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炳興:唐韻笙、童芷苓聯手竄紅上海灘

顧炳興:唐韻笙、童芷苓聯手竄紅上海灘

常言道“有話則長, 無話則短”。唐韻笙與童芷苓兩位風格完全不同的京劇表演藝術家的合作往事, 還得慢慢地從頭說起。

唐韻笙, 原名石斌魁, 滿族人, 原籍遼寧瀋陽, 生於1903年。父親中過秀才,不幸英年早逝,家境貧苦。適逢河北京劇藝人唐景雲, 見石斌魁天資聰穎, 乃可塑之材, 願收徒培養,並作義子,改名為唐韻笙。不想半個世紀後, 唐韻笙竟以“南麒北馬關外唐”之譽聞名華夏成為傑出的京劇藝術家。唐韻笙擅演關羽戲, 與林樹森、李洪春並駕齊驅享譽盛名, 成為“紅生”三大流派之一的菊壇名家。

唐韻笙在藝術上以一專多能、文武兼備、技藝全面著稱。著名的劇作家翁偶虹先生曰: “唐韻笙之藝,允文允武, 袍帶老生、靠把武生、紅生、大嗓小生、花臉, 老旦無一不精。”此外,唐韻笙還編演了大量適應時代潮流的新戲。如《好鶴失政》、《后羿射日》、《驅車戰將》、《鬧朝撲犬》、《鄭伯克段》、《二子乘舟》等等20餘部新戲, 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好鶴失政》。他集編、導、演於一身, 是梨園菊壇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是京劇藝術中的寶貴財富。


1947年春天, 上海天蟾舞臺經理周劍星專程派人赴瀋陽邀請唐韻笙來滬演出。唐權衡再三後決定赴上海, 他深知, 不到上海難以名揚四海, 到了上海不進“天蟾”, 焉能聞名全國。於是,他帶了王少伯、李春元、李剛毅取道天津直奔上海。

唐韻笙在上海連唱近半年, 盛況不衰, 獲得奇蹟般的成功。有這樣的良好記錄, 才使唐韻笙一年後有再赴上海天蟾演出的慾望。戲曲界流行一句俗話:“北京鍍金, 上海淘金。”對唐而言,也許不無道理。

童芷苓也是一位梨園奇才, 她是絕頂聰明的京劇演員。祖籍江西南昌, 1922年生於天津。父親童漢俠, 以教書為生, 特別愛好京劇。童芷苓從小就受到家庭的薰陶, 耳濡目染也漸漸愛上了皮黃聲腔。她11歲曾考入中華戲曲專科學校, 後因故輟學,到14歲左右已經學會了不少傳統劇目。

顧炳興:唐韻笙、童芷苓聯手竄紅上海灘

約在15歲, 參加董俊峰的戲班, 在南京夫子廟掛頭牌演出打炮戲《大英節烈》、《四郎探母》。翌年, 赴天津新中央戲院演出, 劇目有《十三妹》、《梅玉配》、《玉堂春》、《雙姣奇緣》以及《人面桃花》等南派戲。後經《大風》報主編沙大風介紹, 拜荀慧生為師, 學習了許多早年荀派代表作, 如《飄零淚》、《庚娘傳》、《埋香幻》、《霍小玉》等戲, 受到荀慧生器重。在荀師引薦下又拜在通天教主王瑤卿的門下深造, 技藝日進, 漸趨成熟。1940年18歲,正值花季妙齡,跟隨富連成科班李盛藻、高盛麟南下,在上海黃金大戲院上演《得意緣》、《樊江關》等花旦戲。然而, 賣座不佳。戲院老闆要求童芷苓另排《紡棉花》試演, 不想一炮打響。由此, 老闆要求繼續排演《大劈棺》, 並請劉斌昆輔佐“二百五”。上演後行情繼續看漲, 票房火紅爆滿。從此童芷苓的名聲與“劈紡大王”的綽號逐漸在社會廣泛流傳。


1946年, 天蟾舞臺老闆邀童擔任主演簽約演出, 童欣然同意,並以《鳳還巢》、《鎖麟囊》、《紅娘》、《漢明妃》等梅、程、荀、尚四大名旦的代表作打炮, 再次轟動整個上海灘。同年童芷苓南遷定居上海, 並經李釋勘先生介紹正式拜梅蘭芳先生為師, 開始有計劃地輾轉演出於京、津、滬、寧等地, 這是童芷苓大紅大紫的巔峰時期。期間, 童還頻頻“觸電”, 涉獵電影, 解放前拍過《夜店》、《粉墨箏琶》, 解放後有《尤三姐》、《宋士傑》、《傲蕾·一蘭》等, 成為一位名副其實的雙棲明星。

正當唐童兩人在藝術上都處於如日中天的發展時期,上海幾家京劇戲院的老闆都密切關注他們的演出動態。天蟾經理周劍星先聲奪人,再次策劃邀請唐童二人掛雙頭牌聯袂演出。

1948年的上海,可以用16個字概括,即:“時局動盪,物價飛漲,民不聊生,人心惶亂。”據說著名劇作家翁偶虹先生,一個月的金圓券包銀,只能購買禮帽一頂,衣料一件,帆布箱子一隻。真叫人啼笑皆非,欲哭無淚。翁先生的遭遇代表了當時社會的縮影,其整體面貌則可見一斑矣!

奇怪的是天蟾舞臺的生意仍然十分紅火,一批接一批的梨園精英、菊壇名角接踵登陸上海灘,滬上京劇氣象呈現出彩雲紅霓、霞光萬道的夢幻美景。

先來說說唐童合作的《南天門》。《南天門》又名《走雪山》,或稱《廣華山》,是一出老生青衣唱做並重的傳統戲,是譚鑫培的代表作之一,後來競相學演者甚廣。馬連良、周信芳、言菊朋、楊寶森等都擅長此劇,就形成各種不同流派的保留劇目。

《南天門》的故事情節簡單。明朝吏部尚書曹正邦因忤魏忠賢被貶,攜眷返里,遭魏遣心腹劉司羽在途中埋伏,全家被害,僅老僕曹福與曹女玉蓮逃脫,欲往大同投親。至廣華山,天寒大雪,曹福解衣與玉蓮禦寒,不料自己凍死,幸大同鎮總兵蔡同善派人迎接,玉蓮始得救。傳說玉帝嘉獎曹福忠義,列名仙班,授予南天門都司之職。

這次唐童二人在天蟾合作《南天門》之類生旦對手戲尚屬首次。唐老將時年45歲,久經沙場,飽經滄桑,鍛鍊得極為火辣老到。童小姐近幾年大紅大紫,天天采聲灌耳,年年增添光環,讚揚之聲與日俱增。舞臺上兩人配合默契,唐扮演劇中曹福,童扮小姐玉蓮,加上著名丑角朱斌仙的輔佐,使全劇紅花綠葉真正完美。

接下來是唐童雙出大軸《十八扯》。《十八扯》又稱《兄妹串戲》、《小磨房》。劇情簡單:孔氏兄妹三人,孔懷行二,兄外出,母虐待其嫂,罰使磨房推磨,孔懷不忍,偕妹去磨房,代嫂分勞,並串演群戲,為其解憂遣悶。此劇出於清代焦循《花都農譚》戲中串戲之一種,無固定演法,因此該劇適合二位才華橫溢的角兒在舞臺上盡情自由發揮表演。唐童二人的戲路,讚美者說“活”,貶低者講“野”。然而,在臺上隨機應變的“即興”表演,也必須是有框架、有章法的才藝展示。否則,背宗離譜,脫落韁繩,變成一群無法駕馭的馳騁野馬,就無章可循了。結果老少兩位聯手的《十八扯》,把劇場觀眾“扯”得如瘋如狂、如痴如醉,創造了菊壇史上票房賣座最佳奇蹟,令人稱羨。以致戲票搶手,“黃牛”猖獗,天蟾舞臺只得被迫提前拉上鐵門以防不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