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教孩子時,面對孩子的磨蹭和不專心,比喊,吼叫,威脅,恐嚇,更好的方式是什麼?

wm無處安放的心


我先來分享一個我閨蜜的故事。

閨蜜有個上四年級的兒子,每天不催不寫作業,即使他趴在桌子上寫作業也心不在焉,不是要喝水,就是肚子疼等等。

不論老師佈置的作業多與少,閨蜜的兒子每天晚上寫作業都能拖拖拉拉到十點,而且一有點時間就是看電視、玩遊戲。氣得閨蜜天天河東獅吼,威脅恐嚇的手段也因為用的次數太多,對她兒子早已不起作用了。


後來閨蜜改變了之前的做法,長期堅持用三個方法才改善了兒子的拖拉磨蹭不專心。


1.自然後果教育之法

面對孩子的磨蹭,最實用的辦法,是讓孩子自己去承受自己磨蹭的後果。

父母只需要做到“事前友情提醒、事後自己負責”即可,不要一味地嘮叨、吼叫、恐嚇孩子,這些舉動都是父母無形中給孩子貼的標籤,只會令孩子更加磨蹭,不專心。

比如:父母事先跟孩子約定好,20分鐘內吃完飯,孩子就可以自由玩耍,如果孩子吃飯磨蹭的話,只能減少或者取消孩子的玩耍時間,孩子就會自覺完成所需要做的事情。

在這裡,父母要注意的是,提醒孩子之後就不要頻繁催促了。

不論孩子最後是否完成約定的事情,都能夠讓孩子從中感受到時間的有限性,孩子自然就學會愛惜時間,專心做事不磨蹭。



2.“留白”的自由時間

父母一定要給孩子留出自由的時間,就像一幅山水畫中的留白,才能讓畫顯得更加協調精美。

而父母給與孩子一定的自由時間,從某種方面來說,其實就是他們的獎勵,因為孩子們都非常期待這個不受父母限制的自由感覺。

因此,父母要做到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由孩子完全主導自己的自由時間,想幹嘛就幹嘛,而不是被父母用來安排孩子的學習內容。

其次,父母不要對孩子在自由時間內吃喝玩樂的“放縱”行為表現出焦慮擔憂,這樣只會令孩子產生罪惡感。

而罪惡感會讓孩子一直心有負擔不能盡情的玩耍,始終處於擰巴的狀態,學習時自然也會不專心,因為孩子會老想著自己沒有盡興玩的遺憾。



3.和孩子一起做計劃

父母應該用一些良好的計劃去訓練孩子的時間觀念,以此來調整他們的磨蹭行為。

比如:父母要讓孩子參與計劃的制定,並給與孩子兩三天的調整期,然後根據孩子具體事情的完成度,一起制定出符合孩子學習和生活習慣的日程表。

當孩子做不到時,父母也不要指責孩子沒有自制力,而是平和且堅持原則地告訴孩子,“我們之前制定的計劃,都是一起商量並已經試驗過兩三天的,所以,除非人力不可抗拒的特殊情況,你應該要做到,而你沒有做到,就必須要用到你的自由時間,而且這個自由時間是不能再補回去的。”

當孩子知道自己的磨蹭行為,是要以縮短自己的自由時間為代價,自然會積極主動改善磨蹭的不良習慣。


面對孩子的磨蹭和不專心,父母要採用科學的方法,引導幫助孩子逐漸地克服磨蹭拖延症,而不是一味地靠強制手段壓迫孩子愛玩的天性,引發孩子的逆反心理,反而得不償失。


願我的建議能幫到你。


END


我是淺水小蟹,歡迎大家關注我,和我一起努力進階成為更好的自己和辣媽。



淺水小蟹


孩子寫作業特別慢,每天晚上寫作業都得坐在他旁邊,盯著一筆一劃的指導。但是,我們家長又要做飯收拾家務或者忙別的事情,不能時時刻刻在旁邊盯著看,一會兒不看著,這邊就開始偷懶,玩玩橡皮,玩玩鉛筆,一聽到有腳步聲過來就趕快拿起筆寫作業。同班的孩子一個小時就能做完的作業,他有時候磨磨蹭蹭兩個小時都做不完,真是焦慮。

後來聽別的家長說,自家都在書桌旁安裝了攝像頭,就算家長沒時間在旁邊,也能通過攝像頭盯著孩子寫作業。看到好幾個家長都在用,覺得應該是個好方法,試一下又無妨。

安裝好的第一天,我通過攝像軟件提醒孩子的坐姿,著實把孩子嚇了一跳,等他發現媽媽在用攝像頭監視他的時候大哭了一場。

本想著有了攝像頭能夠幫助孩子糾正寫作業磨蹭的問題,沒想到卻事與願違,孩子寫作業的效率不但沒有提高,反而變本加厲,甚至經常會對著攝像頭做鬼臉和一些奇怪的動作,讓人十分氣惱,又擔心這樣下去會對孩子的心理帶來影響,無奈之下四處“求醫問藥”,遇到了一位有著多年教學經驗的唐唐老師,她為孩子分析了寫作業磨蹭的原因和一些解決辦法,今天分享給大家,希望遇到同樣問題的家長們能夠借鑑。

家長要輔導,但不是監工

一二年級的孩子在做作業的過程中離不開家長的輔導,這是毋庸置疑的,這時候的孩子識字量不足,需要家長輔助。但有些孩子到了三四年級,甚至是五年級,在做作業的時候依然離不開家長的輔導,這時候就有問題了。

“這個字寫錯了,趕快改正!”

“這道題老師上課不是講過了嗎,怎麼還做錯?”

幾乎很少看到有家長在陪著孩子做作業的時候是心平氣和的,在旁邊一直盯著孩子,一旦發現錯誤立馬指出來並要求改正,孩子稍微慢一點,或者錯誤多一點,很多家長就開始沉不住氣要“河東獅吼”了,這些是大部分家長輔導作業的常態,但其實並不可取。

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

要改變這種現狀,最先改變的是家長,我們做家長的首先要明白一個道理,輔導並不是監視。

孩子年齡小,身心發育並不完善,這時候父母要尊重孩子年齡的特性,不能一直催催催。

試想一下,你在工作的時候,老闆一直站在你旁邊盯著你看,還時不時的吼你兩聲,你還能專心工作嗎?這時候內心估計只剩下憤怒、委屈、生氣這些無關工作並且影響工作效率的情緒了。

如果父母實在放心不下孩子自己寫作業,可以找本書或者拿本字帖,和孩子一起學習,大家各做各的事,當孩子想玩的時候,看到父母依然在認真的學,多少都會受到影響。堅決不能出現父母一邊刷手機一遍催促孩子學習的現象,這樣只會讓孩子不服氣,產生逆反心理,不利於學習習慣的養成。

在輔導作業時,先抓習慣,再抓錯誤

做作業之前有三問:

  1. 今天各科的作業量有多少?
  2. 今天的作業有哪些難點,打算怎麼做?
  3. 今天計劃先從哪一科作業開始做?

讓孩子在做作業之前,心裡有譜,讓孩子養成學習有條理性的好習慣。

父母檢查孩子作業

檢查作業須知:

唐唐老師說,我們家長在檢查作業時,如果發現有錯題,不要直接告訴孩子哪一題做了,而是告訴孩子這裡面有兩道題做錯了,讓孩子自己找出來,這樣就迫使孩子再次檢查自己的作業,不會過度依賴父母,養成自己檢查作業的好習慣。

現在的陪伴是為了今後無需陪伴。孩子犯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希望和我一樣的家長們能夠引以為鑑。


唐唐老師說教育


家有一娃,快7歲了。自從他上了小學後,也是同樣感覺越來越磨蹭了。早上起個床得催,有時感覺他刷著牙就能去發呆了。

後來想想催不是辦法,有時越是催,越是急,他反而更不急了。於是,我們改變了方法。

第一,讓孩子形成時間觀念。

每天早晨讓他在喜歡的鬧鐘聲中醒來,緊接著,給他一個時間段,自己刷牙、洗臉。有時,我會用我的番茄鍾給他設定一個時間限度,讓他知道10分鐘、15分鐘大概有多久,可以做哪些事。

第二,給他積極鼓勵,激發他的行動力。

比如:如果今天能在15分鐘內能完成刷牙、洗臉,那麼晚上回來可以帶他出去玩會。

第三,如果獎勵用多了對孩子沒用,那隻能讓孩子自己來承擔磨蹭的後果了。

前陣子,在看《正面管教》時,當中提到了自然後果。我覺得這點還是很有用的,就比如拿孩子寫完作業後,磨蹭不想收拾書本來說。平常我都會催他趕緊收拾好,後來我也不催了。只是提前會給他打好預防針,媽媽不會幫忙收拾,最後還得他自己來。

有一天,他東西沒收拾好,上課時找不到書本,老師直接發班級群說孩子沒準備好。自從那次後,他回家收拾書本勤快了很多。

最後,孩子喜歡磨蹭,父母也要做好榜樣,畢竟我們每天跟孩子生活在一起。孩子的很多習慣,可能也是模仿而來的,因此,父母也要養成好習慣,這樣孩子才容易受啟發。

而說到孩子另一個問題-不專心。我覺得主要是

平時我們不要去打斷孩子。

比如:孩子在做作業時,可以讓孩子獨自先完成,父母如果有問題,或者孩子有問題,可以告訴他,等他完成後再提出。這樣既可以讓孩子集中注意力,也能讓孩子養成獨立做作業的習慣。

孩子的好習慣多數是從小養成的,父母不可能一直幫孩子,儘量讓孩子養成自己的事自己來的習慣。孩子的成長是一個不斷摸索的過程,作為父母,在孩子摸索過程中可能會有很多意見不同的時候。我們要做的是在理解孩子的基礎上,再去做孩子的腳手架,給他支撐,而不是代替他。





木槿木木


大家好 ,我是艾草,我也遇到過這個問題,我家大寶就是這樣子,做事情比較拖拉,做作業也非常不專心,一開始的時候我也會對她大喊大叫。但並不起到什麼效果當時他是聽話的,但沒過幾天老毛病又犯了。沒辦法,我就在網上面搜了一下,別人是怎麼處理這些事情的。我也學習學習收穫還是非常巨大的。

         其實孩子磨蹭和不專心,用大喊大叫 恐嚇…… 的方法,就是對孩子暴力壓制,從而讓孩子聽自己話。這招一開始有可能會有一點作用,但是時間久了。反而起到反效果。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孩子磨蹭和不專心通常是對那件事情不喜歡。就像我家大寶,我讓他做作業的時候,他永遠都是很磨蹭,而且做作業也非常不專心!如果我讓他去看電視,他一定非常積極。從而看出磨蹭和不專心,是孩子在情緒上故意與大人不配合。

當孩子有了小情緒時,家長想讓孩子聽自己才去了用暴力方法,鎮壓的方式。強迫孩子聽從自己這種做法往往得到的只是暫時的解決,不能持久。

我們大人要學會以下幾點這都是我平時教育孩子得到的一些經驗吧!

第一、學會和孩子溝通孩子溝通,很多大人都會說小孩子太小了,和他說是講不通的。其實這樣是不對的,小孩子有可能也有自己的理由,講道理又說不出來。但是呢,家長會強迫孩子一定要聽自己的,家長總會認為自己這樣做是為了孩子好,但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不一定是這樣子的,所以說還是要多一些溝通。就拿我家小孩做作業,不專心這件事情來說吧!以前他做作業我都是盯著他。後來我就和他溝通過,說你把你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做完以後,你在做別的事情我不會管你,但是如果你的事情沒有做完,你就去看電視或者別的什麼事情。那無論你今天這個已經多晚了你都得把這個作業給做完。要讓他明白自己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完成否則你拖拉或者磨蹭到什麼時候你都得完成,不能讓他有任何的僥倖心理。

第二、家長要學會多鼓勵孩子。因為孩子做事情慢,我們家長就會不停地嘮叨,長期的一直說的說她的話會導致孩子對自己失去信心家長可以試著去誇獎他,多鼓勵他,我家小孩字寫的不好看,前一段時間我在網上找了一些專門教寫字的視頻,讓他每天跟著學習進步,還是非常大的。他每天寫完以後,我都會和他討論說他今天進步的哪些,下次寫這些字時候需要注意點,我會和他一起分析。讓他覺得他也可以做到更好的!

第三、孩子創造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這個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你在一個非常嘈雜的環境,是沒有辦法靜下心來學習的。給他安排一個獨立的環境,讓他去做他自己的事情,而不是讓他感覺時時刻刻都被家長盯著的。這個就像我們大人一樣的,需要一個自己的空間,孩子也一樣。

第四、家長要教會孩子時間的觀念,讓它有一個規律的學習時間。很多小孩喜歡睡懶覺晚上睡得很晚,早上起不來這種狀況應該有很多家庭都有發生。家長首先要教會孩子認識時間,讓他對時間有了概念。然後我們和他一起討論,給他安排一個生活時間表,讓他按照他自己列的生活時間表來做事情!

第五、我們家長要學會冷靜的對待孩子的各方面的不足,也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雖然說這點很困難,但是我們還是要去學會管理自己。

以上幾點。只是我自己總結出來的一些經驗,分享給大家。祝大家有個美好的一天






艾草的日常


都說一二年級是打下好基礎,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最關鍵時刻,所以從上小學開始我對孩子作業就要求嚴格,比如孩子學習時有小動作,做題時馬虎不認真等等都嚴格批評,情緒不好時會扔書包,撕作業……隨著時間久了發現一點用沒有,反而孩子對於寫作業除了依舊會馬虎之外還有些牴觸和膽怯,發現這個問題以後,我改變了方法,用溫和,鼓勵,耐心的語氣跟她說(其實已經氣的要炸了,但要忍住),你今天寫的比以前認真了很多,如果在檢查一下就更好了,檢查出來如果有錯的也不再指責她馬虎了,而是表揚孩子檢查出來錯題說明你認真了,於是她每天會很高興的說我今天檢查出來三個錯的,今天檢查出來一個,慢慢的會說今天全對了,是的,已經養成認真檢查的習慣了,現在我女兒三年級了,從以前的害怕寫作業到現在每天要求我給留作業,從一個小馬虎到認真,是一個漫長又不易的過程,如果想孩子家長都輕鬆又有效,那就多給予鼓勵和認可吧


YO寶兒媽媽


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對這類問題真的很有話說。

  1. 兒子剛上學的時候,就是磨蹭、注意力不集中。每天作業要寫到很晚,本來作業不是太多,他寫著作業一會渴了,一會要去廁所,寫好作業起碼要跑出來三四趟。
  2. 總算寫好啦,然後再收拾收拾洗洗澡,就十點以後了。

  3. 因為睡覺晚第二天就起不來,往往叫了幾遍才慢悠悠地起來洗漱,你本來起床挺早做好了飯,等著他快馬加鞭三下五除二吃好,看他不急不燥挑三揀四的樣子真的挺惱火。



  4. 就忍不住發火:快點,到點了。快點,遲到了………用別人的話說,你們每天慌的跟打仗一樣。
  5. 面對我的吼叫威脅,孩子會經常出現慌忙不知所措的情況。面對你不定時的一驚一乍,給他心理造成了一定的負擔,時刻擔心你會對他發火。



這樣的生活方式時間久了大人孩子都會累的,必須改變。怎麼改變呢?

一.首先從我做起,不再凡事都為他包辦。讓他知道學習、整理書包、收拾房間都是他自己的份內事。媽媽有自己的事要做,不能每時每刻都圍著他轉。媽媽身體也會累也需要休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要替媽媽分擔。他剛開始的時候你會看他做的不好或心疼他,就忍不住想幫忙,但請住手,慢慢地你會發現他成了你想要的樣子。

二.其次要給他適當的鼓勵,不要沒完沒了的說你這也不行那也沒做好。這樣只會打擊孩子的自信,讓他自己否定自己,做事畏首畏尾。要重拾孩子的信心給他適當的鼓勵,不應再一味地追求完美,容忍他犯錯,更給他改正錯誤的機會。

三.然後同孩子一起成長,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你會發現孩子磨蹭、不專心不是故意為之,因為他的能力有限或習慣養成。這需要你拿出百倍的耐心和寬容來引導孩子,幫他成長。

其實孩子真的率真單純,要求不高。有時你的一個擁抱一個微笑,都會給他帶來莫大的鼓勵與安慰。來吧!讓我們用心努力,一定會成為孩子學習中的良師,生活中的益友,成長中的夥伴。

峰華晨諾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是兩個孩子的寶媽。在管教孩子的時候,所謂的孩子難管,叛逆期,孩子不聽話,都是因為我們愛孩子的方式不對,經常給孩子輸入磨蹭不專心等負能量,以為吼叫威脅這些方式有用,其實不知,這樣只會讓孩子離我們越來越遠。

如何正面管教孩子

五年級下期,大寶三科成績都是A,而且大寶經常幫忙做家務。半年前大寶不是這樣的,天天吵著要離家出走的,因為爸爸總是兇他,媽媽經常嘮叨責罵。家裡經常雞飛狗跳,我真心感覺生活很累,後來找了幾本書回來學習親子關係,才知道自己的做法有多麼可笑。記得當時學完第一章接受孩子的情緒時並分享給孩子時,孩子都哭了,還寫了300字的日記給我。

從此以後,我就多鼓勵,表揚尊重孩子,做一個很正能量的人。比如孩子寫作業很磨蹭,我會說,孩子寫的字真漂亮,但是加快速度就更好。或者孩子你今天比昨天速度快了很多呢?我們做父母的,要學會用放大鏡去看孩子的優秀,用顯微鏡去看孩子的缺點。

你想孩子哪方面做的好,就不停的表揚他。孩子做事不專心,首先你要提供一個讓他專心的環境,而且提成完成後,時間可以自由安排等,這樣孩子就會很快完成作業或者事情。我大寶做事也認真不專注,但是他騎自行車特別好,而且他也知道,稍尾了點分心,都會有生命危險,所以我經常提醒他,做事要像騎車一樣用心專注,慢慢的孩子就在進步。

如何做,愛孩子的方式才正確

做媽媽之後,我教孩子的方法,基本都是從自己父母那學的,可是後來發現這樣教孩子很多問題。我就找來很多關於孩子心裡的書學習,還聽過很多親子課,反覆學習和實踐後,孩子變的很是懂事,學習進步也很大,內心很是欣慰。愛孩子正確的方式就是不停的學習,學習親子課,學習關於孩子的心理課,這樣才能更好的和孩子溝通,也更利於孩子的成長。尊重生命的本能,挖掘生命的潛能。

我是王書霞,陽光愛學習的全職寶媽,如有別字,請多多包容。因為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別人的經驗也只能供我們參考。 育兒是一項最了不起的工程,需要我們要不停的學習和成長。碼字不易,歡迎關注、點贊和轉發,有免費實用的音頻親子課程和中醫育兒方法,有需要的請關注私信。 努力像陽光,溫暖每個人;傳遞正能量,關愛每個孩子。

書霞育兒說


我家寶寶三歲了,每天都會向我們發起各種挑戰:不好好吃飯,不肯洗澡,不肯睡覺等等。對於喜歡和我們對著幹的孩子,我們難免會跟孩子較勁兒,不停地說教和嘮叨,最後導致情緒的大爆發。

慢慢地我發現用有趣的方式吸引寶寶,還是很有效果的。比如,孩子磨磨蹭蹭就是不肯刷牙,用《粉刷匠》的調子唱“我是一隻小牙刷,小呀小牙刷,我把寶寶的小牙齒,刷得白又亮。”寶寶把刷牙當成了遊戲就會樂於配合。

孩子在外邊玩,不想回家。眼看天快黑了,也到飯點了,我會催促孩子“你看天黑了,媽媽的肚子也餓了。”“你不走,媽媽走了。”孩子還是不為所動,眼看說教和威脅都不管用,我要忍不住發火的時候,看到了燈光下的影子。“寶寶,和媽媽一起玩追小影子的遊戲吧。”就這樣我們一路追著小影子追回了家。

遊戲是孩子的天性,遊戲有時會成為我們和孩子的橋樑。

以上是我的一點小心得,歡迎大家留言討論,互相學習。



元氣小姐姐lucky


先講一個小故事:

我兒子有一陣子特別痴迷撿豆子,他會去廚房拿黑豆、黃豆、紅豆,各種顏色的豆子,全部倒一起,然後慢慢一個個挑出來,堆成五顏六色豆子堆!

因為年齡小,手不夠靈活,開始的時候他會把豆子撒滿地都是,沙發下、茶几下,哪哪都是,還撿不全,需要大人幫忙收拾!

我打掃時會有點惱,可是看到孩子撿豆子時的專注,堅持就沒去打擾!

一週後,不到三歲的孩子就可以把一堆堆的豆子分門別類重新放回瓶子裡了!

很不可思議對不對?

孩子的磨蹭,大部分跟父母的引導有關。我們不妨問問自己,是不是太焦慮了?孩子真的準備好了嗎?

很多時候,孩子的磨蹭其實是在探索和思考,作為家長,我們需要做的不是催促,不是責怪,而是耐心等待:

這裡總結幾點建議,希望對你有幫助:

1、尊重孩子的探索欲:當孩子嘗試著自己去做的時候,請務必放手。這是父母應有的一個態度,不要因為害怕傷害或嫌麻煩緊緊拉住孩子向前奔跑的腳步!

2、及時關注引導:放手不是放養,尤其是幼齡的孩子,需要家長適當的參與和幫助,比如示範應該怎麼做才能更快更好,在適當的時候給予一定引導和幫助,這能很好地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3、正面肯定反饋:當孩子自己嘗試獲得成功後,給予積極鼓勵,也允許孩子犯錯, 幫助分析和總結。當孩子的正向行為成為一種習慣的時候,他們就會在自己的軌道上越來越好!




冬瓜也是一顆瓜


女兒每天早上7點40到校,從家到學校10分鐘車程,我一般6點起床做飯,6點半飯菜做好叫醒她,穿衣,洗漱,吃飯40分鐘足夠,但她總是磨蹭到7點半左右,我中間也是不停的給她報時和催促,後來好像她去晚一次,老師批評了她,回來以後我和她談了一次,我把我們每天早上的時間規劃給她說了一下,我說按照咱們的節奏咱們可以7點半之前就能到學校,為什麼我們到不了呢?我們一起找了下原因

1.賴床,起床慢

2.穿衣服磨蹭

3.作業本找不到

4.紅鄰巾有時候找不到

5.茶杯倒水

6.飯太熱

然後,我們針對每一個問題提出對策,頭天晚上睡覺前把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找好放在床頭,檢查好第二天要用的所有學習用品放進書包,把紅鄰巾綁在書包上放在鞋櫃上面,我做好飯把飯盛好放在水裡涼上,然後給她茶杯灌水,通過我們的共同分析,是我的原因我解決,是她的原因她解決!有些道理其實孩子們都懂,他們對時間的利用不夠高效,而我們家長要幫助她處理和解決時間的問題,後來我女兒再也沒有遲到的情況了!

面對孩子的問題吼和罵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只有和孩子共同分析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針對我們可控因素拿出解決的辦法,這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