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撕掉身上的标签做自己,你做过最狠的事情是什么?

文/晴悦笔记(qingyuenotes)

周末看《幸福三重奏》,记得当时郎朗和吉娜因为腻歪的互动上了热搜。上一次因为秀恩爱而上热搜的家庭好像就是福原爱和老公江宏杰了。

每一季《幸福三重奏》都有一堆甜蜜的新婚夫妇。

为了撕掉身上的标签做自己,你做过最狠的事情是什么?

很多人说福原爱和老公江宏杰就是现实版的袁湘琴和江直树。福原爱可爱的迷妹眼,再搭配软糯的台湾腔,别说老公,屏幕前的我都要融化了。

我差一点儿就被网友带偏了,仔细回想一下,福原爱可从来就不只是可爱这么简单。

或者说,她的人生,从不靠可爱取胜。

01

可爱,仍清醒

小爱的父母最开始其实想培养的是她哥哥,所以经常带哥哥看球,陪他练球。

3岁的小爱看到这样的场景心生羡慕和落寞,便跟父母撒娇嚷着也要学乒乓球。

后来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这张图,还够不着乒乓球桌的福原爱踩着凳子练球。

为了撕掉身上的标签做自己,你做过最狠的事情是什么?

四岁时,还在上幼儿园的小爱,第一次参加全国乒乓球大赛。

但因为发球的姿势有问题,裁判和对方教练多次提出质疑,让小小的爱酱惶恐不安,委屈的跑向场外的妈妈。

为了撕掉身上的标签做自己,你做过最狠的事情是什么?

最后一边擦着泪水一边打完了比赛,止步十六强。

回去后爱酱就更加刻苦的训练,幼儿园放学后直奔球台疯狂练球。

即使练到痛哭,被问要不要停下来,她也是狠狠的擦干眼泪,咬着牙喊“不停,不要停!”

于是,第二年她参加比赛得了全国冠军。

为了撕掉身上的标签做自己,你做过最狠的事情是什么?

在很多人眼中福原爱是个爱哭鬼,紧张会哭,输了也哭,赢了还是哭。

可一拿起球拍,哨声一响起,即便哭,死也要扛下来。

28岁,带领日本女乒参加里约奥运会。半决赛,福原爱0比4败给李晓霞,最终拿了女单第四和团体铜牌。

为了撕掉身上的标签做自己,你做过最狠的事情是什么?

福原爱的泪水直到最后团体获奖那一刻才落下来。

采访时她说,“因为我是队长,如果我哭了的话,小伊藤(15岁小将伊藤美诚)肯定就会哭了,所以我咬破嘴唇都不能哭,”

规则就是这么残酷,站在赛场,想要靠可爱赢得比赛?福原爱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02

可爱,仍真实

说起可爱的标签,《奇遇人生》有一期嘉宾来的是我非常喜欢的范晓萱,她曾经是可爱担当,可爱是她的标签。

为了撕掉身上的标签做自己,你做过最狠的事情是什么?

小时候上学的时候就喜欢她,古灵精怪,天马行空的。19岁,一出道就大红,一首《健康歌》唱遍大街小巷。

我记得有一次,课间休息的时候,广播台放了她的《健康歌》,当时我们班瞬间安静然后几乎所有人都在跟着唱。

为了撕掉身上的标签做自己,你做过最狠的事情是什么?

那是小时候我们觉得为数不多的好听又不觉得幼稚的儿歌。

甚至还唱到了春晚舞台。当时看到电视机里又跳又唱的范晓萱只觉得“真可爱啊!”

当然除了可爱,范晓萱也特别好看。以前看《康熙来了》的时候,大小S姐妹团里我觉得长得最好看又最耐看的并不是大S,而是范晓萱。

为了撕掉身上的标签做自己,你做过最狠的事情是什么?

精致的五官,时髦前卫的穿搭,只有她是想要低调却总是出挑的令人难忘。

24岁,厌倦了做舞台上可爱的乖乖牌,她开始转型。与其说是转型,不如说是开始回归真正的自我。

减掉长发,留了个和可爱最不搭界的寸头;收起嗲嗲的可爱腔,不唱儿歌唱别悲伤情歌,唱摇滚。

为了撕掉身上的标签做自己,你做过最狠的事情是什么?

成立独立乐队,做不太流行的音乐,甚至是不容易让人理解的实验音乐。

但从决定做回自己,撕掉可爱标签的那一刻,哪怕不被主流市场接受,哪怕不被理解,哪怕不红,也要坚持下去。

为了撕掉身上的标签做自己,你做过最狠的事情是什么?

因为光靠可爱赢得的追捧,是不长久的,更何况这还不是真实的自己。

可爱是一种选择,当你放下对“可爱”的执念,才会更容易让人爱。

03

可爱,仍自我

《奇遇人生》的阿雅和范晓萱几乎拥有一样的经历。

充满个性的舞蹈,朗朗上口的歌词,让这个唱着“红豆大红豆”的少女一曲走红。

为了撕掉身上的标签做自己,你做过最狠的事情是什么?

可也几乎是在她当红的时候,阿雅选择了去国外留学,因为足够清醒,“可爱“只是他人的自以为。

为了撕掉身上的标签做自己,你做过最狠的事情是什么?

所以她用冷却自己,边缘自己来撕掉贴在身上的标签,找回了真正的自己。

04

可爱,仍丰富

出去参加活动,我总是被要求介绍自己一长串的履历和足迹。说实话,我挺抗拒这些华丽title的,所以每次介绍完以后,我都会再鞠个躬,然后重新介绍一次自己。

为了撕掉身上的标签做自己,你做过最狠的事情是什么?

简单的语言,轻松的表达,这让我更开心。

人生只有可爱,只有漂亮,只有成绩好,只有任何一项都不行。

并不是说你要样样精通,面面俱到,而是说你需要有不同的体验,去享受人生。

《幸福三重奏》有一期,江宏杰赢了比赛回来,福原爱很为他高兴,他反问“如果输的话开心吗?”

为了撕掉身上的标签做自己,你做过最狠的事情是什么?

很像一个怕自己成绩不好父母就不喜欢自己的孩子,小心试探着。

后来爱酱给江宏杰做了下午茶,他又问到“如果输了的话还有这些吗?”

福原爱认真而笃定地说“有,而且更多。因为我们不是乒乓球里有人生,是人生里有乒乓球。”

多清醒的福原爱。

那有什么方法可以更加了解自己,淡化自己身上固有的标签呢?

我想分享一个方法:行为预期+复盘

  • 首先,在你开始做一件事或者一个项目前,先写下自己的预期,效率,时长,结果,以及过程体验,尽可能的详细一些。
  • 然后就开始行动吧。
  • 最后,在项目结束后,再写下实际效率,时长,结果,以及过程体验,然后和之前的预期进行对比。

我们的预期有时候是将别人的期待内化为自己的,这个过程几乎是没有意识的进行着。而实际行动时我们更为真实的状态才显现出来。

有可能你以为自己擅长整理类工作,结果发现自己其实在创作时效率更高,也更开心。

这个方法能虽然不能完全帮你认识自己,毕竟人是很复杂的。

但是如果在对比以后发现有差异,而且差异很大的话,那就需要思考一下,是否被别人贴在身上的标签影响了,束缚了。

孙晴悦:媒体人,原央视驻外记者,新一代女性励志榜样。新书《二十几岁,没有十年》全网上市,同名文章让数亿人热泪盈眶。微信公众号:晴悦笔记(qingyuenotes),微博@孙晴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