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家浜》中,阿庆嫂为什么要冒生命危险去救胡传魁?对此你怎么看?

春风又绿10


在《沙家浜》中,阿庆嫂为什么要冒生命危险去救胡传魁?对此你怎么看?

在抗日时期,民众中激起了抗日热潮,虽然很多百姓没有能力参加战争,但是也对于抗日队伍给予很多支持,尤其是当年苏南浙北地区的民众,参与抗日战争的人数非常大,而且很多民众也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国家做出一份贡献,而沙家浜所描述的就是这段历史时期的故事,其中阿庆嫂救助胡传魁的事迹也在故事中被宣扬,也成为家喻户晓的事情。




那么在沙家浜中阿庆嫂为何会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去就胡传魁呢?其实就如同以上所讲述的,当地民众的抗日热情十分高涨,所以当看到胡传魁受难时阿庆嫂虽然作为一介女流也是同样伸出了援手,而这样的故事其实在抗日过程中并不少见。当时忠义救国军的成员基本上都是当地人,有的还沾亲带故,所以在抗战过程中遇到难题自然其他乡民都会挺身而出相救的。而阿庆嫂自然也因此救了胡传魁,所以说阿庆嫂虽然没有亲自参与作战,但是她的行为也为抗日增添了一份力量。



再来说被救的胡传魁,其实这个人物的争议比较多,他虽然是参与抗战活动,但实际上胡传魁只是一名匪帮,他在参与抗日活动之前经历颇为丰富,开始胡传魁只是一名军人,后来为了可以生存才选择投靠了军队。而胡传魁本人是有一些能力的,所以在作战期的表现比较好,平时人脉也很广,后来胡传魁就做了江苏青浦县的警察局局长,因为有了这些作为,让胡传魁的名声更大,他也和不同阶级地位的人物都有一些关联。可是胡传魁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的野心很大,后来抗日战争爆发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所以就开始四处张罗着组建部队去抗日。当时很多有钱的大户人家都提供了资金协助胡传魁的部队抗日,所以胡传魁开始比较顺利,但是后来这支部队慢慢扩大,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在被阿庆嫂救了之后,胡传魁还加入了新四军。



但是后来胡传魁背叛了新四军,还向新四军打击报复,后来胡传魁因为自己行为而被判处于枪决,在被枪决时胡传魁只有四十四岁。虽然胡传魁的结局比较凄惨,但是也和他本人的行为有着直接关系,他对抗日有过功劳,但也也有过很多错误,被阿庆嫂救助也十分感恩,只不过因为走错了道路没有得到善果。


紫禁公子


京剧《沙家浜》中,阿庆嫂为什么要冒生命危险救胡传魁,三言两语交待不清楚,听我慢慢道来。

阿庆嫂本名叫沙冰冰,少年时在本镇沙家浜大户人家刁老财家办的私塾学堂念过书,与前后排邻居胡传魁乃是同班同学,而且一起上学堂,放学一起把家返,每当遇到欺负沙同学的小地痞小流氓,二话不说胡同学都挺身而出,把他们打的脸青鼻肿,跪地求饶。


沙冰冰五官端正,长着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嫩肤皮白,身材高俏,是七里八村公认的既好看又漂亮的美人儿,而胡传魁天生就个头矮,长的又五大三粗,满脸横肉,也是镇上出名的丑男孩。

私塾校长刁老财对如花似玉的沙冰冰垂涎三尺,明知自己家有万贯荣华富贵,无奈自己三妻六妾,年纪悬殊颇大,但岂能对沙冰冰的美色善罢甘休,刁老财好色之心不死,还是动起歪主意,何不先将美人许配给自己独生子,现在南洋留学的刁德一呢,然后"曲线救国",自己终能搂得美人归。


长话短说,刁老财动用镇上最能说会道的媒婆到沙冰冰家为刁德一提亲说媒,遭到沙家拒绝后,沙家怕钱多势众的刁家报复,隔日将辍学的沙冰冰送到在上海做卖买的表叔家。

后来沙冰冰与地下党表哥阿庆日久生情成了一家,入党后被组织派遣回老家当地下交通员,以春来茶馆作掩护,成为党的秘密联络点。

话说当年胡传魁看到自己的暗恋对象沙冰冰不再上学,不久自己也退了学,在阳澄湖上逮鱼摸虾讨生活,有一次无意中从湖里打捞出捆绑着的八条枪,兴奋之余回到镇上"招兵买马"张罗些好吃懒惰的庄民,组成了一支十来人的小队伍,自封司令,占湖为王。

上级党组织曾经派阿庆嫂(沙冰冰)劝说老同学参加革命,因胡同学独来独往还不想受拘束暂告失败。不久后,有一天胡传魁二两猫尿下肚,想入非非,前去春来茶馆找(沙冰冰)阿庆嫂叙叙衷肠,不料刚到镇上就遇到大扫荡的日本兵,追得老胡丟魂落魄四处躲避,极不容易来到春来茶馆请老邻居老同学帮助,才会有:"她叫我水缸里面把身藏,骗走了东洋兵,我才躲过大难一场……"


老伙计610322


阿庆嫂救的是抗日志士胡传魁,样板戏是极左年代产物,对胡传魁做了很极致的丑化,说老胡追忆往昔峥嵘岁月,拉了十几个人,弄来七八条枪,被“皇军”追捕,最后是靠阿庆嫂把他藏水缸里,得以逃脱追捕,最后混成了国军胡司令。戏里这人是个丑角角色,脑子简单,是阿庆嫂眼里的草包,在反角一方,反一号地位都被自己参谋长给抢了。

本人有幸到沙家浜参加过传统革命教育,教员着重介绍过胡传魁,正史里这家伙非常残暴凶狠,最关键的是他不傻,相反非常狡猾!在当地凶狠反共,手上有近三百我党和当地群众的血债,其中他作为流浪儿长大的一个村庄,几乎被屠空,那个村就有一百多条人命,但这家伙非常狡猾,在淮海战役将打未打时,就看出不对,借自己不是正规军,提前逃往香港,后来转到台湾,九十年代两岸通航,去台老兵回家,这家伙也提出回乡申请,为常熟当地拒绝。教员最不满的是官方把苏州吴县那边,一个胡姓敌顽份子说成是胡传魁的原型,因为那家伙建国后被抓住枪毙了,听上去比较解气。教员当地口音比较重,他说的当地胡传魁原型是姓“包”还是“鲍”没听清楚,但肯定不姓胡。



不过关于沙家浜,关于胡传魁这个人,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幼时一个光屁股发小的评价,那时候社会氛围还比较严肃,但私底下一些反官宣的牢骚话很受欢迎,小朋友挤着一起睡也不会有人来扯基佬话题,卧谈会是很重要的交流学习机会,我接触的第一个有思想有内涵有体系的反官宣话题,大概就是关于这个沙家浜的评论;在那个日本人势大的时期,胡司令带着十几个人,七八条枪,还被日本人追,显然是在条件非常简陋的前提下,就自发的组织起武装抗日的队伍,显然比一般人忠义热血,既然被日本人追,那么也显然真干了日本人一下,不论成果大小,最起码也让日本人不痛快了,才会要追杀他,那么这人是个抗日英雄无疑。阿庆嫂救过他,他得势后常照顾阿庆嫂,刁德一一直试探刁难阿庆嫂,他则一直帮阿庆嫂开脱打断,很袒护阿庆嫂,看上去都有点傻呼呼的,最关键也没看出他对阿庆嫂色迷迷有什么意思,说明他真是一直记着阿庆嫂救他的情,是真心吧阿庆嫂当自己人,并非贪图阿庆嫂什么,说明胡司令有情有义,是个很有义气的人,这样的人怎么看都不像坏人啊……


李三万的三万里


提问者应该没看过样板戏“沙家浜”,因为,胡传魁一上场的时候,就已经非常清楚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总共才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遇皇军追得我晕头转向,多亏了阿庆嫂,她叫我水缸里面把身藏!”

大意是:胡传魁刚开始当土匪的时候,就只有那么十几个乌合之众,被日本人一击即溃,逃到了茶馆,被阿庆嫂藏进水缸里,躲过了一劫。

至于阿庆嫂为什么要救他?这不是废话吗?那会儿,胡传魁还没来得及当汉奸,被日本人追得满街跑,当然是抗日的人啊!阿庆嫂当然会救他嘛!



临时客


在《沙家浜》中阿庆嫂为什么冒着生命危险去救胡传魁,你对此怎么看?

本答题上千人已回答了,很幽默,但有一点须搞清楚,阿庆嫂是日本人搜捕下救了胡传魁,而胡传魁不管是什么来路,阿庆嫂情急之下也下一定清清楚楚,总的来说是日本人要追捕的人也证明不是日本人一伙的人,着为中国人的阿庆嫂救胡传魁是理所应当,因胡传魁也是中国人,又有什么不对呢?无论是土匪,哪一家的队伍只要不与日本人同流合污,抗日就行,中国人的事应有中国人自己解决,日本人才是真正的敌人,中国人才是同胞,所以阿庆嫂救胡传魁并没有错,应该救,共同对付日本人才是正确的。



9紫气東来


用唱词先回顾下这件事的背景吧

胡司令唱:相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

拢共才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

遇皇军追的我晕转向,

多亏了阿庆嫂,她叫我水缸里面把身藏。

这是胡司令,给刁参谋长讲述阿庆嫂当年如何从日本人手里救他一命的情形。大家都知道,阿庆嫂是中共地下党员,她为什么会救共产党的敌人呢?这个问题很简单,8、13日寇攻陷上海,胡传葵的“忠义救国军"这支队伍就是此时拉起来的。当时还是为了打日本。中国共产党当时坚持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抗日救国。因此,阿庆嫂解救胡传葵是顺理成章的事。胡投靠汪精卫,与日寇暗中勾结,助纣为虐,那是以后变化的事了。按剧中描写,胡传葵最后不还是被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镇压了嘛。


宛淯


剧情是这样的:

在拍摄样板戏的关键档口,胡传魁因为喝了不少沙家浜90度二哥头,他自己都不清楚就一头栽下,一个囫囵觉日头已经落山,醒来时已是日头高挂,胡老兄自知误事,深感大事不妙,拔腿急急赶往剧组。却着急忙慌中错跑到了“红灯记”剧组,被鸠山队长立马给拘了,

伍长觉得胡传魁有暗通新四军嫌疑,非除不可,鸠山为了密电码不同意,扔下一句:“先他妈的打他个满地找牙再说,拖下去!”

不曾想王连举私下拿了刁德一参谋长不少好处,自然不能放过这次讨好捞好处l的机会,另外也想结交胡传魁这样的地头蛇,自然知道春来茶馆是刁德一段常驻办事处,于是钻空星夜跑到沙家浜报信。

一连几天没见胡传魁,胡司令队伍大乱,派了几拨弟兄四处打听也不知所终。

得到王连举报信,刁德一大喜,他不敢耽误,立马请来阿庆嫂商量对策。

“这胡司令与鸠山一直为收编事情闹得很僵,听说司令身上全是被那烙铁烫的胡字,惨不忍睹,再不抢救出来,咱这沙家浜的戏就恐怕就。。。”阿庆嫂深感事态严重急急说道。

“咱这沙家浜要想抢在红灯记前头就得将老胡给弄出来,要不力气全白费了,“刁德一接过阿庆嫂递过来的一支烟,慢条斯理冷笑道:“呵呵,阿庆嫂,咱不能让老胡吃亏,得先稳住鸠山,你再动动关系,该破费的不要怕出血,咱就分头行动!”

“行,我与李铁梅多年闺蜜,她爹李玉和为人正派请他斡旋一定能行!”阿庆嫂主意已定,星夜离开沙家浜,赶往李玉和多年做扳道岔的火车站。。。。

营救胡传魁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哈哈一笑,快乐一天😄😄




红日4472


当时救胡司令是抗战的胡司令,应该救!后来的胡司令是个打着“曲线救国”幌子,实则是汪精卫卖国求荣的汉奸胡司令。在日寇侵略中国的十四年里,不同的时间有人在日寇入侵开始,就极积投入坚决抗击的反侵略者的行动或队伍中,英勇战斗直到最后胜利。有人从观望到现身成为战斗的一员,他们中有千万百为国流血牺牲!当敌冠侵略时也有成为汉奸者,也有从抗日战士蜕变成侵略者的帮凶!胡传魁就是这样的人!一个人平时你无论对国家有什么看法,有多大的不满情绪,但在敌人侵略时你却成为帮凶,那就是岀卖自己祖国的汉奸!中国历史什么罪都有被原谅的可能,但汉奸的耻辱将会与你人生相伴终生!今天中国虽然没有侵略者,但敌对势力在不断窥视我们的国家。国内也有极其个别的别有用心的人,在出卖国家利益,暗中成为国家的敌对者。一些人在自己的国家造谣生事,动用一切手段煽动不满情绪者,企图引发社会的动乱!正在干着敌视中国的,敌对势力今天想干而干不了的事,更有甚者,一些敌对势力的金钱正在支持着他们!这种人就是汉奸在今天的表现!


大头狼60935581


在《沙家滨》中,阿庆嫂为什么要冒生命危险去救胡传魁有着他实质的意义。椐实情,胡传魁夲来与阿庆嫂就认识,在日军紧追胡传魁一邦人时,阿庆嫂让他藏在水缸有着双重意义,一是讨个人情,二是想把他淹死,结果他没被淹死,阿庆嫂却成了救命恩人。戏剧夲身就有一定的传奇色彩,阿庆嫂因此将计就计,利用茶馆给新四军送情况,搭救穷人,消灭国军。


东立11


道理很简单,胡传魁开始成立队伍并不是当汉奸的。

在那个纷乱的年代,几个农民拿起武器,可能做的事情很多,一是保卫自己,二是抵抗侵略,第三也有可能被反动势力利用。

从胡传魁本身的唱段来看,他最初是抗日的,或者说至少不是日寇的走狗,所以才被日军追的蒙头转向,在这样的情况下,阿庆嫂作为一个革命者,必然应该伸出手来帮助胡传魁和他的队伍,否则阿庆嫂怎么能够作为一个正面人物的典型呢?

胡传魁再进沙家浜,阿庆嫂分不清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因为当时各方面势力交叉,既有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也有国民党领导的抗日军队,还有汪精卫伪政府领导的军队,当然还要加上日寇的军队。所以才有了阿庆嫂的疑问“他们到底是姓蒋还是姓汪?”可以断定,如果他们姓蒋,阿青嫂依然会对他们提供支持,因为是抗日的。

当阿庆嫂最终判断,胡传魁的军队已经投靠了日本人,成为了祸国殃民的汉奸以后,下决心配合新四军,消灭了这个队伍,成为本剧的大结局。

可以说在《沙家浜》中,阿庆嫂不管是先救还是最后捉胡传魁,都是出于革命的目的,出于抗日的目的,出于民族大义,这一点和《三国演义》中,陈宫捉放曹的经历恰恰相反。

对于这个简单的道理,根本用不着做多么复杂的判断和推敲解释。如果连这一点都搞不懂,那么《沙家浜》这出经典的现代戏,就算是白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