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秦、宋、唐三朝開國皇帝的先祖,才能蓋世卻錯失帝位

東營教育百師通


引子


你可能不認識他,歷史教科書沒有他,但你應該認識他,因為華夏文明不能沒有他——大禹治水他有功,發明鑿井他有份,《山海經》傳世他作之,

同時,他是黃帝后裔,是秦、宋、唐三朝開國皇帝先祖,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他:才能蓋世,卻最終錯失帝位的伯益!


他是秦、宋、唐三朝開國皇帝的先祖,才能蓋世卻錯失帝位

若無幾分本事,

何以擔當首領?


在上古時代,中原地區的人民以部落為單位聚集在一起,大家一起打獵,一起採摘,平分所得,雖然大家都沒有私心,但由於生產落後,大家的生活水平還是非常低,不僅如此,人們還必須忍受野獸的威脅、疾病的侵襲……


這時,一些有才能的人脫穎而出,為人們生存條件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了巨大貢獻,被擁立為部落首領,最出眾的當屬“三皇五帝”,三皇五帝時期,沒點真本事,那是當不了首領的。


他是秦、宋、唐三朝開國皇帝的先祖,才能蓋世卻錯失帝位


以伏羲、燧人、神農這“三皇”為例:


伏羲,他總結出了八卦,問吉問兇咱們先佔卜一卦,人民開始思考命運是怎麼回事;


燧人,發明了鑽木取火,用火熟吃的熟食,既好吃又好消化,火還能用來取暖照明,驅逐野獸,火的使用讓人類文明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雖然最後嚐了斷腸草後斷送性命,但首創《神農百草經》,讓人們面對疾病不再束手無策。


三皇之後是五帝時期,各大部落依然保持著能人上位的傳統。不過,這個時期的中原大局勢發生了一些變化——


為了擴大財富和權力,各部落首領率領民眾頻繁征戰,隨著炎帝黃帝兩大部落聯手,打敗了蚩尤部落,中原各部落最終組成聯盟,華夏部落最為強大,華夏首領自然成為聯盟首領,其他首領聽命於華夏首領。


就這樣,華夏族連著做了四代聯盟首領。


到了華夏第四代首領唐堯時期,事情又不一樣了。堯去世之前,見東夷首領舜才德過人,就把聯盟首領之位讓給舜,推舜為帝。這種讓位,就是歷史上的“禪讓”。


堯傳位給舜,同時傳了“允執厥中”四個字,意思是“誠懇地秉執其中正之道”;之後舜傳位給禹,也踐行了“禪讓”之道。


堯讓位給舜,因為舜是有才德的人,舜讓位給禹,因為禹治水有功,如果事情順利發展下去,禹應該讓位給才能超群的伯益,就沒有我們今天知道的夏朝了……事實上,歷史在禹這裡,發生了驚天大逆轉!


他是秦、宋、唐三朝開國皇帝的先祖,才能蓋世卻錯失帝位


他是秦、宋、唐三朝開國皇帝的先祖,才能蓋世卻錯失帝位

大禹治水得帝位,

伯益功不可沒


舜帝傳位給大禹,名正言順,大禹治水,解決了社稷民生大問題!


不過,大禹治水,單槍匹馬肯定不行,他是帶領著一支隊伍齊上陣,其中有個叫伯益的人,在禹治水過程中可謂是幫了大忙。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要問:為什麼要治水呢?


大家知道,四大文明古國都發源於河流附近,在古代,有水的地方,人類的先祖才能繁衍生息,但是,在與河流漫長的陪伴中,河流並沒有對人類“日久生情”,今天水流和緩,大家各自安好,明天洪水氾濫,河岸的幸福人家,秒變災難現場!


在堯帝時期,水災尤其嚴重,據《尚書·堯典》記載:“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方割”是通假字,通“龐害”,就是大災害。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滔天洪水危害百姓,水勢奔騰包圍了山嶺,淹沒了丘陵,可以說整個世界都泡在水裡了。


大洪水肆虐,總得有人管管吧,不能坐以待斃,於是,鯀(也就是大禹的爸爸)就被推薦給舜,舜命鯀主持治水工程,


但鯀出師不利,面對大洪水只知道建高牆圍堵,治水進度緩慢,毫無時間觀念,最後鯀就被流放到離家很遠,還沒開化的羽山,抱著遺憾客死他鄉。


鯀死之後,禹子承父業,受命繼續治水。不過這一次,禹比鯀幸運一點,因為他遇到了伯益這個小天才,伯益吸取了鯀失敗的教訓,大膽提出堵不如疏的觀點,被大禹採納,大家齊心協力,疏通河道,“掘地而注之海”,大禹作為項目帶頭人更以身作則,“三過家門而不入”。


他是秦、宋、唐三朝開國皇帝的先祖,才能蓋世卻錯失帝位


用對了方法,成功才有望!就這樣,四溢的洪水順著河道流入大海,十三年後,大禹治水成功,激動地表示:“非予能成,亦大費為輔”。(“大費”是伯益的另外一個名字,古人特點名字多。)


此外,伯益在遭受洪水侵襲的地方,根據當地地勢低窪的特點,教給民眾種植稻穀,促進了農業的發展。因此,當禹在平定洪水後,舜帝賞賜伯益以皂遊(一種黑色旗幟),還將自己家族的女子許配給伯益。


伯益佐禹治水確為我國古代一件輝煌史實,是古代勞動人民戰勝大自然的偉大壯舉。至今祖國各地遍佈禹跡,特別黃河下游地區,山東禹城即為大禹、伯益等治水駐紮指揮遺址之一。


他是秦、宋、唐三朝開國皇帝的先祖,才能蓋世卻錯失帝位

牛人伯益,

一不小心搞了個大發明


幫助大禹治水的伯益,特別愛動腦,是個“高級知識分子”,在治水途中,他不光給了大禹疏通河道的提議,還順帶發明了鑿井技術。說到這裡,你可能好奇:治理水患跟鑿井,完全是兩碼事,這兩者之間,有什麼關係嗎?


如果把自己放在當時的情境中,就能想得通了——


要治水,自然不能離水太遠,得靠著河邊,沿著黃河、長江流域走,不過,也不是總在大江大河邊上走,伯益帶著大禹的治水大軍,翻山越嶺治水,也需要吃飯喝水,所以需要依山中泉水旁居住。


雨季的時候,泉水就旺盛,然而等到天氣乾旱,泉水也有不夠用的時候,水少之時,可以挖渠採溝以儲水,別人看到這個情況,沒什麼想法,但伯仁就開始琢磨:池子一直往下挖,挖到底下,會不會挖出水呢?這就是井的前身。


現在的人,一打開水龍頭就有水,可能意識不到水井的價值。不過放在過去,鑿井技術可是一項非常偉大的發明了!


在鑿井技術發明前,人們為了生存,只能逐水而居,生存空間十分有限,但在河邊居住,一到旱澇之季就出問題,澇了洪水成災,旱了,可能小河水就幹了,沒水吃了。


伯益發明鑿井技術,使人們的生活空間迅速擴大,有了水井,人們便可以隨心所欲地遷移,離開大江大河,避免了洪水氾濫帶來的災難,找到更適宜居住的地方。


此外,江河水的地表水,容易汙染,自己鑿井汲取的地下水,乾淨汙染少,更有利於身體健康。


他是秦、宋、唐三朝開國皇帝的先祖,才能蓋世卻錯失帝位


他是秦、宋、唐三朝開國皇帝的先祖,才能蓋世卻錯失帝位

又賢又能,

功蓋群雄為何錯失帝位?


牛人伯益,治水有功、教民眾墾荒種稻、發明水井,樣樣都是力壓群雄的功績,不光如此,他還非常富有政治頭腦,面對掌握大權的舜帝,伯益侃侃而談,曾一口氣提出了八個執政建議,涉及做人、行事、治民三大方面:


“儆戒無虞,罔失法度,罔遊於逸,罔淫於樂。任賢勿貳,去邪勿疑,疑謀勿成,百志惟熙。罔違道以幹百姓之譽,罔咈百姓以從己之慾。”(出自《尚書·虞書·大禹謨》)


翻譯過來就是:


“注意改正缺點和錯誤,才不會有憂患,嚴守法度不廢弛、不貪安逸不懈怠、不沉溺遊戲宴樂;任用賢才不懷疑、剪除小人要堅決、沒謀劃好不要急於行事,只有這樣,你心中的一切思慮都會通明透亮了;不要違背天道以求百姓的讚譽,不要違背百姓以滿足一己之私慾。”


他是秦、宋、唐三朝開國皇帝的先祖,才能蓋世卻錯失帝位


按照前面說的禪讓制標準,大禹理應將首領之位禪讓給能力出眾的伯益,他也這麼做了——


大禹在位末期,需要推選新的繼承人。

大家都舉薦伯益之父皋陶為新的繼承人,然而皋陶還沒有繼承王位就先於大禹而死了。伯益是皋陶的兒子又素有賢名,因此大家又推選伯益做繼承人。


對於伯益的正統繼承人地位在《史記》和《墨子》之中都有文字記載。


《史記·夏本紀》記載:“舉益,任之政。”


《墨子·尚賢》:“禹舉益於陰方之中,授之政,九州成。”


我們知道,在大禹之後,最終坐穩華夏部落首領之位的,不是伯益,而是大禹的兒子啟,對此,歷史記載有兩種說法:


《史記》記載:大禹死後伯益繼位稱王,但是各方的諸侯部落更願意擁戴大禹的兒子夏啟,拒不服從伯益,伯益迫於壓力只能讓位於夏啟而後隱居到箕山南麓。


不同於《史記》,據《竹書紀年》記載:大禹死後他的兒子夏啟繼承王位,伯益因為和夏啟發生了爭執,所以在夏啟登位6年後背夏啟所殺。


從相關記載來看,即便伯益曾經繼位稱帝,他的首領之位也沒坐熱就沒了。


值得一提的是,錯失帝位的伯益,是黃帝的子孫,還是秦始皇、宋太祖、唐高祖這三個歷史上著名皇帝的先祖(據《中華姓氏源流通譜簡本》)不知道這對於伯益來說,算不算一種補償呢?


從歷史的長河回望,勝敗乃常事,但對於個人而言,卻關乎命運,更何況,自古成王敗寇,翻開中學歷史教科書,會發現伯益這個名字根本沒有出現過。


那麼,伯益為何敗給了夏啟——這個從私生子逆襲稱王,並改禪讓為世襲,改“公天下”為“家天下”的傳奇人物?謎底下期揭曉!


他是秦、宋、唐三朝開國皇帝的先祖,才能蓋世卻錯失帝位


▍作者:孟潔,參考文獻:《史記·夏本紀》、《墨子·尚賢》、《尚書·堯典》、《尚書·大禹謨》、《呂氏春秋·勿躬篇》、《竹書紀年》、《中華姓氏源流通譜簡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