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宗交易系统抛售股票会对二级市场有影响吗?

李玲


在大宗交易系统抛售股票会对二级市场有影响吗?有影响,但资本市场是一种利益江湖,外人很难准确洞悉一些交易背后的真实意图,很容易被交易假象迷惑。

大宗交易反应的是机构投资者对股票后市的一种态度,大宗交易价格有溢价和折价的区别,一般而言,大宗交易采用折价方式,显示减持者对承接者的一种让利,毕竟减持数量很大,放在二级市场竞价交易容易引发股价下跌,但是也会有溢价出现,从理论上来说是预示后市股价依然上涨,机构在抢筹,但也不能排除机构左右手倒腾,吸引市场关注目光,营造一种股价未来上涨的假象,吸引二级市场投资者跟风。

大宗交易主要来自于机构的抛售和股东的减持,尤其是股东的减持数量庞大,不鼓励在二级市场竞价交易减持,鼓励在大宗交易减持,但大宗交易减持最终需要在二级市场重新卖出实现真正的退出,股东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很多充满着利益交易,实际上明着是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实际上是早已经商谈好减持对象减持价格,利益分配比例,原始股东与机构等大资金商谈好减持数量价格以后,就会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并与某些分析师沆瀣一气,分析师负责拽写推荐报告,股东控制上市公司释放利好,如并购热门题材、推行高送配等协助接盘者炒作股价,这就是市值管理,但实际上就是操纵股价,操盘者就会利用资金优势,推高股价,并利用各种操纵手段,吸引投资者跟风,把筹码在高位减持。

某些市场大佬把这一套把戏玩的炉火纯青,可是最终玩火自焚,到了不该去的地方,

跟踪大宗交易是跟踪机构的一种方式,可是障眼法太多了,局外人很容易迷失在假象之中,没有绝对的把控能力,最好别关注大宗交易,避免被假象迷惑。

但有一点,如果大宗交易出现大幅折价,最好是远离这样的股票投资,说明大资金在甩卖,尤其是股东打折价减持,更需要警惕,很有可能后面潜藏着一些暂时不知道的利空,搞不好就会吃亏。


杜坤维


大宗交易,是和竞价交易不同的交易方式。

第一种:有些股东借票给机构,到期还回。这是一种典型的做空手法。预测股价下跌,有些机构找到了股东,然后进行抛出,到期比如到了季报时间,再买回。

第二种:为了不影响二级市场即时成交的影响,盘后成交。比如某机构要做某票,双方达成了价格一致。

第三种:有些主力,在不同阶段安排的收集筹码的人释放自己的股票。比如安排了三拨锁仓资金,第一拨,5元出,第二拨,10元出,第三拨20元出,这个时候因为是自己的货和钱,所以采用大宗交易方式。同时很多人看到了有大宗交易,也会跟进购买。

我锅的交易制度:有做市商制度,集合竞价制度,盘中即时成交制度,大宗交易制度等多个交易制度,每个交易制度都是对相关的人员和品种进行规范的。

做市商交易制度,是有机会从股东那里购买股份进行二级市场的抛售行为,这样可以有效的监控主力的建仓行为,目前三板比较流行,在主板里面贯彻的不多,有类似制度,

集合竞价制度,是开盘前大家通过交易试探出一个开盘价,避免开盘就直接干,给大家一个缓冲的机会。就等于说,正式交易之前,大家先试试手,让大家有个准备。

盘中即时成交制度,是开盘后进行的交易,就是平时大家参与比较多的。

大宗交易制度,盘中交易的时候有些单子又特别的大,为了对交易不产生特别大的影响,引发即时交易的巨大恐慌,所以规定大宗的交易,进入大宗交易中,这样,政府方便监控。


李晓光


事实上,发生大宗交易的股票在几个月里面必定有行情,人家几千万买你几百万股可不是来当股东的,跟着有钱人走不吃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