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缪的《局外人》为什么有人说是他最重要的作品?

用户7998207269616


《异乡人》是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加缪的代表作;这哥们还有《鼠疫》《西西弗斯的神话》等流传于世;这哥们抽烟,典型的法国帅哥,一脸放荡不羁的样子;这哥们1957年得到诺贝尔文学奖,1960年出车祸挂掉。


这本书除了《异乡人》的译名,还有《局外人》的名字。我喜欢前一个,因为有一种时空感。这是我最常安利的几本书之一,自己就买过三本,一本自留,两本送人,送的这两人都做过辩论,思维缜密,口才清晰,主要原因是这本书被誉为法律文学经典。

整本书来说,情节简单,主人公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哭,并且在第二天就和女友约会,并挑唆朋友斗殴致使一个人被枪杀,因此主人公被判处死刑。


坦白说,这是我看的除了意识流小说以外,心理描写第二多的书,第一多的是陀翁的《罪与罚》,但是这本书更让我震撼之处在于主人公内心和外界理解之间的冲突。正如这本书封面上说的,“我知道这个世界我无法容身,但是,你凭什么审判我的灵魂?”这对于现行法律所应具有的客观和公正提出了怀疑,几乎动摇了所有自然法以至于条文法的基础。


不单是法律,还有政治。这让我想到了“苏格拉底之死”。那时的雅典号称民主,审判苏格拉底的法庭有五百人的陪审团,可是依然高票鸩死了苏格拉底。后世看来,这是比火烧布鲁诺,砍头拉瓦锡,化学阉割图灵更大的知识界悲剧,希腊的民主也因此蒙羞。借用罗胖的一个词叫“庸众的迫害”。前面这些人是光辉人物,即使被迫害致死也有人来纪念,加缪笔下的默尔索则是普通人受到迫害的典型。最开始看到时,觉得背后嗖嗖冒冷气,说不定某一天你就成了现实中的默尔索,君不见《搜索》里面的叶蓝秋么?


我送别人这本书还有另一个意思,毕竟那两个人八成对法律和政治不感兴趣,那就是理解人心的复杂。这里的复杂不是一个贬义词,就像说爱因斯坦方程复杂一样。关于这件事我不想说太多,因为对于涉猎心理学几年之久的我能说的太多。我只想让读者回忆自己和朋友之间种种或大或小的误会,以及之后无穷无尽的解释。每次提及误会的时候,我总会想起和别人的一场争论,误会在发生之前到底存不存在。这场争论也没有结果,也成了论题本身的一个佐证,同时让我坚定了维特根斯坦的一句话:对于不可说的东西,我们最好保持沉默。

一直也在想怎么结尾,最后还是用默尔索的一句话吧:人生在世,永远也不该演戏作假。而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是喜是悲竟不那么分明。

我是稳稳,一个喜欢文学、历史和科研的90后姑娘,感谢阅读!


稳稳会幸福


加缪(1913—1960)法国小说家,戏剧家,评论家。40—50年代是他从事文学创作时期。主要作品有小说《局外人》(1942),《鼠疫》(1947),《堕落》(1956)等。剧作《误会》(1944),《卡利古拉》(1945),《戒严》(1948)等。还有短篇小说,散文和论之。195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局外人》是加缪的代表作。它代表了作者的存在主义,认为世界是荒谬的,人的生存状态以及人与其周围社会的关系是不可理解的。作品中就反映了这种"荒诞情感"。主人翁小职员默尔索对母亲的死,对情人的爱,对优越的职位,甚至对开枪杀人,坐班房,判死刑都一概漠然处之。莫明其妙地耒到这个荒谬的世界,又莫明其妙地被这个世界呑噬。局外人默尔索的经历反映了存在主义的作者对社会所作的一定的揭露和批判。但是却又消极地认为,人在这个荒谬的世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后耒作者在《鼠疫》中的主题思想较之《局外人》有了明里进展。宣称了人类应该不靠任何救世主,应该团结起耒向荒谬的世界开战。


孙举海sunjuhai


阿贝尔.加缪是法国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是存在主义文学大师,是"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

加缪代表著作很多,其中中篇小说《局外人》是加缪作品的起点,也是他最重要的著作,原因如下:

1、《局外人》是当之无愧的二十世纪文学经典,共读甚多,译本之众在世界范围内屈指可数。《局外人》在汉语世界也广泛流转,其小说意蕴在中文读者中引起了持续性反响,成为时代小说的典范。

2、《局外人》总计两部十一节,加缪用及其精简的笔墨,埋下深邃的伏笔,使得大众对于《局外人》的解读呈现出无穷无尽的丰富性。

3、《局外人》作为加缪"荒诞系列"的核心著作,是其日后庞大创作的基石和起点,也是读者洞悉加缪思想演变的力作。

加缪的《局外人》耐人寻味,阅后如同凤凰涅槃,拥有对自我的清晰认知,这也是智慧的人生,正如加缪《局外人》经典语句所言:真正的救赎,并不是厮杀后的胜利,而是在苦难中找到生的力量和心的安宁。"





烟火葱茏


阿尔加谬,法国作家,戏剧创作家,存在主人文学,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诺奖获者,代表作《局外人》。

《局处人》在塑造人物莫尔索的行文进程中,语言,警世骇俗的荒诞,故事没有艺术的必然,更没逻辑思维的连贯,在不能中下笔,在不可预料中对话,在无法让人"信"中完成人物对时代的反抗,无望而不颓废中突显人物明知不能为而勇敢为之的大无威精神!这正是作家哲学论文《反抗者》的内心世界!


昂首高歌散淡人


阿尔贝.加缪《局外人》当时创作背景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他本人也一直积极投入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后来在巴黎参加地下抵抗运动,在这样动荡的社会下给了他对社会,人,世界的认知。《局外人》则是一种启迪,一把武器。

而小说通过塑造莫尔索这个人物行为惊世骇俗,言谈离经叛道的局外人形象,揭示了这个世间的荒诞性及人与社会的对立状况。人物行为看似荒诞,不近人情,实则正是他用来抵抗这个世界的武器。

《局外人》则是加缪的成名作,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局外人也由此成为整个西方文学,哲学中最经典的人物形象和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


愤慨的小亿


加缪的《局外人》是他的成名作。1942年。加缪出版了小说《局外人》,一举成名。其实小说能有的轰动效应,除了作者本人的坚实的文学功底外,主要人物个性的原创性和典型性是最关键的。如果别人写过,自己也这么写,就算写的比别人好,也没有什么特色。不过,这部小说所反应的现实意义,即使是在当代,也不会过时。就像钱老写的《围城》能够让我们体会到深层意义上的人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