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俘救逃犯,二戰中的英國紳士

1945年1月,因為盟軍日漸迫近,位於波蘭德國 Stutthof 集中營的1,200名猶太婦女,被納粹強迫徒歩遷往波羅的海海岸營地。


1月26日,遷徙大隊途經一處農莊。經過了兩星期的步行,此時只有300名猶太婦女還活著,看到了一處穀倉,她們試圖找一些糧食果腹,步履稍緩,立即迎來了納粹黨衛軍的無情毆打。這其中,就有17歲猶太少女 Sara Matuson。


Sara Matuson 生於1928年,童年在立陶宛渡過。1940年蘇聯入侵後,她父親因參與抵抗而被捕。接著,1941年6月,納粹德國佔領立陶宛,Sara 與母親及姊姊,被送進猶太區 Šiauliai Ghetto。1944年,Sara 一家再被轉送到 Stutthof 集中營。


此刻,已經沒有了食物,再繼續徒步前往波羅的海海岸營地那是必死無疑,所以母親 Gita 哀求 Sara,讓她不要管老媽了,一有機會就趕緊逃走,不要猶豫。於是,趁著納粹毆打猶太囚犯的混亂時機,Sara在人群中溜走,悄悄走進穀倉,藏身於飼料槽內。


過了一陣,大隊囚犯被押離了,當地人 Stan Wells 走進穀倉,發現了 Sara。Wells是英國人,穀倉附近就是德國戰俘營 Stalag 20B,那裡囚禁著不少英國戰俘。他們日間外出當奴隸工人,夜裡就被鎖在營舍,不過日常行動尚算自由。


Wells 安慰 Sara 說:「不用怕!我罩著你好了。」Wells找了些麵包給Sara充飢,安頓好之後,就匆匆跑去找其他9名英國戰俘,尋求支持。


在那時,協助逃跑的猶太人可是死罪,此時戰事就要結束了,為此冒險似乎頗為不值,英國人有一千個理由拒絕幫忙。但是,大英帝國的紳士們,還真是不一樣,人道及良知讓他們最終答應施以援手。


拯救猶太姑娘的行動就這麼展開了,除了找來糧、水和衣服,一位軍醫更為 Sara 清潔、診冶身體。然後將她安置在一堆稻草裡面。


Wells 憶述:「Sara 當時情況非常可怕,餓得骨瘦如柴,雙頰凹陷,滿身是瘡,兩腳潰爛,被虐待得不成人樣!」


經過一番悉心料理,Sara 終於活過來。不過因為每個晚上,都要派人偷偷外出探望她,非常危險。所以十名英軍戰俘決定將 Sara 搬進戰俘營,方便照顧。


大約10個星期後,即1945年4月初,納粹開始崩潰,戰俘也要跟隨德軍逃亡。於是英國戰俘想盡辦法為 Sara 安排,但可惜撤走得太快,根本沒有時間妥善安置。


德軍和英國戰俘走了之後,Sara 跑回穀倉躲藏。之後幸得一位農婦收留,最終得以生還。幾個月後,紅軍出現,Sara 跟隨千計難民,到達德國西部難民營,重獲新生。不過新生的代價,是失去所有親人,Sara 從此孤身走天涯。


後來,定居美國的Sara為紀念姊姊, 改名為 Hannah Sara Rigler。當然,她也沒有忘記曾經拯救自己的十名英國紳士,她寫信給以色列大屠殺紀念館 Yad Vashem,希望可以找到當年那10位恩人。


功夫不負有心人,1972年,Sara 終於在倫敦與9位恩人重聚。會面中,有人問十位紳士:「你們為什麼冒著這麼大的風險救Sara呢?」


他們輕鬆地回答:「我們是英國人Well, we're British。」


十位紳士大名如下:

Stan Wells

George Hammond

Tommy Noble

Alan Edwards

Roger Letchford

Bill Keeble

Bert Hambling

Bill Scruton

Jack Buckley

Willy Fisher .


戰俘救逃犯,二戰中的英國紳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