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历史看大清》|一个票友眼中的中国史「皇太极卷」190


《翻开历史看大清》|一个票友眼中的中国史「皇太极卷」190

第六章 南征北战


试探大明


皇太极另立门户,建立大清,与大明分庭抗礼。

此等大事,自然不会忘记通知另一个当事人,崇祯。

正所谓“天无二日,民无二主”,一直作为正牌天子的大明皇帝对此有何反应呢?

答,没有反应。

其实崇祯也想给点反应,怎奈心有余而力不足。辽东的局势已经坏到何种程度,他比谁都清楚,如果能管得了,还用等到如今任其称帝?更何况,他也实在倒不出手,自己国内也还一脑门子官司呢。

山西、河南又发生大饥荒,非常严重。

严重到什么程度?

这么说吧,树皮、杂草都吃光了,只能吃人。在地方给朝廷的奏折里,出现一个词,易子而食。俗话说,虎毒不食子。自己的孩子谁也不忍心下嘴,饿急眼了,怎么办?两家交换孩子,然后吃对方的。

想想都让人毛骨悚然。

不得不承认,当年管仲那句“仓廪实而知礼节”说得非常到位。饭都吃不上,其它的都扯淡。

天灾不断,人祸不止。

“闯王”高迎祥,带着未来的“闯王”李自成,四处转战,发展壮大。

在这种情况下,或许崇祯也觉得“攘外必先安内”,并不想招惹皇太极。

不过,很不幸,皇太极并没有忘记他。

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七月,【从大清建立开始,本文不再同时使用明朝纪年】皇太极派阿济格带领阿巴泰、扬古利等,继续绕道蒙古,深入内地,骚扰明廷京畿。

对于阿济格的骚扰,明廷只有招架之功,全无还手之力。

短时间内,清军一路高歌猛进,攻陷的地区甚至包括昌平(今北京市昌平区)、良乡(今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镇)、顺义(今北京市顺义区),可想而知,当时大清再一次兵临京城之下。只不过,根据之前的经验,阿济格并没有进攻京城。

不过,崇祯依然整天提心吊胆,担心京城的安危。

还好崇祯没有担心太长时间,因为阿济格自己撤军了。

此次深入,其实阿济格还带着任务,帮皇太极试探一下大明的反应。俗话说,杀人不过头点地。知道结果就行了,见好就收,万一给大明逼急了,再来个反扑阿济格也害怕自己跟阿敏一个下场。而且他缴获的东西太多(人畜十万余),如果再不回去,恐怕不好脱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