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企上班,是一般管理層沒有犯錯誤,現在人事科長要把我調成一線員工,我應該去嗎?

用戶309234805352


1.得罪領導了,或者領導覺得你幹這工作幹不好,要調你。任何單位除了新入職的員工,崗位調整都只是以人事或組織部的名義進行。

2.國企麻,你不各個崗位上班瞭解一下,怎麼好提拔你到更重要的崗位。(好好幹,過段時間提你)


GU力


講一個故事吧,豬開了個農場,讓一隻公雞去管理10只母雞,並給她們分發食物。公雞領到食物之後,把食物平均分成了11份,自己要了一份,其他給了10只母雞。公雞覺得這很公平,畢竟我是公雞,體能消耗大,但是我和你們吃的一樣多嘛,可是這10只母雞都感覺自己分的少,合起夥來跟公雞唱對臺戲。雖然一隻母雞打不過公雞,但10母雞一起鬧意見公雞也沒法應付。於是公雞職能找到豬說幹不了,要離職。

豬笑了笑說,你的方法不對,看我的。於是豬把食物分成了11份,大小不一,自己先挑了最大的一份,然後傲然對其他母雞說:你們自己討論這些食物怎麼分。為了爭奪到大份點的食物,母雞們沸騰了,惡狠狠的互相攻擊,全然不顧有一些食物連平時的平均數量都沒有,也沒人找豬的麻煩了。公雞欽佩的問豬,這是什麼辦法?豬微微一笑,聽說過人類的績效工資嗎?

第二天,豬依然把食物分成11份,自己卻挑走了2份,然後傲然對母雞們說:你們自己討論這些食物怎麼分。10只母雞看了看9份食物,飛快的搶奪起來,吃一口食物,還要啄一口曾經的同伴,直到最後留下一隻弱小的母雞倒在地上奄奄一息。公雞又無比欽佩的問豬,這是什麼辦法?豬又微微一笑,聽說過末位淘汰嗎?

第三天,豬把食物只分成2=份,自己卻挑走了1份,然後傲然對母雞們說:你們自己討論這些食物怎麼分。母雞們又爭奪起來,最後一隻最強壯的母雞打敗所有母雞,大搖大擺的開始享用它的戰利品。這隻母雞吃飽以後才允許其它母雞再來吃,這些母雞都成了它的小弟,為了食物恭敬的服從它的管理,按照順序來享用它的殘羹。從此豬隻需管理一隻母雞,只需分配給它食物,其它的再不也不用操心了。公雞欽佩的問豬,這又是什麼辦法?豬仍然微微一笑,聽說過競爭上崗嗎?

第四天,豬把食物分成5份,自己拿了3份,然後把1份分成9小份,對母雞們說:每個都領一小份,我考察你們,最後決定最優秀的可以額外獲得那份最大的。然後母雞們迅速拿了各自的那塊,各自考慮了一番,有些母雞拿出來了自己那份的一部分來給豬,有隻母雞竟然把全部都上交給了豬,不過卻換回來的優秀員工獎勵——那塊大份食物。而豬最終得到了全部80%的食物。公雞佩服得五體投地,問豬這是什麼計策?豬微微一笑,聽說過職場潛規則嗎?

最後一天,豬把食物全佔了,然後讓母雞自己去外面找蟲子吃。因為之前的競爭,母雞們已經無力再戰了,於是只逆來順受自己去找東西吃。公雞又欽佩的問豬,這是什麼辦法?豬哈哈一笑,聽說過企業文化嗎?


誰是國之長子


一個身在事業單位快20年的老江湖告訴你:去還是不去,這由不得你,理由如下:

一、雖說是人事科調你,但其實是你直屬領導和上級的意思,人事科只是一個操作部門,在大部門國企和事業單位體制裡,人事沒有獨立的話語權

二、想一下自己為什麼會被調動:領導不欣賞你?工作沒有讓上級滿意?或者國有體制常見的自己沒有拍好上級的MaPi,無意間動了誰的利益等等

三、如果不想去,可以找一個自己認為說得上話的領導談一下

四、實在不行,只能韜光養晦,坐等機會,無論是外部的還是內部的

總結:拒接是沒用的,咱得有核心競爭力


小哪吒MaMa


具體情況區別分別。首先要搞清楚“一線員工 ”的崗位是工人還是管理崗位;其次可以據理力爭,要求人事科長給出換崗的理由,必要時向更上一級領導或者“紀委”投訴。

一、在國營單位,管理人員和工人在編制上的完全不同的;而且薪酬待遇也完全不同,屬於“定崗定編”。人事科長的權限,在於管理人員的調動和接收;工人的調配,一般由“勞資科”處理。

現在很多企業將“人事科”和“勞資科”合併成為人力資源部,但是,具體分管還是由不同的專人負責的。如果“一線員工 ”還是屬於管理崗位,那就是題主還在人事科長的管轄範圍之內,必須接受組織上的調動。

二、如果“一線員工 ”的崗位屬於工人編制,題主完全有理由提出申訴。在企業編制十分嚴格的國有企業,在沒有充分理由的情況下,隨意將員工從管理幹部,降級為普通工人是有悖於制度的。

對此,題主不妨先放低姿態,虛心向人事科長請教自己的被降級的原因。如果人事科長沒有足夠的理由,題主應該請他高抬貴手。一般情況下,國有企業的人事科長沒有必要隨便得罪一個員工;現在國企普遍人浮於事,就是管理層在精簡管理人員的時候,都想做“老好人”。

三、如果題主的理由充分,而人事科長一意孤行;可以大膽向上級部門投訴,甚至可以找到“紀委”。國有企業員工無論是幹部還是工人,都有勞動人事合同簽訂,上面註明崗位的期限。投訴的結果起碼能夠保障題主在合同期內的權益。

除此之外,題主必須深刻自我反省;在單位工作,不犯錯誤的大前提。但是,自己的工作能力必須提高;一個沒有工作業績的管理幹部,在國有企業同樣不受歡迎。

從事非體力勞動的基層工作人員分成管理幹部、技術幹部和政工幹部三大類。其中管理幹部指會計、計劃、調度、文秘等與經濟、行政管理有關的工作人員;技術幹部指設計、開發、質檢等與工程技術有關的工作人員;政工幹部則專指黨、團、工會的工作人員。

如果是國有企業正在進行混合制改革,引進外資或者民營資本入局;在人事制度上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題主亦無可奈何!


插圖選自網絡,侵權必刪。順祝週末快樂!


陸燕青


國企,這個在中國比較獨特的企業,相信在裡面工作的員工各有不同的感受。公司的人事科長把你調到一線做員工,要不要去,其實全看你自己。

一、要不要去的問題。

1. 如果題主不想去,在國企裡,其實也有很多的辦法。一個是拎點東西先去人事科長家裡“探望探望”,或者去找更高一級的領導,或者去找真正有人事實權的領導,去“探望探望”,探探到底發生了什麼,有沒有改正的餘地,是否還需要進一步用更有誘惑的“送禮”方式解決題主的問題,我相信在國企,這不是個難事,就看你願不願意低下自己的頭顱;二是如果自己有點本事,甩手而去,自己出去找活路,淘金去。

2. 如果自己是個耿直、剛直、不為五斗米折腰的人,就聽從命運的安排吧,該去就去,即便在一線工作的再累、再苦,又有什麼辦法呢?誰讓咱是個不為五斗米折腰的人呢?不為五斗米折腰總要付出點什麼代價才行啊。要不自己怎麼生存?老婆孩子怎麼養活?人生的路,沒有哪條是順當的:要麼選擇尊嚴之路,要麼選擇有失“尊嚴”之路,尤其在國企這樣的特立獨行的企業。

二、國企與勞動法規的問題。

在國企眼裡,勞動法規其實就是個擺設;什麼人事調動,什麼工資調整,什麼工作地點調整,什麼加班工資,他們自己說了算。按理說,崗位調動,尤其是從更高級的崗位調動到下一級的崗位,在勞動法裡,在勞動合同法了,規則、規定、條款都寫得清清楚楚,但國企裡的人沒人看,也不當回事,至少可以說部分國企裡就是這樣。有部分大型的國企,一家老小都在裡面工作,你如果不就範,那就拿你的家人、親戚開刀。所以,談勞動法規,就要忌諱自己在同一國企的家人是否會受到“排擠”和“刁難”,還要看頂用不頂用。

三、長期策略的問題。

在國企,不得不從長期的眼光提前做準備。至少應該有兩個維度的準備。

1. 人際關係的問題

在國企,拋棄人際關係,就只能任人擺佈,任人“宰割”。尤其是一些看不慣人際關係、看不慣和領導“卿卿我我”、“看不慣領導耀武揚威”的人,更是如此,其中重要的願意之一就是“你能把我怎麼樣”。所以,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適者生存,物競天擇。我們不能說要做一個十足的“馬屁精”,但至少別得罪於那些大人們。在做必要的人事調整的時候,他們一定是撿軟柿子捏,一定是撿沒有上層關係的捏,一定是找沒有背景的人開刀。你可曾見過哪個有背景的人物被下放到一線當員工?你可曾見過那些很會搞關係的人被調到一線做員工?所以,在“和平時期”就要時刻把人際關係做好、做實,有風吹草動的時候,才有可能避開。否則,就是自己“吃不了兜著走”。

2. 能力提升的問題

無論在哪個企業,包括國企,單單憑人際關係,只能維護一些利益,但要想得到領導的器重,還是要為領導們解決一些實際的工作問題,這可不是憑“關係”就能解決的,要靠自己的能力。所以,在國企裡,千萬別活成“溫水煮青蛙”的狀態,還是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和概念能力。即便最後有必須的人事變動,自己有能力、有實力,在國企之外能夠找份工作也不難,否則就是實力沒有,能力沒有,遇到人事調整(甚至裁員、下崗的時候),自己只能是“雞飛蛋打”的結果。

結語:我不清楚題主現在的年齡,如果年齡已經上四十,我看還是乖乖地去一線當員工吧。如果反抗,最後可能就是死路一條(當然,也可能國企迫於壓力給另外一條生路),權力在國企的表現太正宗了。同時,要在平時就注意與領導們走動走動,討教討教,並持續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如果題主現在還年輕,又想有一番自己的作為,要麼就從一線重新做起,放下“不為五斗米折腰”的身段,圖個自己想要的未來,要麼就走出國企,到商場上去闖蕩闖蕩。


耕然夫


去不去,由不得你了。

一般情況下,在國企的管理層,如果沒有特別大的原則性錯誤,是不會降級使用的,大不了是找個閒差,把晾到那裡,養老等退休。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降職的原因可能會有哪些:

一、某件事處理不當,把直接上司給得罪了,你可能自己不知道,但他記在心裡了。

我有兩個同事,因為不注意細節,領導看著煩,不想讓他們天天在自己眼皮底下晃來晃去,就打發到下面的分公司去了。

這種情況,在國企是很常見的現象,隨便一個理由,就把你調到一個差的崗位上去。

應對策略:平時要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觀察上司的好惡,謹言慎行,高標準的要求自己。

二、換了領導,想要樹立威信,拿你來開刀。

新官上任三把火,新領導想要立威,就要拿某件事情開刀,很不幸,你正好撞在了槍口上。

應對策略:特別是在有想法有能力的新領導到任的關口,要眼明心亮,領導正想殺雞駭猴呢,你就自己送上門來了。

三、領導之間互相碾壓,你是派系鬥爭的犧牲品。

職場站隊,有利有弊,站對了,未必平步青雲,但是站錯了,就有可能被打入十八層地獄了。

應對策略: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這種情況你也左右不了,還是愉快的接受吧,如果你跟的領導翻盤了,你會跟著東山再起的。

在很大程度上,不去,你可能會面臨著更嚴厲的處罰措施,在胳膊擰不過大腿的情況下,還是去吧。

在國企裡面,死磕到底的行為是不可取的,要懂得以退為進,再想辦法來緩和事態。

也許領導看你接受的態度挺好的,過兩年,又升回來了。


錦瑟談職場


只有一句話,要麼忍要麼滾,你這個人的敗局已定,現在無論做什麼都是無濟於事,一粒沙如何能夠攪動大海?這是現實不是什麼肥皂電視劇,這裡沒有主角光環,更沒有那麼多的河西河東,被上面的人鎖定下放到了市場,現在能做的無非就是想一想之前的破綻究竟出在哪裡,以及今後的路究竟該怎麼走。

一般說的話,國企裡面深諳人性的本事要遠遠大過工作能力的重量,所以你被下放的原因恐怕也絕對不是你沒有作為那麼簡單,國企裡面的人很多一樣沒有什麼作為,但一樣是一步一個階梯,不斷地向上面攀登,這是一個關鍵點,往往也是你的問題所在,如果搞不透這個事情,那你恐怕永遠也不會再有翻身之日。

在職場裡面拎得清關係,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在國企也混過一段時間,那個時候有個女秘書,特別喜歡自作聰明,有次領導有個工作安排讓秘書通知下去,這個女秘書卻覺得這個安排很不合適,就擅自做主,把這個安排壓了下來,事後領導幡然醒悟,也覺得非常不合適,正在這個時候女秘書告訴領導,自己並沒有將這個事情通知下去,讓領導放心。


那個領導當場如釋重負,接連誇獎了這個女秘書聰明懂事,秘書也非常高興,自以為得到了領導的認可,不斷謙虛表態,但第二天這個女秘書剛剛打卡上班,就收到了一封人事給她的辭退通知,這個問題究竟出在哪裡?是不是覺得很吃驚?

其實原因很簡單,真正的原因就是因為這個女秘書,缺少對人性的觀察,沒有活明白,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什麼角色,試問如果你是這個領導,當你發現你的秘書,居然敢隨意壓下你的文件,你以後還敢再用這樣的秘書嗎?你還會放心把文件交給她嗎?


在國企裡面,要想步步高昇,不見得你要和哪位領導有多好的關係,也不見得你要多掐媚多迎合多麼八面玲瓏,關鍵在於你要有足夠的洞察力和敏銳性,這才是職場裡面真正的核心競爭力,洞察世事,透徹人心的本事才是這個社會真正的王道,不管你現在處於何時何地,不管你現在乾的工作是如何的不濟,只要你擁有了這項能力,那你的崛起就只是時間問題,只要一陣風你就能越過無數人。

職場深如海,有人光萬丈,有人一身鏽,如想了解更多關於職場領域的知識,乾貨和套路,不妨點波右上角的【關注】,我會持續更新。


風雨載人間


和題主遇到情況一樣,同屬於一般管理層。因定編定崗,由機關編制轉換為一線崗位。其中,肯定存在關係以及工作能力考量。現對同批次的幾位人員進行長期借調處理,身份轉變,薪酬不變。心理波動很大,差點抑鬱。但學會自我調節,採取牴觸情緒是無意義的。等待機會,相辦法蒐集證據,慢慢積累,後續舉報調整你的人。


番茄ToT偷笑


企業有企業的規矩,國企更是如此。

題主所說的這種情況,雖然在國企中並不多見,但現實中已經出現了,應該是有其一定原因的。

一、作為一般管理層,沒有犯錯誤被崗位下調,可能是兩種情況:一是能力不匹配;二是管理的團隊在考核中位次靠後。

企業的發展,關鍵在人。近幾年國企的改革力度不斷加大,重點是打破過去所謂的“鐵飯碗”、“鐵交椅”。過去那種只能上不能下的狀況,在不少企業中已經有所改變。

你作為一般管理層,應該是處於比較基層的管理。越是基層管理,對能力的要求也越全面越細緻。因為基層的管理,都是面對一線員工,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再加上目前國企員工的觀念還沒有徹底改變,如果沒有一定的駕馭能力,管理的難度是很大的。

企業裡有這麼一種管理人員,水平素質能力都不弱,但對基層管理往往很難勝任,他們不知道怎麼同一線員工打交道。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就會立刻敗下陣來。

也許你就屬於這種情況,能力與基層管理不匹配。而且有可能導致了你所帶領的團隊,工作中出現了較大失誤,給企業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所以,才會被崗位調整為一線員工。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考核結果差強人意。現在很多國企都實行目標考核。事先制定好制度,對考核結果有獎有罰。

如果你帶的團隊在考核中位次靠後,按照考核制度,也是必須對你進行崗位調整的。

二、要想改變狀況必須對症下藥。從表面上看是人事科長對你崗位調整,實際上應該是有制度支撐或領導旨意。

在國企中,人事科長只是一個執行者,大多沒有決定權。

你的這次超常規的崗位調整,按照常理不太可能是單純因為能力上原因,除非是出現較大失誤,給企業帶來了較大影響。

如果剔除這一原因,分析應該還有以下兩個方面因素:

1、對照企業的某一方面制度,必須對你進行調整。如上面說到的目標考核制度。或者是你違反了企業其他什麼制度,而制度又明文規定應該怎麼處理。

2、你在哪方面惹怒了領導,領導故意整你,所以把你調成一線員工。

三、你應不應該去?

1、“胳膊擰不過大腿”,如果不接受,可能會更慘。

既然已經作出了決定,企業也好領導也罷,總要維護其權威性。

如果你這時候拒絕接受,可能會帶來更嚴厲的懲罰措施。一般在作這個決定的時候,其實已經做好了你不接受的應對準備。

除非你辭職走人,否則硬抗到底底,肯定是沒有好果子吃的。

2、“解鈴還須繫鈴人”,找到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做做工作,儘量往好的方面努力。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你首先要把原因找到,然後有針對性地去解決。

比如說是領導看你不順眼,那就要去做領導的工作,該彎腰時還得彎腰。

如果是個人失誤或制度的原因,不妨爭取一下,看能否從輕處理。

總之,問題出在哪裡,就要從哪裡入手去解決,只有這樣才會有針對性。

3、“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處”,辭職走人。

這也是改變目前窘境的一個辦法,但關鍵是辭職後怎麼辦?如果能迅速找到好的下家,生活有著落,大可考慮這種做法。如果一切還沒有準備好,那就得慎重選擇了。

4、“打鐵還得自身硬”,找出短板,提升自己。

前面的路還很長,無論是走還是留,提升能力、強大自己是硬道理。

通過這次的事情,吸取教訓,找出自己的薄弱環節,補齊短板,不斷地提高水平和能力。

同時,謀劃好未來職業發展目標和方向,並不斷地改變自己,向前推進。

以上是我的分析和建議,供你參考!


星雨如風


企業普通管理崗位調整成一線員工,既企業身份從幹部(職員)調整職工(工人)。

國企幹部和工人的企業身份認定主要是入職企業時的走的不同渠道,通過招幹或本科以上畢業生招聘入職的就是企業幹部,通過招工渠道入職的就是工人。

大學擴招以前大學畢業生數量少,中專,大專畢業生入職時,可以選幹部,也可以選工人崗位。

如果你原來入職時的企業身份是工人,入職後通過關係,或因個人能力突出,從事幹部崗位工作,但未履行工人轉幹部手續,你的企業身份仍然是工人,這個叫以工代幹,恢復你工人身份不需要特殊理由。

你的這種情況,入職時的企業身份大概率是工人,長期以工代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