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級英國申請量大增後,最新英國方向G5申請分析

近期,最大的留學熱點當屬牛津和劍橋的放榜。為此,我們採訪了兩位常年輔導學生申請G5大學的益博資深導師Elaine和Douglas,給大家解讀今年G5的申請與往年有什麼不同,同學們又該如何做好準備。


2020級英國申請量大增後,最新英國方向G5申請分析


G5的升學準備


Q

想申請G5的同學該著重什麼方向做準備?


Elaine

G5大學對學生的考察仍然側重在學術的實力和潛力這一方面。G5非常看重學生的成績,所以優秀的課內分數 (IB、ALevel等)是申請這類大學的基本條件。以牛津為例,近70%被錄取的學生都有A*A*A以上的成績。許多專業甚至對於修什麼課、拿到什麼成績都有明確的要求,選課、選專業的時候必須注意,最好儘早做好規劃。


2020級英國申請量大增後,最新英國方向G5申請分析

▲ 牛津大學2019的申請者、Offer發放、錄取人的成績分佈


專業水平方面,則需要通過大量的閱讀和學習,以積累專業知識。同時,還需要學生在課外找個自己在專業內的具體興趣點。通過競賽成績、個人項目、研究等方式,多維度的展現學科相關的能力和興趣。


第二,學生必須在文書中清晰具體的解釋你在該專業的過往經歷和未來希望探索的方向,讓招生官看到不僅對該學科的學習做好了準備和積累,對未來發展的方向有清晰的想法,對大學的專業學習有充分的規劃。


另外,由於國內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校都鼓勵學生採取多國申請的策略,加上中美政治上的不確定因素,導致英國方向的整體申請量增加,從某種程度上也加劇了競爭的激烈程度。從我作為老師的角度令我感受最為深刻的是,我帶的那些從低年級加入就明確只考慮申請美國大學的學生,到了今年申請的時候突然都決定以美國為主要申請方向,同時申請英國的大學。且大多就是出於美國政治不穩定因素以及英國開放工作簽證政策的影響而有了這個想法。


2020級英國申請量大增後,最新英國方向G5申請分析

▲ 牛津大學2014-2018年申請、錄取數據


2020級英國申請量大增後,最新英國方向G5申請分析


案例分享


Elaine老師還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她今年帶的學生案例:


Linda同學今年錄取了劍橋的教育學專業(這裡先恭喜Linda~)。一開始她想讀的是文學或者是傳媒方向,但是她的IB英文選課是English A literature SL,無法達到牛劍英文或者Literature的選課要求(再次體現了選課結合專業選擇的重要性),而最頂尖的英國學校幾乎也都不提供傳媒相關專業;經過多番討論和探索不同專業的可能性之後,決定申請劍橋的教育學。


在準備申請過程中,我們首先發現Linda的高中課外活動多與寫作、傳媒、和社區服務相關,並沒有真正接觸過教育學。結果她的活動經歷,我們經討論後建議她申請Education Psychology(教育心理學)這個track,規避她的語言選課可能的劣勢(劍橋有些學院要求language learning track也需要有English A HL的選課)。


在文書開始之前,我們向她建議了一些關於developmental psychology(發展心理學)的公開課書目,幫助她在文書中解釋自己的專業興趣。我們在文書的準備上,以她的社區服務為主要切入口,重點講了她在一家自閉症兒童中心的活動經歷,並由此提出自己對兒童發展心理學的學術興趣,並結合Schople的TEACCH和ABA做重點闡述。


她對寫作的熱情和興趣,雖然看起來與專業不相關,但是她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個心思細敏、富有同理心的人,與她總是嘗試體會不同人的生活處境,並融入寫作是分不開的,這一點我們也在文書當中有所提及。


申請中的最大挑戰


Q

你覺得對於中國學生來講,申請G5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Douglas

從我帶過的大部分學生的角度來講,最難的部分肯定是面試了。


G5的面試,和美國的大學很不一樣。很多會出題目給學生讓他們當場做題。有些題目不僅考察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同時還考察學生的邏輯思維。學生不是一定要解出正確答案才能獲得面試官的青睞,更重要的是學生是否有條理的表達出自己的解題思路,解題過程是否符合邏輯、思路縝密,並且清晰地表達出來。這對於國際學生的專業知識、邏輯思維、口語表達等能力都是很大的挑戰。


Elaine今年錄取劍橋大學教育專業的學生Linda,分享了她的面試過程:


1. 面試官首先問了我一些比較常見的問題,包括Why Cambridge、Why Education等。

2. 專業相關的思考性問題:

“為什麼英國大學教育注重專業知識,美國大學,特別是文理學院推崇general education,你認為這兩者之間各有什麼優劣之處?”

3. 專業相關閱讀習慣:

“你最近有看哪些教育相關書籍、論文?”


4. 專業相關的實例分析:

“最近芬蘭在實施一個新的教育模式,你怎麼看?”

第二場面試,問了我心理學相關問題:


5. 圖表/圖像分析、實驗設計:

他給我看了幾個不同動物的大腦結構圖,問我有沒有看出什麼現象。另外,還讓我看了一張圖表,分析圖表呈現的信息。


可以看出,面試題目大多圍繞著專業在提問,考察學生的學術水平和邏輯思維的結合、運用。


此外,Douglas錄取牛津PPE(政治+心理+經濟,申請難度非常大的專業)的學生Coco也分享道:


由於這是三個學科結合的專業,所以面試的時候問了我各個學科以及部分跨學科的問題。


我印象比較深刻的一題是,“兩個人瞄準對方互相開槍,其中一人打中了對方,另一人打偏擊中路過的一隻鳥。這兩人的行為應該如何判定?”


我思考了一下就直白的說了我的想法,他則反問我一些問題影響我的看法,讓我開始對自己的回答產生質疑。我們對這個問題討論了好一段時間。


最後面試官說他其實並沒有標準答案。由此可見他要考察的其實是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觀點表達能力,平時一定要多加練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