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一答」傢俱實體店線上銷售可以從哪幾個方面入手?

網友問:傢俱實體店線上銷售可以從哪幾個方面入手?

【家電店長大課堂】

傢俱,建材,家電都是和人民住居生活緊密關聯的近親行業,也與房地產市場,二手房市場,重裝修房市場息息相關。

在此,以家電人的身份談一談家電,家居,建材等耐用消費品線上銷售的一些看法。

相對而言,家電比家居,建材產品標準化程度更高一些,所以,相關數據顯示,家電線上銷售目前已佔到全渠道市場的40%左右。而疫情期間,線上銷售估計佔到全渠道市場80%~85%甚至更高的比例。

這就是為什麼家電行業從大品牌總部,到各地分公司,辦事處,以及全國各地家電賣場無論大小,紛紛觸網,以至於家電出現全民直播,家家觸網的現象。

「一問一答」傢俱實體店線上銷售可以從哪幾個方面入手?

個人認為,實體店線上銷售可以分為三個層次(或者說三種方式)。

第一種方式,平臺開店。這種模式自2012年以來火了很久,我們很多家電賣場兄弟單位在某貓,某東,甚至某寧等平臺都開個店,甚至不止在一個平臺,在2個及3個平臺同時開店的兄弟單位也有好幾家。也有兄弟單位與平臺合作,成為當地的線下服務商。那個時候,我們行業流行幾句話,上不上就上吊,上網找死,不上網等死,不是上不上網的問題,而是什麼時候上,怎麼上的問題等等。

但經過1~2年時間,家電實體店上網的風潮漸漸退潮,究其原因還是家家上網,個個開店,但上網者多,賺錢者少,虧三五百萬甚至上千萬的多。以至於到今天也就個別幾家家電零售企業保留了平臺網店,養幾個人守著。倒是原來的批發代理商,轉型做起了品牌線上代運營,在某貓,某東的業績還不錯,賺的不是差價,還是品牌廠家支付的線上銷售佣金和線下用戶對接服務費。

第二種方式,自建網站。我曾經在2012年左右極力主張家電賣場兄弟單位平臺開店,當時的理由是,自建網站也就是修了一條門前小路,要想做大線上銷售,就必須向平臺繳過路過橋費,上平臺的高速公路。因為,自建網站需要燒錢來養,而且不一定養得活,很多企業也燒不起,如果沒有足夠的宣傳,所謂的自建網站也就等於深山裡開店,在網站,APP多如牛毛,但選擇困難症的用戶只習慣個位數網站、APP的情況下,根本就是有店無客,死路一條。所以說,自建網站這條路也行不通,目前我們幾乎所有的家電賣場自建網站(包括APP)成了長時間不更新,也沒有人登錄訪問的死站,就是客觀的現實。

第三種方式,非門店營銷。也就是最近大火的小程序,直播帶貨,微信秒殺等,藉助第三方平臺,小成本甚至零成本開店,搞直播帶貨,目前已經是家電賣場經營自救的一種方式,甚至被賦予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的特殊意義。

但目前,非門店營銷儘管很火,但並不能徹底抵消門店暫停營業期間損失的銷售,以及復工營業之後(可能)較長一段時期顧客由於防護顧慮不願意上街進店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一問一答」傢俱實體店線上銷售可以從哪幾個方面入手?

同時,由於很多家電賣場微信秒殺,眾籌團購已經玩了好幾年,幾乎爛大街了,爛到顧客根本不相信所謂的秒殺低價,所謂的限量限購,反正每一次都是最低價,俗話說買漲不買跌,家電又不是黃金等本身具有保值增值的價值,而是越晚越賤的大眾消費品,(事實上根本就是)說不定下次還更便宜呢。

「一問一答」傢俱實體店線上銷售可以從哪幾個方面入手?

所以,全民直播,作為家電賣場業界營銷的新形式,最近的確火,甚至火到天際了。但沒過幾天,也就是最近10天左右的時間,家電賣場直播不是越播越火,而是效果越來越差,員工越來越牴觸,顧客越來越少,直播則越來越沒有人圍觀,賣貨的人則更加少得可憐。

究其原因還是,直播帶貨更講究搞之前預熱分,前戲做足,搞得時候高效率,快節奏,搞過之後擴大戰果,持續發酵,而這不是家電賣場實體店熟悉的套路,多年以來養成的短平快打法習慣,所存在的各種問題一下子被直播帶貨打回原形,充分暴露了出來。

「一問一答」傢俱實體店線上銷售可以從哪幾個方面入手?

針對家電賣場直播帶貨沒人看,看了沒人買,員工不願意參與,顧客不樂意圍觀等一系列問題,昨晚(3月11日)我們在某微課平臺開設了《家電賣場直播到底該怎麼搞?》的課程,提出了:三個得有:得有人看,得有人信,得有人買和環節控制四要素,將PDCA進一步演繹為:People、Do、Come、All。涉及到篇幅問題,也避免打廣告嫌疑,在此不做贅述。

最後,簡單總結概括:線上銷售只能作為家電家居建材等實體店營銷方式,而儘可能避免將其作為一種業務模式,或者說,非門店營銷玩玩可以,作為一種業務模式就大可不必了。因為,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資金等搞所謂的全渠道經營,左右互搏,很難左右逢源,反而可能傷於自己的“七傷拳”下。

以上是個人不成熟看法,不代表本單位立場,手機碼字,難免疏誤,尚請批評指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