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這兩個字的孩子註定沒出息,你每天都在說!

了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奧德曼期待您的到來

當孩子玩在興頭上不肯回家;在商店抱著想要的玩具不肯撒手;為了一次出行胡攪蠻纏的時候,家長們最先想到的話是什麼?

“聽話,再不走你就別走了!”“聽話,咱們下次再買。”

帶著承諾或威脅的語氣,讓孩子乖乖的服從了自己的意思。

誰家不想有一個聽話的乖孩子呢?當聽見別人誇讚自家孩子“真聽話!”時,家長們的臉上總是洋溢著自豪的笑意。

01

聽話成為了一把標尺

從小家長就給孩子樹立了一個衡量好壞的標尺:

聽話的就是好孩子,否則就是壞孩子。好孩子能得到獎勵,而壞孩子等待他的只有懲罰。

上週,朋友梅梅帶孩子來家裡玩,小姑娘尤其聽話,吃水果玩玩具甚至是上廁所都完全依照梅梅的眼色行事。

小姑娘每次剛想張口表達什麼時,梅梅就會用兩個字“聽話”將她的想法扼殺。

這樣的小姑娘放在任何一個客人家裡可能都會得到一句誇獎,但我看在眼裡只有滿滿的心疼。

常聽這兩個字的孩子註定沒出息,你每天都在說!


聽話的孩子循規蹈矩的過著家長安排的人生,彷彿一個沒有靈魂的“提線木偶”,你問他們想做什麼,永遠只會得到一個標準答案:

“我媽覺得.....我爸說......

這樣的孩子不僅失去了表達的慾望,更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自我。

02

孩子變成了啞巴

在電視劇《小歡喜》中,陶虹飾演的媽媽與女兒產生了激烈的爭執,惱羞成怒的女兒大喊“我不說話了行不行啊!”

這個場景是否似曾相識?

“既然沒人聽,那就不說了!”聽話的孩子,總有一天在家裡會變成一個不會說話的“啞巴”,封閉起自己的內心,與家長漸行漸遠。

他們不再反抗,也不再思考。

就像短片《馴兔記》中的孩子一樣,“聽話”讓他們成為了沒有思想的兔子。

只會說讓大人開心的話,只會做讓大人滿意的事。至於自我,對於帶上兔頭套的孩子們來說已經不重要了。

哪怕是短片中頑強抗爭的皮皮魯,最後也不得不捨棄自己的與眾不同,偽裝成聽話的兔子,閉上了自己的嘴巴。

常聽這兩個字的孩子註定沒出息,你每天都在說!


作家蕭伯納說過:“思想就是生命。”那失去了思想的孩子和行屍走肉又有什麼區別?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也沒有一模一樣的乖孩子。

家長們應該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發光點,而不是用兩個字“聽話”讓他們變成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模範學生。

03

“不聽話”的孩子更聰明

有研究表明:思維靈活,學習能力強的聰明孩子,通常都會有好動、話多、叛逆、自我意思感強幾大特點。

而這些代表聰明的特徵在大多數家長看來卻是頭疼的表現。

難道就對孩子不管不顧,任其調皮搗蛋嗎?

不是的,想要讓孩子乖乖“聽話”,家長們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總是限制孩子,而是應該針對問題,逐個突破,讓孩子在瞭解規則的同時,將自己的長處發揮出來!

讓好動的孩子玩個夠

好動的孩子一刻也靜不下來,天天在家上演貓抓老鼠的家長們大概每次都想把孩子捆起來,好讓他能在椅子上消停一會兒。

但其實好動的孩子運動神經比一般的孩子更發達,所以總想上躥下跳,消耗不完的精力讓他們時刻保持活力四射。

常聽這兩個字的孩子註定沒出息,你每天都在說!


建議:

對付這樣的孩子,家長與其大吼一聲“你能不能聽話的坐下來!”不如抽時間帶著他們去公園球場玩個夠,或者給他報幾個運動課程。

在外面大量的消耗精力過後,孩子回到家自然就能安靜地坐下來休息一會兒了。

這樣,不僅孩子身體得到了鍛鍊,培養了興趣愛好,家長也能解放,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為?

讓話多的孩子說個夠

碰見話多的孩子,家長常常一個頭兩個大,每次聽見孩子叫“媽媽”就知道沒好事,不是十萬個為什麼就是淘氣三千問。

但其實話多的孩子只是有更強烈表達慾望,希望得到更多人的關注,才不斷用說話來吸引別人的注意力,總問問題的孩子,思維更活絡,想象力也更加豐富。

常聽這兩個字的孩子註定沒出息,你每天都在說!


建議:

給話多的孩子多一些的關注吧,放學問問他“今天過得如何?”,和他聊聊生活的囧事,讓他感受到被愛和關注比什麼都重要。

除此之外家長還可以讓孩子多讀故事講故事,從而鍛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沒準就能培養出下一個知名主持人也說不定喲~

聽叛逆的孩子說說話

孩子1歲的時候最早的叛逆期就出現了,自我意識的萌芽,讓孩子學會了拒絕和反抗。

小時候他們用肢體動作抗拒你為他做的種種安排,長大後變本加厲的運用一切手段想要凸顯自己的獨一無二。

其實叛逆的孩子是自我意識強的表現,他們更加獨立自主,不希望被束縛,更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

建議:

面對叛逆期的孩子,家長們與其吼罵打壓,不如靜下心來聽聽他們心裡說的話。

瞭解孩子真實的想法,比讓他一味的接受安排要重要得多,時代一步步的發展,家長們也不得不承認自己有些跟不上變化的腳步,孩子自己的路總歸是要讓他自己走的。

就當是角色互換,這次換家長“聽聽話”吧。


說一千道一萬,其實孩子不聽話恰恰才是最正常的表現!

每個孩子都是擁有獨立意志的個體,應該享受自主的人生,而不是成為家長的附屬品。

在人生這幅畫卷上,家長只能提供筆和紙,無法手把手的為孩子畫完這幅畫,所以與其讓孩子只懂得“聽話”,不如讓孩子創造一條自己的路。

家長們,請在孩子成長的路上做他引路人而不是絆腳石,別再用“聽話”綁架孩子,給他們更自由的空間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