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工程給排水施工技術

建築工程給排水施工技術

3.1溝槽開挖

建築道路給排水工程施工段的土壤為四類土,地下水位大多為-3.6m以下,另外施工段的道路擔負著重要的交通運輸任務,綜合各方面考量,選用了直槽作為本工程的溝槽斷面形式。管溝開挖過程中,土方距管溝邊沿的長度不可短於80cm;材料和工具應擺放在安全合理的位置,不可為了方便,存放在溝邊;對溝壁兩側進行定期檢查,以及時發現並處理鬆動、裂縫以及滲水等理由,並在有塌方隱患處及時採取加護板和支撐的補救措施。溝槽的開挖普遍採用人機結合的方式進行,其中又以機械為主。要保證溝槽底土壤的強度符合設計要求,要保證邊坡土壤的穩定性,要預防槽底土層被擾動,還要防止溝槽被超挖。所以,在高出槽底20~30cm以上部分以機械挖土為主,以下部分則以人工挖土為主,並對槽底進行必要的修整。一旦超挖,應及時做好溝槽邊坡的加固處理,從而避開因溝槽深度過大導致的塌陷事故。除此之外,人工開挖時,埋置坡度板的動作須在人工清槽之前進行,還要保證坡度板的牢固型且要低於地平面。

3.2管道鋪設

選取優質管材是保證建築道路給排水工程質量的基礎所在。如果管材質量不過關,那麼即使安裝工藝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也可能會出現管道的滲漏理由。所以,要和質量可靠、信譽良好的供應商合作,選擇性能合格的管材及配件,還需要嚴格執行進場管材的抽檢制度。先處理好墊層之後,才可進行下管的相關步驟。下管方式通常分為兩種:人工操作與汽車吊裝。首先,利用汽車吊裝的方式將各個管道依次下放到溝槽內,然後輔以人工將管道平移到各自的接口位置,最後進行標高和軸線的調整。下管時,吊車距溝槽邊緣的距離不可少於1m,避開溝壁受力坍塌;下管時,還要防止管道和溝槽支撐構件之間的相互碰撞。管道鋪設完成並經過檢驗合格之後,才可進入到各管道的安裝相接階段。安裝時,先將各管道墊穩,保證各管道留有均勻的縫寬,而且要保證管道內乾淨無雜物。對各管道的管座澆築混凝土並搗實,然後使用回填土將管座其餘空隙部分壓實。溝槽回填的施工需要在混凝土和砂漿的強度超過80%設計強度的情況下進行。溝槽回填不僅要求分層壓實,而且要求對稱回填,還要保證密實度超過90%,達到和道路路基密實度幾乎相等的要求。另外,溝槽回填還需滿足設計施工相關規定。溝槽底部到管頂上部1m之間的區域內,應避開使用大型機械進行回填施工。管頂不可使用重錘進行夯實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