不在於去認識真實的世界,而是試圖讓真實的世界臣服於自己頭腦中的已有的規則,並在世界不符合自己頭腦中的規則時產生種種怨恨/憤怒/焦慮/沮喪等負面情緒

生活中,有應該思維的人比比皆是,可以觀察一下,當一個人說話總是以"我"開頭,經常說"我覺得"、"我認為",或者對待別人,經常有"你應該"的人,基本上都是應該思維的人,那些嫌老公亂扔襪子,孩子不寫作業的人,都是這種思維的 受害者。

一個天天試圖控制世界,但是又無法接受外部世界不由自己控制的人,怎麼可能活的很開心自由呢?

所以,快樂,就只能成為這種思維人格的一種美好但無法實現的願景。


做人呢,最重要是開心:心隨境轉,知行合一,獲得快樂是一種能力

③ 絕對化思維

絕對化思維的本質,來源於人的抽象思維能力。這種由進化而來的思維能力,從好的角度來說,幫助脆弱的人類擁有了總結規律、提高效率的功能,但是其"陰影"部分則是容易把傷害抽象化、擴大防禦的範圍。

所以,絕對化的思維模式,本質上就是對於傷害的絕對化,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習得性無助

比如我們一次考試考砸了,一個習慣於絕對化思維模式的人,可能會感慨"看來我就是不行"/"我就是在學數學上沒有天賦"/"我怎麼樣都學不會了"——真實的客觀事實是: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但是絕對化的思維會將其泛化,擴展為一個抽象的概括,成為"自己永遠都不行了"的結論,並讓自己陷入到沮喪之中。

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出,對挫折的絕對化,是絕對化思維的本質,一個人的悲觀和抑鬱,本質上很可能是來源於對自己經歷的挫折進行了絕對化的加工。

所以,這依然是一個人生的幻象,而被這種幻象籠罩的人,恐怕也很難有愉快的心情,自然笑容也就成了奢侈品。

④成長型思維

與防禦型思維對應的,就是成長型思維,成長性思維讓人變得更靈活,更尊重客觀事實,不妄動,不控制,從而獲得了心靈的自由。成長型思維可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創造性思維方式

一般人常使用的是解決問題型思維方式,即找到一個問題並想辦法解決,以問題作為目標導向。而創造性思維則站在更宏觀的角度,把人生看做一個創造的過程,把自己鍾愛的理念作為目標,這意味著人生將獲得持續的張力(動力)。

第二,努力控制能夠控制的事情,不妄圖控制無法控制的部分。

防禦型思維中基本上都包含想要控制自己本不能控制的部分,並因此滋生出很多妄念和負面情緒。而成長型思維正是要摒棄這種錯誤的認知模型,將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正確的方向上。從這個角度說,成長型思維和非成長型思維其中一個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對現實的貼近程度。

第三,走出焦慮,關注正在發生、真實發生的事情。

這就是所謂"活在當下",關於這個話題,在上一篇文章中有比較詳盡的闡述,在此不再贅述。本質上,這仍然是一種接近真實客觀、遠離幻想虛妄的思維方式。

回到"快樂"這個話題,為什麼孩子總是笑顏如花,其實是因為孩子總能活在當下,活在當下的快樂當中,而不去悔恨過去或者幻想未來。這恰恰是最符合成長型思維模型的思維方式。

事實上,只有一個人能夠真正的活在當下,活在自己所熱愛、鍾愛的事物中,才能體會到真正的快樂、幸福。否則,單純依靠外界的刺激而得到的快樂,總是顯得特別短暫,稍縱即逝。


做人呢,最重要是開心:心隨境轉,知行合一,獲得快樂是一種能力

3.如何才能活得開心:認知+信念+行動

當一個人從"心隨境轉"到"境隨心轉",背後一定是認知在起作用。正如古希臘哲學家愛比克泰德所說:"人不是被事物本身困擾,而是被他們關於事物的意見困擾"。有時候我們感覺豁然開朗,常常是因為"想通了",這就是認知發生了反轉。

那個晴天哭雨傘,雨天哭草帽的故事,非常形象的告訴了我們認知的改變對一個人心境的影響。

所以,要想活的開心快樂,心靈獲得真正的自由、放鬆,那麼首先需要從認知上對自己加以疏通。祛除自己的種種不合理認知,從防禦型思維轉向成長型思維,也就獲得了快樂的基礎。

除此之外,人的主觀信念發揮的作用必不可少。同樣是挫折,為什麼有的人擦乾眼淚能夠重頭再來,而有的人則一蹶不振、怨天尤人,這背後支撐的是一個人的核心信念

一個人是樂觀、積極,還是悲觀、被動,是一個人核心信念的底色。因為人在大多數時候注意力是有選擇性的,我們會不由自主的注意那些符合自己價值觀的內容,比如我認為人生充滿爾虞我詐,可能在現實中我看到的就全都是算計衡量——並不是客觀世界就是如此,而是我會更關注那些符合自己價值觀的內容並將其延伸引用,作為證明來加固自己的認知。

一個人成長到高級的階段,便脫離了這種追求確定性的認知,轉向接納各種不確定。即認識到人生即使苦難重重,但也不妨礙我相信自己對這個世界的善意和美好

這種根深蒂固的信念,來自於一個人對世界深刻的認知和理解。所以,那些體驗到高興快樂,生性豁達的人,並不是沒有苦難,不受挫折的人,而是經歷了困難艱苦,但仍心懷樂觀的人

就像我的那位朋友給我發的文章裡寫的那樣:"大多數人吝嗇自己有的,但少數人卻連自己不多的也會慷慨的給出去

","大範圍的吝嗇使得我們只能從謹慎苛刻的自我剝削與自我維護中確保自己的斤斤計較,卻可能辛苦累死在自己的忙碌與算計中,而慷慨的人似乎是屬於大家的,但也是在大家裡面照見和體會到了最好的匹配、合作、互動與關係"。

如果說"知"是一個人的發動機,那麼"行"就是一個人的生命力。從生理角度來說,人活著就要動,生命在於運動,從精神分析的角度說,攻擊性是一個人的生的能量,所以,一個鮮活的人,必然離不開行動。

一個人最幸福的,莫過於知行合一。當"知"與"行"獲得了統一,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人的內心也就獲得了統一,不再處於分裂狀態。自然,由內而外的和諧圓融狀態也就流淌出來了。

所以,所謂開不開心,反應的還是一個人的內心狀態。當一個人的認知修通、態度積極、行為高效的時候,自然就覺得每一天都很美好。即使有短暫的挫折和風波,也不會對自己的心境造成逆轉。

這,便是獲得持久的快樂和幸福的秘籍所在。


做人呢,最重要是開心:心隨境轉,知行合一,獲得快樂是一種能力

寫在最後

前兩天我忽然有所悟,當時一瞬間的感覺還是很感動的,開悟的喜悅和通透圍繞著我,讓我迅速的寫下了一段話:

我以前認為開心是順其自然,有高興的事自然就會開心,反之則不會


後來我認為開心是一種能力,由一個人心智的成熟程度決定,不是你想開心就能開心


現在我領悟到原來開心是一個決定,一種選擇,甚至可以成為一種信念


這個認知,顛覆了以往所有的看法,讓我有一種獲得心靈之自由的狂喜


加上其他串聯起來的思考,我好像終於悟到了幸福的真諦


回望過去,所有一切,都只隔著這一層窗戶紙,而捅破它,竟讓我在黑暗中足足摸索了幾十年


不容易,太難得


心不定,則神難定

心一定,則神瞬間安定

這段話記錄了我在當時當下某刻的感悟。

很多人常說:你說的這個道理我也懂,但是做不到。或者沒有後半句,只有前半句——這個道理我也知道。而我想說的是:懂道理(認知)和開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凡是有過開悟經驗的人都曾體會過開悟時的狂喜、通透、剝開大霧突然眼前一片陽光的震撼,正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也許正是由於這種體驗特別美好,所以才讓很多向內追求生命意義的人在這條道路上樂此不疲。

所以,只有真正的開悟才能有真正的修通,作為一篇文章,所能提供的能量是有限的,它所能"做功"的部分僅僅是在信息和價值增量方面,對於開悟而言,本質上"修行在個人"。

以上"廢話",作為我個人的一點感悟,分享給讀者。或許能對開悟有一點啟發。


我是“有夢想的唐糖”,天蠍女,感性與理性並存,厭惡偽、毒雞湯,熱衷深度剖析,專注個人成長。享受直面真實的“痛”與“樂”。熱愛心理學,望以個人微小之力為火種,燃心理學之大火。歡迎互動,歡迎點贊,歡迎打賞,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