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江孜古城里,隐藏了什么秘密,让她们愿意在此安居乐业

江孜,国内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她只是西藏中部一个小县城,为什么能够早早的就成为历史文化名城?源于她在西藏的历史地位,还有当年宁静演的《红河谷》电影,就取自于这个古城真实的故事。今天不作多讲,主要讲讲古城当中“她们”的故事,日复一日,平凡而美丽。

西藏江孜古城里,隐藏了什么秘密,让她们愿意在此安居乐业

夏日江孜古城正午的小巷

古城的夏日,古城的街巷被晒得炙热,中午的阳光紫外线强烈,几乎没有人也没有游客深入到这种小巷当中。我漫无目的在古城里转悠,想看看有什么可以拍拍。突然,一个藏式大门出现在眼前,映衬在树荫下面,还有几只流浪狗在午休。牌子上写着《西藏江孜地毯厂》,看这么大气的名字就知道值得进去逛一逛。

西藏江孜古城里,隐藏了什么秘密,让她们愿意在此安居乐业

江孜地毯厂大门

走进院子后,看见有类似厂房的房间,走进去看见正在劳作的大妈,询问后原来他们正在制作地毯的第一步,刷羊毛出来,然后通过传统的纺织机编成一股股的线。

西藏江孜古城里,隐藏了什么秘密,让她们愿意在此安居乐业

劳作的藏族女性

这是另外一位,靠墙的妇女,这张看得出转起来的古老的纺织机,在她们手里飞快的把羊毛变成一股股的线。

西藏江孜古城里,隐藏了什么秘密,让她们愿意在此安居乐业

旋转的纺织机

这一边,另外一位藏族大妈把羊毛用这种刷子,反复摩擦,可以刷出棉花一般的羊毛。她们看到有外人进来,也很开心的给我们演示着这古老的技术。

西藏江孜古城里,隐藏了什么秘密,让她们愿意在此安居乐业

摩擦起来的羊毛球

继续走进另外一个厂房,这边看起来是半机械化的厂房,厂房中间大部分都是藏族妇女在进行着地毯的编制,这些机器如何工作我没有了解,不过看着一根根线变成五彩斑斓的纯羊毛地毯,还是很有意思的事情,而且她们工作起来都很熟练,每个人的旁边都放着一壶酥油茶,有些人还带着收音机,里面放着欢快的藏族歌曲,工作氛围比起我们很多世界500强企业都很好。

西藏江孜古城里,隐藏了什么秘密,让她们愿意在此安居乐业

各色的羊毛线,编织出五彩斑斓的地毯

可以看见,旁边纸箱子里面就是她们装酥油茶的水瓶,每人自带一个,内地的人们上班也泡茶一杯,藏族妇女们传统劳作的时候,看来是带着酥油茶喝。

西藏江孜古城里,隐藏了什么秘密,让她们愿意在此安居乐业

劳作的藏族妇女


西藏江孜古城里,隐藏了什么秘密,让她们愿意在此安居乐业

后面地上的水瓶里就是酥油茶

下面这位大姐,不知道什么原因,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工作时是真的开心欢乐的,本来藏族人们也是一个乐观积极的民族,虽然工作看起来很辛苦,枯燥,而在他们看来其实简单而快乐。

西藏江孜古城里,隐藏了什么秘密,让她们愿意在此安居乐业

微笑的她

这张图片右上角也可以看见扬起的嘴角,他们灵巧的手,将这五颜六色的羊毛,最终编织出一副漂亮的手工羊毛地毯,价值可以上万。

西藏江孜古城里,隐藏了什么秘密,让她们愿意在此安居乐业

灵巧的手

逆光,窗外西藏的阳光,头上的白炽灯,隐喻着她们可能也有加班加点赶工的时候,相信她们也是很乐意去加班的。

西藏江孜古城里,隐藏了什么秘密,让她们愿意在此安居乐业

剪影的妇女

这些就是编织成地毯的羊毛线球,在他们每个人的旁边。

西藏江孜古城里,隐藏了什么秘密,让她们愿意在此安居乐业

五彩的线球

后来我从地毯厂买走了一副挂毯支持这些传统手工艺妇女,就是江孜最出名白居寺。

西藏江孜古城里,隐藏了什么秘密,让她们愿意在此安居乐业

精美的江孜白居寺挂毯

我从当地朋友那了解到,她们一个月人均工资3000元左右,有些是母亲女儿都在厂里工作,而且一干就是十几年,一家人每个月的收入在当地来讲也算是宽裕,她们是按照工作量计算,多劳多得。

据了解,江孜地毯还是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西藏著名的地毯(藏族称为“卡垫”)之乡。西藏地毯和土耳其地毯、波斯地毯并称为世界三大名毯。江孜“卡垫”反映了一千多年间藏族织造技艺发展的历史,其图案、纺线、染色、织造、剪毯等方面都非常出色,具有织造技艺独特、色泽鲜艳和谐、毯面柔软的特点。

手中编织出的地毯,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很自豪的一件事情了,多年之后,我又回到这个地毯厂,找到其中一位妇女,为她拍摄了一张肖像照,趁着国际“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也希望地毯厂越来越好,这里的妇女纺织工们编织出更多美丽的地毯,销往世界各地。

江孜地毯厂,隐匿在历史文化名城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里有着最美的她们。

西藏江孜古城里,隐藏了什么秘密,让她们愿意在此安居乐业

阳光下的藏族妇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