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春管 分區分片劃重點

一年之計在於春,隨著天氣回暖,小麥田間管理也進入了關鍵時期。今年小麥赤黴病、小麥蚜蟲為害程度重,小麥條鏽病在部分地區偏重發生,農民朋友該怎麼做?

各地麥田應該注意監測麥田病害的發生情況,早發現、早防治。做好“時時監測,帶藥偵察,發現一點,控制一片,打點保面”的預防措施,抓好發病中心的封鎖控制,嚴防大面積擴散流行。

小麥春管 分區分片劃重點

各麥區要制定不同的防治方案

各麥區可根據不同的重點防治對象,分別制定防治方案。特別要注意紋枯病、鏽病、白粉病、赤黴病、莖基腐病等重點病害的防治。並要注意選用對路的農藥,嚴格按照說明書及時防治。防止過量用藥,減少汙染和農藥殘留。

小麥春管 分區分片劃重點

注意麥田害蟲監測

冬季偏暖和土壤墒情較好,對於小麥害蟲越冬有利,要特別注意麥田害蟲的監測,達到防治標準後,要及時噴藥防治,力爭治早、治小、治了。

重點注意防治蚜蟲、紅蜘蛛、吸漿蟲等主要害蟲,同時要注意草地貪夜蛾的監測和及時防治,防止擴散蔓延;對於非洲沙漠蝗蟲也要提前做好防治預案,做到嚴防死守,堵於國門之外,努力避免非洲沙漠蝗蟲入境。提前做好高效低毒的農藥儲備,發現為害,要堅決消滅。

田間草害要注意

當前小麥主產區土壤墒情較好,隨著溫度逐漸升高,有利於麥田雜草發生和生長。各地要認真調查麥田雜草發生的種類和生長情況,根據雜草種類選用正確的除草劑,進行麥田化學除草。

噴藥時一定要注意將氣溫穩定在10℃左右,於小麥拔節前的有利時機進行,溫度過低容易對小麥產生凍藥害,噴藥時期過晚,容易對小麥穗分化產出不利影響,所以一定要嚴格注意噴藥時期,並嚴格選擇農藥,按照農藥的使用濃度和技術規程操作,安全用藥。對於各類麥田病蟲草害的化學防治,都要特別注意人身安全防護,防止人員中毒。

小麥春管 分區分片劃重點

北方麥區

目前北方冬麥區的小麥正逐漸進入返青期,由於總體麥田土壤墒情較好,不用急於澆水,可以在晴天午後麥田表面出現乾土層時,進行鎮壓,可以保墒保溫,促進小麥返青,鎮壓時用表面光滑的鎮壓器,不要用瓦稜形的鎮壓器,以免造成麥苗的機械損傷。麥田鎮壓可以相隔7-10天,再鎮壓一次,以提高鎮壓保墒保溫的效果。待小麥返青後,根據苗情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

對於壯苗,促控結合,可以採用中耕、鎮壓,控制肥水,蹲苗壯長,控制基部節間伸長,防止後期倒伏。等到拔節初期再施肥澆水,推薦追施氮素每畝6-8kg,促進小麥兩極分化,保證大櫱成穗。對於群體較小的麥田,以促為主。可在返青期適當追肥灌水,推薦追施氮素每畝3-5kg,促弱轉壯,到拔節中後期再次灌水追肥,推薦追施氮素每畝3-4kg,促大穗大粒,奠定豐收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