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四大名將之李牧:趙國的強心針,為趙國做最後的續命

導語

胡服騎射改革後,趙國名將輩出,譬如廉頗、趙奢、李牧等。然而到了後期,趙奢病死,廉頗因為面子攻打本國將領最後客死他鄉,所幸的是,趙國人才濟濟,李牧緊跟著站了出來。或許李牧如果早出生幾年,那麼趙國在與秦國的對抗中,可能不會落於下風。放眼中國歷史,李牧也是一名罕見的軍事天才,只不過卻生不逢時,在公元前260年發生的長平之戰中,趙國的四十餘萬精銳全軍覆沒,再加上前後數年的戰爭,趙國壯丁的死亡人數快接近百萬了,而整個趙國的總人口也不過數百萬。優秀的人才,在沒有好平臺的條件下,所創造的成就是非常有限的,但李牧卻在趙國創造了令人難以置信的軍事奇蹟。

北抗匈奴

李牧早期的軍旅生涯並沒有發生在中原混戰,而是與北方匈奴的戰鬥。趙國屬於四戰之地,與秦、魏、齊、燕、韓五個國家接壤,北方又有以匈奴、東胡為主的遊牧民族。在趙武靈王趙雍開疆拓土的同時,北方的匈奴也開始強盛起來,一度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強勁的對手,強大的漢朝也前後花費了三百年的時間才壓制住匈奴人。


戰國四大名將之李牧:趙國的強心針,為趙國做最後的續命

李牧畫像(清人繪)

李牧的早年生涯,史書上記載的非常少,最早只記載他在代、雁門等地防禦匈奴南下,並逐漸成為了趙國北方最重要的軍事將領。趙國在北方搞了一個類似自治區的政策,因為趙國北方是漢人與遊牧民族的混居區,所以地方的軍事將領在行政與財政方面有很大的自主權。將領可以自行任命官員,無需經過君主大臣們的同意,在軍事區域內開設貿易點,通過貿易來賺取稅收作為軍隊的軍費。

李牧為趙國在北方所做的事情,主要為以下四點:

  1. 騎射。堅持推廣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路線,建立了一支強大的騎兵。
  2. 設立烽火臺。在通訊手段落後的古代,烽火臺是邊疆非常重要的軍事通訊手段,可以使整個邊境都得到匈奴入侵的消息,為戰爭動員提供寶貴的時間。
  3. 間諜。李牧可以說是情報戰的大師,縱觀他一生,他用兵的原則之一,就是重視間諜的作用。情報引領戰爭,是取得勝利的首要條件。
  4. 優待軍士。李牧將貿易所得的賦稅全部用來獎賞和訓練士兵,史書記載李牧每天都殺羊來犒勞戰士,所以士兵大多都願意為其效命。

在長平之戰後,趙國精銳盡失,前線士兵非老即幼,匈奴在得知消息後,開始頻繁的南下劫掠。面對匈奴,李牧一方面對匈奴示弱,讓其產生輕敵的心思;另一方面積極備戰,準備一舉消滅匈奴。李牧下了一道命令:“匈奴入盜,急入收保,有敢捕虜者斬。”每當匈奴入侵,趙國軍隊就躲進城池裡固守,在此後的幾年裡,李牧一直堅持這種堅壁清野的戰術。表面讓別人以為是消極防禦,但實際是李牧的軍隊一點損失都沒有,而匈奴也搶不到東西。這就是李牧的情報工作,通過間諜以及烽火臺,使軍隊可以有足夠的時間轉移到堡壘中。李牧清楚遊牧民族崇尚武力,尊重強者,輕視弱者,李牧的戰術讓匈奴人打心眼裡瞧不起,對李牧非常輕視。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同樣以勇武著稱的趙國人,面對李牧的做法,也覺得李牧太過膽小,最後趙孝成王批評李牧是烏龜戰術,一怒之下,就把李牧給撤職了。新上任的將領把李牧那一套統統廢除,大舉進攻匈奴,事實證明了李牧是對的,這種打法不僅傷亡慘重,還影響了邊關地區的農業生產,經濟也開始蕭條。最後,趙孝成王只得把李牧請了回來,並保證再也不干涉李牧的做法。


戰國四大名將之李牧:趙國的強心針,為趙國做最後的續命

李牧雕像

李牧回到邊關後,繼續施展龜殼戰術,在與匈奴僵持數年後,李牧通過十餘年的不斷積累,終於組織起了一支龐大的軍隊,包括一千三百輛戰車,一萬三千名騎兵,十萬弓弩手及五萬步卒,共計十六萬人。李牧認為時機已到,便一反常態,讓牧民四處放牧。匈奴人一看就紅了眼,再加上他們認為李牧是一個膽小鬼,所有人就興奮了,匈奴單于遂大舉發兵,入侵趙國邊境。


戰國四大名將之李牧:趙國的強心針,為趙國做最後的續命

戰車示意圖

筆者為大家分析一下李牧與匈奴的實力對比。匈奴唯一的優勢在於騎兵,作為馬背上的民族,他們的騎術應該比趙國騎兵還強。趙軍的優勢在於武器的先進,尤其是好的弓弩,這也是為什麼李牧要訓練十萬弓駑兵的原因。還有一個優勢就是戰車,雖然戰車已逐漸被騎兵替代,但在草原這種平地作戰,戰車的殺傷力還是很大的,既有遠距離的弓箭手,又有近距離的戈並,並且因為誘敵深入,李牧所選擇的地區一定是適合車兵作戰的區域。再加上趙軍的盔甲防禦力優於匈奴,所以李牧已經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史書上對這場戰爭的描寫也非常簡單,只有“李牧多為奇陣,張左右翼擊之,大破匈奴十餘萬騎”這麼一句話。

這是一場了不起的勝利,在與遊牧民族的戰爭中,漢帝國舉全國之力對抗匈奴,斬首最多的一次戰爭也不過九萬多。而李牧所在的趙國,國土僅有漢帝國的八分之一,資源就更比不上了,況且李牧所動用的還不是全國兵力,僅僅是自己所訓練的。

戰國四大名將之李牧:趙國的強心針,為趙國做最後的續命

李牧抗擊匈奴時趙國疆域

李牧大舉反撲,對周邊遊牧民族進行了毀滅性的打擊,他先後滅襜襤、東胡、林胡,橫掃整個北方,再現趙武靈王當年的功績。最重要的是,此戰讓匈奴十餘年未能恢復元氣,從此不敢窺視趙國北疆,使趙國面對的壓力又小了一分。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趙孝成王撤下李牧與當年撤下廉頗似乎如出一轍,都是前線將軍防守,後方君主換將最後大敗,從這也可以看出趙孝成王根本沒有大局意識,也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從李牧的做法中,我們也能看到李牧的無奈。在長平之戰後,趙國的青壯幾乎都完了,以攻對攻,不提別的,光是青壯年的消耗都跟不上,只能一直防守,休養生息,在抓住時機,一舉殲滅。

臨危受命

從公元前251年到公元前236年,這十五年的時間裡,燕趙不斷交鋒,燕國的軍事力量在這場戰鬥中幾乎百廢待興,直到秦滅燕國時還沒緩過來,而趙國因為持續與燕國作戰,被秦國多次乘虛而入,如果不是李牧在北方重創匈奴,那麼趙國恐怕就堅持不了幾年,直接代替韓國成為第一個被秦國滅亡的國家了。

東方六國,趙國是秦國的勁敵。趙國曾一度與秦國抗衡,巔峰時期甚至有滅掉秦國的打算,可是秦國憑藉著長平之戰圍殲趙國四十餘萬軍隊。此戰後,趙國上下一心,元氣有所恢復,燕趙戰爭打的燕國潰不成軍,北方李牧重創匈奴。對於一個飽受戰火的國家來說,趙國所取得的成就實屬不易。但秦國明君輩出,並沒有給趙國喘息的時間,公元前234年,秦國再次進攻趙國,趙軍大敗,十萬趙軍戰死。對於正在緩慢恢復元氣的趙國,根本無法承受十萬士兵的陣亡,趙國舉國震動,人們在這個時候想起了一個人:李牧。

李牧,史書上在公元前243伐燕後,在接下來的十年時間裡再也沒有他的記載,筆者推測有兩個原因:

  1. 李牧得罪了趙悼襄王。趙悼襄王在迎娶歌女出身的寡婦,也就是後來趙王遷的母親時。李牧堅決反對,認為這個女人會給趙國帶來危機。趙悼襄王一怒之下就把李牧派到北方前線,遠離中央。
  2. 李牧遭到排擠。在趙國晚期的時候,軍界高層上的鬥爭十分厲害。在趙悼襄王三年的時候,龐煖成為了趙國軍界上的最高領導人,龐煖在趙國混了幾十年,一直被趙奢、廉頗等人壓著,好不容易當上一號人物時,又冒出來個李牧。龐煖怕李牧威脅他的地位,就將李牧一直閒置。


戰國四大名將之李牧:趙國的強心針,為趙國做最後的續命

影視劇中的趙王遷

趙王遷剛上臺,趙國軍隊就被秦國打的潰不成軍,並且入侵的秦軍並沒有退兵,反而繼續深入,大有一舉滅亡趙國的打算。全國上下都將希望放到了李牧的身上,也只有李牧能打敗秦軍,就這樣,李牧被任命為大將軍,奔赴前線,阻擊秦軍。

公元前233年,由桓齮率領的秦軍在休整後繼續深入,與趙軍在赤麗和宜安發生戰鬥。赤麗與宜安位於趙國都城邯鄲的北部,桓齮想先佔領邯鄲北部的軍事據點,在向東南進軍,將邯鄲變成一座孤城。身為“戰國四大名將”的李牧自然看出了桓齮的計策,李牧率領他的北方軍團駐紮在了宜安東部的肥城。與李牧兵團對比,桓齮所率領的秦軍長途跋涉,再加上剛剛對赤麗、宜安發動進攻,已是疲憊不堪。而趙軍上下一心,在面對國家即將滅亡的情況下,“置之死地而後生”使趙軍的士氣非常高漲。

戰國四大名將之李牧:趙國的強心針,為趙國做最後的續命

影視劇中的桓齮

作為長平之戰後崛起的將領,桓齮對趙國的軍事力量十分輕視,他曾兩次率軍攻入趙地,所到之處如入無人之境,特別是在之前的戰役中,他率軍全殲趙國十萬士兵。但輕視對手總是致命的錯誤。李牧在搞完情報工作後,對秦軍發起進攻,這場戰役的細節並沒有史書記載,只有《史記》記載了短短的一句話:“擊秦軍於宜安,大破秦軍,走秦將桓。”

但從歷史的痕跡中,我們可以發現這場戰役秦軍的損失至少也是十萬人。因為在戰爭結束後,秦軍統帥桓齮並沒有回到秦國,而是隻身一人逃往燕國,改名樊於期(《戰國史》的說法)。根據秦國的法律,將領叛逃是死罪,桓齮在一年前還殲滅了趙國十萬人馬,此戰應該是秦軍也損失了十萬人以上,否則在有一點活路的情況下,桓齮是不會逃走的。第二就是李牧在這場戰役過後被封為“武安君”。要知道,白起的封號就是“武安君”,趙國封給李牧這個稱號,顯然是把李牧當作趙國的白起了,要知道李牧在大破匈奴十萬人馬的情況下都沒被封為“武安君”,所以宜安之戰的成績絕對高於大破匈奴的成績。

宜安之戰的勝利,粉碎了秦軍迂迴圍攻邯鄲,消滅趙國的企圖,拯救了岌岌可危的趙國。不僅如此,李牧還乘勝追擊,收復了許多被秦國佔領的城邑,秦軍花費一年的攻趙之戰不但沒有收穫,反而倒賠不少。也正是這場戰役,讓秦國改變了攻擊趙國的打算,轉而把目光投向了韓國。

李牧之死,趙國之亡

公元前232年,經過一年的休整,秦軍再次進攻趙國。秦軍兵分兩路,一路攻鄴城,一路直奔太原。秦國的再次進攻讓趙國再次震動,能不能擊敗秦軍,只能看李牧的了,很顯然,在宜安之戰過後,李牧成為了抗秦的一面旗幟。從國力上說,趙國不是秦國的對手,從軍力上說,秦軍雖然之前受挫,但人員、武器、糧草都迅速得到了補充。可以說,這場戰役並沒有人覺得趙國還有機會贏,雖然在之前,李牧大敗秦軍,但在秦國人的眼裡認為那就是運氣不好。然而,李牧再一次從正面打退了秦軍,再一次打破了秦軍的神話。

戰國四大名將之李牧:趙國的強心針,為趙國做最後的續命

戰國後期形勢圖

《戰國策》記載:“秦、趙戰於河漳之上,再戰而再勝秦;戰於番吾之下,再戰而再勝秦。四戰之後,趙亡卒數十萬,邯鄲僅存。”由於史料的缺失,這四戰究竟是那四戰,不好考據。對於風雨飄搖的趙國來說,五年內損失超過十萬人,是根本承受不住的。李牧的勝利並沒有讓趙國擺脫困境,在公元前231年,趙國暴發了大地震,從樂徐到平陰一帶,房屋超過一半在地震中倒塌。地震過後,趙國又發生了罕見的旱災,全國百姓陷於飢餓之中。

當然,天災是不可避免的,導致趙國滅亡的關鍵性因素就是李牧之死。關於李牧的死,史書上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秦國在滅亡韓國後一年,即公元前229年。秦軍再次兵分兩路進攻趙國,一路以王翦為統帥進攻井徑,另一路以楊端和為統帥進攻邯鄲。趙國任命李牧與司馬尚為將,分別抵禦秦國的兩路大軍,秦國再次使用反間計,花重金賄賂郭開(當年害廉頗的那個),郭開在趙王面前誣陷李牧與司馬尚密謀造反,趙王遷就讓李牧與司馬尚回京接受調查,李牧以“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

為由拒絕了趙王的命令,這無疑印證了他要謀反的謠言,最後李牧被趙王的使者處決。


戰國四大名將之李牧:趙國的強心針,為趙國做最後的續命

李牧之死

第二種說法是《戰國策》中的記載,謀害李牧的人變成了韓倉,韓倉向趙王進言召回李牧,李牧也接受了卸職回邯鄲。在趙王舉辦的酒席中被逼自殺。(如果李牧是被讒言害死,那麼趙王遷的母親很有可能參與其中,畢竟李牧和這位太后不對付。)

無論李牧是怎樣死的,結果都是一樣的,那就是趙國自毀長城的做法導致了趙國的滅亡。趙軍在李牧被殺後,士氣空前沮喪,面對著王翦率領的大軍,趙軍新任指揮官趙蔥率領部隊與秦軍血戰,以死殉國。趙國的最後一道防線邯鄲,也沒有向多年前的邯鄲保衛戰一樣再次固守三年,並且此時韓國已經成為歷史,其餘國家苟且偷生,邯鄲幾乎沒有抵抗就淪陷了。

戰國四大名將之李牧:趙國的強心針,為趙國做最後的續命

秦滅六國路線圖

公元前228年,趙國滅亡了,此時距離李牧之死,僅僅過去五個月,這個曾經雄踞北方的諸侯國,成為東方六國中第二個被消滅的國家。而戰國時代,也即將被千古一帝嬴政所終結。

PS:有一些史學家將趙國滅亡的時間往後延長了七年,這是因為秦國雖然佔領邯鄲並俘虜了趙王遷,但是趙王遷的哥哥率領著趙氏一族逃到了代郡,自立為王,仍然高舉著抗秦的旗號。

結語

對於不太仔細瞭解歷史的人,很容易有這樣一種印象,那就是非強漢即盛唐。筆者的觀點認為,中國古代王朝最強大的時候,不在強漢,也不在盛唐,而是在戰國。以漢唐之強,集全國之力對抗外族尚且吃力。漢匈三百年戰爭,唐與突厥一百五十年的鬥爭,外族入侵可以說是自秦以後歷代王朝最大的危難,戰國前後二百多年,趙國在長平之戰後衰落,仍可一舉殲滅匈奴十餘萬騎兵,一戰定北疆。而漢武帝以舉國之力北伐匈奴,憑藉衛青、霍去病兩位名將,殲敵於漠北,戰績猶遜於李牧。自春秋時代齊桓公“尊王攘夷”以來,華夏諸國實力皆強於外族,到戰國時優勢更為明顯,歷朝歷代中,只有戰國時期外族的威脅最小。

論尚武,論血性。春秋戰國,重義輕生。此為孔子所言“任金革死而無厭”也,墨家之“死不旋踵”也。中國古代諸多刺客,無不出自春秋戰國,專諸、豫讓、聶政、荊軻,後世歷代王朝,無一出現像荊軻“刺萬乘之君”者也。到了封建專制,思想不得統一,血性不得伸張。當我們回首兩千多年前的戰國,仍可感受到“燕趙多慷概悲歌”的魄力與膽量,仍可感受其宏偉的大氣與魄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