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日本偷襲珍珠港,希特勒什麼反應?

用戶109258832060


希特勒對日本襲擊珍珠港的反應首先是讚賞的,其次就是當即決定對美國宣戰,只是因為準備國會演講而延遲了兩天。


在日本襲擊珍珠港的時候,希特勒正在為莫斯科戰役失敗收拾殘局。當他得知日本襲擊珍珠港的時候,並沒有表示什麼意外。這一切都表現在他的行動中。

12月14日,在他給日本大島大使頒發德國雄鷹大十字金質勳章時,他明確表態,“你們用這種辦法宣戰,做得對!這種辦法是唯一正確的辦法。”

日本在襲擊珍珠港前,雖然沒有明確告知德國,但是,他們還是暗示了德國。在11月29日,美國就截獲了日本大島大使發往東京的電報,說德國一旦在日本和美國開戰的話,會加入日本一方。這就表明了希特勒對美國參戰已經有了足夠的認識。

德國海軍在長期的時間裡,不斷對希特勒施加壓力。美國對德國海軍的挑釁行動越來越明顯。美國不但將物資出售給英國,還用驅逐艦換取英國的海軍基地使用權,並且不斷加大它的護航範圍。由於它不斷介入英國的護航任務,給德國海軍的行動帶來了越來越多的麻煩。

希特勒讓海軍暫時剋制。他不是怕和美國開戰,而是在等待合適的時機。在蘇德戰爭開始後,他認為蘇聯即將被打垮的時候,他認為這個時機已經成熟了。

這個時候,日本偷襲珍珠港,等於是把美國這個敵人接了過去。希特勒何樂而不為?於是,在得知日本偷襲珍珠港後,希特勒隨即就給海軍下命令,允許德國海軍對美國方面的艦船發動襲擊。

美國現在其實陷進了一個比較尷尬的境地。美國遭受了珍珠港的重大的損失,可是按照法理來說,它只能向日本宣戰。而美國的主要目的是要參加歐戰,如果德國不向它宣戰,它是不能向德國宣戰的。為了參加戰爭,它只有等著德國的宣戰。

雖然,美國通過截聽破譯日本的外交電報,使它已經知道了德國和日本的外交底牌。但是,在這個時候,它只有靜靜等待。最終,在12月11日,偷襲珍珠港過去三天後,它等到了德國對美國宣戰。按照希特勒的性格,他終於向美國宣戰了。希特勒狂妄的在國會對那些議員們咆哮,“我們將總是先下手!”

日本偷襲珍珠港,在希特勒看來,並不是壞事。他認為這樣日本就可以牽制美國的力量。這樣,他就能夠放手在歐洲作戰。海軍在大西洋切斷美國對英國、蘇聯的供應,陸軍再打敗蘇軍,這樣,德國就能夠取得戰爭的勝利。

可是,美國的戰爭潛力讓他失算了。美國將主要的力量放在了歐洲戰場,太平洋戰區成了次要戰場。大批的軍隊、武器和物資湧入歐洲,尤其是美國空軍的戰略轟炸徹底摧毀了德國的戰爭潛力。到這個時候,已經有一些德國的有識之士看到,德國已經失敗了。

我是歷史笑春風,歡迎大家關注我,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歷史笑春風


“消息確鑿嗎?”——希特勒詢問向他報道珍珠港事件的首席新聞發佈官奧托.狄特里希

“我們不會輸掉戰爭了!”——希特勒旁若無人地說

“現在,我們有了一個三千年都沒有被打敗過的夥伴了”——希特勒興奮地說

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美國珍珠港,美國宣佈加入第二次世界戰爭,二戰規模達到全球性。而在12月7日黃昏消息傳來後,希特勒在他那以地雷和沼澤圍成的狼穴裡,說出了以上三句話。

按理說,日本把美國也拉下了水,並讓它成為堅定的反法西斯主義盟國,這對於已經在莫斯科的冬天中失利,雙方局勢逐漸扭轉的德國來說,應該是算是極為嚴重的打擊才對。

如果按照這樣的設想,希特勒應該是很憤怒,很生氣地大罵日本如豬一樣的舉措才對。可從以上三句話來看,希特勒並不怪日本偷襲珍珠港,反而是很感激日本,因為這讓意志消沉的希特勒再一次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希特勒為什麼會有如此反常的反應?

事實上,在希特勒發動戰爭機器的時候,他就一直在極力保持著美國的中立位置,希特勒一直宣稱他所發動的是“歐戰”,是歐洲本土的戰役,儘量避免與美國發生衝突。希特勒鄙視美國人,可他也忌憚於美國那強大的工業力量,為此他甚至下令:

只有在美國艦隊開第一炮的情況下才可以還擊。

那如此忌憚美國,極力維持其中立態勢的希特勒,為什麼卻如此高興美國參戰呢?

因為美國雖然對外宣稱保持中立,但它源源不斷地運往英倫三島的武器和物資,就已經證明了美國在這場戰爭中所堅持的立場。

而且在希特勒發動“巴巴羅薩”計劃(1941年6月22日)的第二天,美國國務卿就發表了一篇聲明,表明“即使意味著要支援一個極權的國家,也要阻止希特勒”,然後就解凍了價值4000萬的蘇聯資產,並宣佈《中立法案》對蘇聯無效化。上一次美國宣佈無效化的國家就是英法,這就意味著美國可以正式向蘇聯提供武器物資了。


在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裡,美德兩國通過輿論戰的方式,在本土上就打了數十場沒有硝煙的戰爭,7月初,希特勒已經收到了最不想知道的消息:美軍已進駐冰島,和英軍聯合,美國正在以某種方式激怒德國向其進攻,從而使其擁有對德宣戰的藉口。

從一開始,美國就已經準備參加入二戰泥塘,即使不是用軍隊,也要用物資搞垮德意日協約國。希特勒對此十分清楚:美國遲早會參戰。不同的是,是要讓德國自己來面對英蘇美三國呢?還是找個替死鬼替自己擋住美國的軍艦呢?

希特勒很正常地就選了後一種,在7月中旬,希特勒召見了日本大使,“需要來一場徹底的改變了”,“今天,只有兩個國家的利益不會出現矛盾,就是德國和日本”。

“英國和美國永遠都是我們的敵人”

日本當時正處在美國的石油封鎖之中,軍隊則被中國和蘇聯所牽制在東亞地區,雖然日本南下奪取了印度,但也出現了後繼無力的情況。日本急需打開僵局,而德國拋出來的橄欖枝,無疑就是打破包圍圈的一把利刃(至少日本人是這樣認為的)。

所以日本在1941年12月7日偷襲珍珠港後,希特勒真是嗨到了極點,他再也不用擔心美國會來插手歐洲戰局了,因為日本“這個可靠的盟友”已經將其牢牢地拖在了太平洋戰場。希特勒關心的始終只有歐洲,亞洲戰況會變成怎麼樣並不在他的規劃之中。

而日本屁顛屁顛地執行“盟友”的請求,卻把自己的國家拉入了更深的戰爭泥塘之中。


一貳一橙


爆肝,暴走,這就是希特勒當時的反應!

1939年12月8日,441架日本飛機朝珍珠港飛去,這一天的這場戰爭成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爆肝!當希特勒知道這個事情的時候,他整個人都陷入了瘋狂狀態,所有在場的人都嚇呆了。希特勒為什麼反應這麼大呢?這個是三天以來,希特勒聽到的第二個壞消息!

1941年12月5日,這一天被德國人稱為“最黑暗悲慘的一天”,在這一天中,他們無往不利的前進趨勢徹底被蘇聯給遏制住了,不僅如此,他們還必須後退。此前短短20天內,他們損失了15餘萬人,推行閃電戰的法寶坦克損壞了777輛,其他重型武器不計其數。12月6日,蘇聯人以瘋狂的空襲和炮轟開始了全面反擊,撤退中的德軍損失慘重。德軍前方戰況的不順利,讓希特勒心情極其不好,突然又傳來日本偷襲珍珠港的消息,他不暴走才怪!

從希特勒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盤計劃來說,他與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從始至終都很清楚,在他們拿下歐洲前,千萬不要讓美國人站到對立面,否則他們的計劃會失敗。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經濟體,其軍事實力和科技水平都非常強大,所幸美國推行孤立主義,他們不參與世界紛爭,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一直規避一切與美國起紛爭的事情,他們希望自己能夠快速拿下歐洲,然後他們就可以德意日三方圍攻美國,進而完成稱霸世界的夢想。

日本進攻珍珠港的時候,德國就差英國和蘇聯就徹底拿下歐洲了,實際上這個時候就剩下蘇聯了,英國其實在之前已經被德國打得只剩下一口吊著的氣了,德國拿下蘇聯的話,英國很快就會被滅掉!希特勒堅信,少則半年,多則一年,德國可以拿下蘇聯和英國,一切大局即將定下來,到時候不是美國打過來,而是他們朝美國揍過去。僅僅差那麼一點點時間就可以獲得成功,結果日本人的無腦行為把美國人給提前拉進戰局,加上眼下德軍前方的戰況,這下戰爭的局勢就不好控制了。

日本攻擊珍珠港前,希特勒希望日本能夠出兵,與德國一起東西夾擊蘇聯,這樣可以快速拿下蘇聯,基本上歐洲格局就定下來了,大事可成。希特勒的一切幻想都被日本人給摧毀了,這個能怪日本嗎?其實日本這個時候深陷困境,所有在美國的資產都被凍結了,而且美國對日本進行了石油封殺,沒有了石油資源,日本還怎麼繼續作戰?只能說一切都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希特勒只能對天長嘆!


世界近代史觀察員


其實希特勒得知日本偷襲珍珠港的消息是非常惱火的。因為當時蘇德交戰正酣,希特勒是希望日本在遠東進攻蘇聯,使蘇聯腹背受敵,從而達到早日佔領整個蘇聯的戰略目標。然而日本卻惹惱了美國這個龐然大物,這樣使德國將面臨兩線作戰的危險,你認為希特勒會高興嗎?不過作為盟友又不得不立刻做出跟美國宣戰的決定。

不過當時聽到日本偷襲了珍珠港的消息的確有兩個人比較高興,一個是蔣介石,一個是丘吉爾,傳說當時丘吉爾正在浴缸裡苦悶,聽說這個消息竟然直接從浴缸裡跑出來在床上又蹦又跳。

日本也不是貿然進攻美國的,偷襲珍珠港的直接策劃者山本五十六是個美國通,為的是速戰速決消滅美國的海軍有生力量掌握太平洋的制海權。這方面日本早期就做足了功課的,經過陸軍北上進攻蘇聯和海軍南下東南亞的劇烈爭論後,最後決定確立南下的戰略,但必須要解決面前兩個強敵,就是蘇聯和美國。1941年4月13日《日蘇中立條約》的簽訂對於日本和蘇聯意義都非常重大。合約簽訂後斯大林破例親自到莫斯科火車站為日本外相送行。這樣日本就可以全力解決另一個宿敵美國了。

然而這個條約的簽訂卻出賣了中國的主權,因為日本承認外蒙古獨立,蘇聯也承認了日本佔領的我東北的偽滿洲國。由此可見國與國之間也是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在此前提下誰也左右不了誰,今天握手,明天可能就翻臉,這就是政治,這就是外交。


老么看點


大家普遍認為,希特勒得知日本偷襲珍珠港後,非常的憤怒,甚至是暴跳如雷大罵日本是一頭掉進陷阱的野豬。

可是,事實卻恰恰相反。希特勒在日本偷襲珍珠港的第4天,就迫不及待地向美國宣戰了。實際上,這並不是德國作為軸心國必須履行的義務。



對於希特勒而言,履行義務,那得看是否有利於德國,有利於德國時,他才會履行,不利於德國時,他甚至可以倒打一耙,坑盟友一把。

就拿1939年蘇、日雙方的諾門坎事件來說,德國不僅沒有幫忙,而且還跟蘇聯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很多人可能會說,那時候日、德雙方並沒有結成軸心國,非也,早在1936年,德國就與日本簽訂了《反共產國際協定》。

這擺明了就是針對蘇聯,可是希特勒為了避免與強大的蘇聯起衝突,為了更有保障地拿下波蘭,毫不猶豫就撕毀彼此雙方簽訂的《反共產國際協定》。



與此同時,德國還大量給中國提供軍事武器,並派遣德國顧問幫助中國抗日,日本多次提出不滿和抗議,但都無效,因為德國那時還需要通過售賣武器來賺錢,需要通過幫助中國抗日來獲得更多戰略物資。

不僅如此,當德國需要通過侵佔蘇聯來獲取更多戰略物資時,又一次擺了日本一道。

1941年三四月間,日本外相松岡洋佑出訪亞、歐等國,訪問柏林時,松岡稱德國跟蘇聯簽訂了互不侵犯協定,日本也要跟蘇聯簽訂協議。

德國沒有拒絕,轉而松岡馬上就代表日本簽訂了《蘇日中立條約》,結果還沒過三個月,德國就舉全國之力打蘇聯了,日本還被矇在鼓裡,氣得差點退出軸心國陣營。

可見,希特勒根本不是因為履行軸心國之間的義務才被迫向美國宣戰,而是希特勒早就想向美國宣戰了,只是迫於無奈,德國海上實力太薄弱。



德國為何在沒有解決掉英國之前就迫不及待想要拿下蘇聯?

根本原因就在於美國在那個時候實際上就已經藉著援助英國為由,積極尋找與德國開戰的藉口。

希特勒為了避免衝突,只能淡化全面入侵英國,改重點拿下蘇聯,一旦拿下蘇聯,再與美國叫板就有足夠的底氣了。

可是儘管如此,美國還是不肯作罷,就在德國正式入侵蘇聯的第二天,美國馬上又針對德國發布了一篇聲明,稱呼“即使意味著要支援一個極權的國家,也要阻止希特勒”。

這個極權國家指的就是當時與資本主義國家對立的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緊接著美國付諸行動,解凍了蘇聯在美的所有資產,並逐步向蘇聯提供戰爭物資。



也就意味著,美國實際上已經向德國宣戰了。也就是說,對德國而言,美國加入戰爭,實際上跟日本偷襲珍珠港根本沒啥關係。

日本沒挑起這場禍端之前,美國就開始對德國進行各種制裁,在大西洋就已經下令可以向德軍開火。在蘇聯更是同英國一起大力援助蘇聯。

再換而言之,日本偷襲珍珠港實際上等於幫助德國牽制了英、美的勢力,所以希特勒怎麼可能生氣,怎麼可能大罵日本。

所以希特勒才迫不及待,義憤填膺地向美國宣戰。

(如您有不同見解,或者補充,請在評論區留言,我是歷史迷“往事課堂”,願和每位歷史愛好者分享和探討那些前程往事……)


鐵匠聊文史


日本偷襲珍珠港,希特勒知道後暴跳如雷,大罵日本蠢貨,猴子!

希特勒能把一戰戰敗,受到凡爾賽條約限制的德國從枷鎖中解救出來,短短十多年讓德國成為歐洲第一強國,橫掃歐洲,還是有些能耐的。

日本偷襲珍珠港,可以說是他最擔心的事情。要是放在以往,或許他還不會那麼擔心和憤怒。因為以往他沒有對手,所向披靡。但是日本偷襲珍珠港的時候,正是德軍兵臨莫斯科城下,鏖戰於斯大林格勒,推進不順的時候。

這是二戰開戰以來德軍碰到的第二個釘子。第一個是英國,不過英國的情況與蘇聯不一樣,英國是憑藉優勢海軍和英吉利海峽作為屏障,龜縮在英倫三島負隅頑抗的。只有招架之功毫無還手之力。

德國即便攻打英國十年,也不擔心失敗。但是蘇聯是一個有著遼闊縱深,廣大人口、民風彪悍的國家。最重要的是德軍的陸軍和閃電戰術從來沒有遇到過阻擋,這次遇到了最堅強、最血性的抵抗,戰場上的不利情報不斷傳來,他以往的自信已經開始動搖。

就在他最需要集中力量解決蘇聯局勢的時候,日本不但沒有應他要求北上夾擊蘇聯,反而跑去招惹了更不好惹的美國。希特勒這個時候原本就在求神拜佛不要再招惹新的敵人,特別是他打算解決了蘇聯,把陸地國家都解決的差不多了,最後去吃的肥肉被日本狠狠咬一口驚動了。

當然,希特勒的判斷是正確而精準的,隨後德軍在蘇聯全線潰敗,美國也正式對軸心國宣戰,英美聯軍諾曼底登陸成功,法西斯們便大勢已去,走向末日。


謝金澎


12月7日,日本偷襲了珍珠港。

12月8日,羅斯福在國會對日本宣戰。

丘吉爾喜出望外,說“現在美國和英國在同一條船上了”,他立即從戰時內閣取得授權,對日宣戰。

希特勒得知日本的行動後,心情也跟丘吉爾差不多,同樣感到非常高興。他馬上打電話給戈培爾,表達他的興奮,並且命令在12月10日召開國會會議。會議後來推遲了一天,在12月11日的國會演講中,希特勒聲稱“東亞的衝突對我們來說是個很好的禮物”,演講的高潮階段就是希特勒對美國宣戰。

很多人認為日本的行動打亂了希特勒的計劃,實際上根本不是這麼回事。日本的行動完全符合了希特勒的期望。

一、珍珠港事件之前,日本和德國正在討論共同對付美國的協議

(羅斯福在國會對日本宣戰)


1941年11月12日,日本高層決定,對美作戰不可避免,應該努力同德國達成協議共同對付美國,並且承諾不實現單獨和平。

此時德國在蘇聯的戰況不利,德國希望日本參加對蘇聯作戰。日本的回應卻是必須馬上討論德國是否會推遲對美作戰。

11月21日,德國駐日大使歐根奧特將情況彙報給外長裡賓特洛甫,裡賓特洛甫回覆說:戈林認為如果德國或者日本有一方已經陷入對美戰爭,另一方一定不會實現單獨和平。

11月28日,裡賓特洛甫會見日本駐德大使渡島支廳,他保證如果日本對美開戰,德國將給予幫助,在任何情況下,德國都不會同美國實現單獨和平,元首已經下過決心了。

12月4日,裡賓特洛甫在東線司令部見到希特勒,得到同意去準備一個由德意日三方締結的協定,約定任何一方如同美國開戰,另外兩方將立即認為自己也跟美國開戰了。

只不過日本人襲擊珍珠港的時候,協議還沒有籤。這是日本人的單方面行動,德國反而不需要承諾什麼了。

二、希特勒一直希望日本去進攻美國

(松岡洋右與希特勒)

1941年春天,蘇德戰爭還沒有爆發,日本外相松岡洋右訪問柏林,希特勒就對他說:如果日本對美開戰,德國將立即承擔責任。

巴巴羅薩行動失利後,希特勒雖然希望日本參與對蘇聯作戰,但並沒有抱太大指望,因為希特勒一直很樂觀自信,他一直認為德國可以靠自己解決蘇聯,日本如果進攻美國,反而有利於德國消滅蘇聯。

在希特勒看來,日本進攻美國至少有三個好處:既可以把美國拴在太平洋上,又可以削弱英國(日本肯定不會放過英國在遠東的殖民地),還可以切斷美國對蘇聯的援助,有助於德國消滅蘇聯。

希特勒得知日本偷襲珍珠港後,感到很意外,但同時也非常高興,他表示“我們根本不可能輸掉這場戰爭,我們現在的同盟軍3000年來都沒有被征服過。由於日美開戰,世界格局已經發生了完全變化。美國現在顧不上蘇聯,也難以向英國運送有價值的物資了。”

12月9日,希特勒回到柏林,戈培爾去看他,事後在日記裡記錄:“元首又一次因為對於勝利的樂觀和自信感到愉快。”

三、日本偷襲珍珠港,使得希特勒有了對美國宣戰的合適時機

(希特勒在國會演講)


珍珠港事件之前,美國對德國已經是不宣而戰了。

1941年6月22日,德國進攻蘇聯的當天,美國就宣佈解凍蘇聯資產,並對蘇聯實施援助。

1941年7月,美國接管了冰島,負擔起了在大西洋護航的任務,加大了對英國的援助。

1941年9月,羅斯福還要求美國海軍在大西洋見到德國潛艇就打,還要先發制人。

美國和德國已經處於事實上的戰爭狀態了,只不過希特勒一直在忍。

希特勒一直在限制德國潛艇的行動,搞得潛艇部隊非常難受。在輿論上,希特勒也限制媒體發表任何有可能刺激美國的新聞。

希特勒很清楚,德國一戰的失敗,跟美國最後參戰有著很大關係,德國人心中有陰影。珍珠港事件後,他在給納粹地方官員講話中說,“如果沒有日美衝突,德國對美宣戰很難為人民所接受。”

珍珠港事件爆發後,希特勒立即下令潛艇無限制的攻擊美國船隻,盟軍損失的船隻噸位直線上升。

對希特勒來說,這是一次宣傳的機會,這是一個好消息,可以掃除東方戰線的失利帶來的陰霾。他還要掌握主動權,“一個強大的帝國不會讓別人向它宣戰,只能由它向別人宣戰”。

希特勒精心準備了國會演講,本來12月8日,日本希望德國立即跟進,裡賓特洛甫告訴渡島支廳,元首正在考慮找一個最好的時機來宣佈對美開戰,他需要時間。於是希特勒的演講推遲到了12月11日。

希特勒的演講持續了一個半小時,他對羅斯福進行了長篇大論的攻擊,罵羅斯福是“魔鬼般狡猾”的猶太人支持的。最後在演講高潮部分正式對美國宣戰,並且宣讀了和日本、意大利簽訂的三國協議。

只不過,希特勒誤判了形勢,美國沒有被拖在太平洋,而是採取了先歐後亞的策略,打算先解決德國,然後再去對付日本。希特勒的演講也沒能提升德國民眾的士氣,反而讓士氣更加低落了,因為德國又多了一個強大的對手。第二天他就不得不承認東線的形勢不太好,要通過宣傳讓人民做好準備接受犧牲。


我是迷蝶夢,以上為個人淺見,如果你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喲。


<strong>


江蝶夢


希特勒很高興。有人稱希特勒得知日本偷襲珍珠港後大怒,罵日本人,這完全不屬實,是個人臆測。事實上,希特勒當時高興得手舞足蹈。幾天後,希特勒不顧元帥們的反對,對美宣戰。當時希特勒完全沒有必要這樣做,硬把美國公開地拉入歐洲戰場。

但一是希特勒過高地估計了日本偷襲對美國軍事力量的影響,過高地估計了日本在亞洲戰場上的能力,錯誤地判斷日本終將贏得這場戰爭。二是希特勒要以此,表達堅定地與日本站在一起,給予日本精神和道義上的支持。

最初,希特勒對日本並沒什麼特殊的感覺。日俄戰爭,日本打敗俄羅斯獲勝後,極大地改變了希特勒對日本人的看法。在掌權後,希特勒的世界政治格局是,德國統治歐洲,並取代英法荷比等國在美洲和非洲的地位。亞洲,則由日本統治。

他稱日本人是“東方的雅利安人”,是僅次於日耳曼人的第二優秀的人種。希特勒本來對中國也不錯,二戰前,德國與民國政府有不少合作,包括訓練軍官、軍火交易、友好的外交關係等等。日本人加入軸心國陣營並提出要求,希特勒才中斷了與中國的關係。


世界真的很大


日本偷襲珍珠港完全是一種傻子、愚蠢、極其錯誤和弱智的決定!(希特勒在得知日本偷襲珍珠港以後發出的聲音)

眾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大發戰爭財,但卻對德國、日本、意大利的法西斯侵略行為保持靜默,只是默默的在幕後支持,但是,日本偷襲珍珠港以後,美國坐不住了,這是一個面子的問題。日本偷襲珍珠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尾聲的信號,更是法西斯軸心國將要滅亡的開端。希特勒在得知日本偷襲珍珠港以後,顯示出了極其憤怒和不解的心情,他預料到了美國早晚會參戰,而日本的這種行為無疑是美國參戰的催化劑。

天才的策劃和設計,讓偷襲珍珠港成為近現代偷襲戰中的典範手筆,但是,這樣是納粹黨由盛及衰的前奏

山本五十六曾經在美國服役,他知道美國人的喜好特點,於是,他說服了日本天皇和政府的那些政客,企圖對美國駐太平洋珍珠港發動襲擊。

這個看似無法做到的軍事偷襲行動,在山本五十六的心中,早已胸有成竹,他的這次賭博是成功的,讓他在戰爭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另一方面,也是日本的罪人,他的偷襲結果,並沒有讓美國坐以待斃,而是主動出擊,加速了自己法西斯政權的滅亡。

1941年12月7日,美國太平洋珍珠港還是週末,但是,悄然來到身邊的航空母艦和潛艇打破了這個寧靜的週末,數千人喪生,日本海陸空三面進攻珍珠港,珍珠港成為了一片火海。

羅斯福總統隨機召開戰爭大會,希望考慮對日宣戰,發表了《告全體同胞書》,拉開了美國對日戰爭的序幕。

相反,對於山本五十六的自豪不同,希特勒在聽取日本駐德大使傳遞的函文中得知,日本偷襲珍珠港。希特勒當即表示非常生氣,他說日本的這種行為是極其愚蠢的。要知道,希特勒在1941年的冬天,是他一生的冬天,戰爭停靠不前,對蘇戰爭並不順利,他不希望美國直接參戰,讓自己腹背受敵。如果美國對日宣戰,作為同盟國,德國也必然向美宣戰,這是希特勒不希望看到的。

英美盟軍諾曼底登陸,歐洲戰局基本結束,而此時的羅斯福,希望加速二戰結束,下達使用原子彈對日打擊命令

1945年8月,這是日本歷史上最為悲慘的一個月份,日本廣島和長崎相繼受到原子彈的轟炸,幾十萬人喪生。

這也許是羅斯福總統想報日本偷襲珍珠港的一箭之仇,但是,山本五十六,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

文/小雪歷史微鑑,古事新說,快意江湖!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喜歡的點點關注。

小雪歷史微鑑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1941年的冬天,讓同盟國和軸心國兩方的力量天平發生的重大變化。在這一年的12月7日,日本悍然發動閃電偷襲攻勢,派出的聯合艦隊重創美軍在夏威夷的珍珠港基地。當日本人都沉浸在偷襲得手的喜悅中,遠在德國狼堡的納粹軍領袖希特勒卻一臉沮喪。

他的心情糟糕到了極點,日本這位“豬隊友”徹底坑了他一把,為了自己的一點蠅頭小利,偷襲了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徹底將美國拉進戰爭的漩渦中來,無異於給自己找來一個實力強悍的對手,可以說是將自己置身於巨大的危險中。

原本在這一年的夏天,德軍對蘇聯發動閃電突襲,戰果頗豐,沒想到進入冬季後,蘇聯極端寒冷的天氣遲滯了德國人的進攻,已經傾斜向德國的戰爭天平,正在被一點點拉平,希特勒的軍隊很有可能會被拖死在蘇聯。此前德國之所以拉上日本,主要是想利用日本的地緣優勢,能夠在遠東地區拖住蘇聯,遲滯美軍在太平樣地區的行動,為德軍創造有利戰機。

珍珠港事件發生後,美國人必然會投入更多的精力來對付日本人,那麼,日本所承擔的遲滯蘇聯行動的任務,就完全起不到效果了。美國民眾的輿論壓力,會迫使美軍加大對日作戰的力度,日本自己都自顧不暇,顯然無法幫助德國拖住蘇聯。而蘇聯就可以放心大膽和美軍作戰。

其實希特勒作為一國領袖,他也明白,既然盟友已經對美宣戰,已經無路可退,在日軍偷襲珍珠港後的第四天,在過會上也宣佈了對美作戰的命名。恰恰正是從這段時間開始,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天平開始向同盟國一方傾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