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洪、吳 為何這些黨主席都沒讓國民黨脫胎換骨

  原標題:馬英九、洪秀柱、吳敦義,為何這些黨主席都沒能讓國民黨脫胎換骨

馬、洪、吳 為何這些黨主席都沒讓國民黨脫胎換骨

  新華社消息: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我們注意到中國國民黨主席補選結果。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鞏固互信、良性互動,積極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增進兩岸同胞利益福祉。當前兩岸關係形勢複雜嚴峻,希望中國國民黨在江啟臣主席帶領下,珍惜和維護兩黨既有政治基礎,發揮兩岸溝通橋樑紐帶作用,為維護臺海和平穩定和同胞利益福祉而努力。

  本月7日,擊敗年長自己20歲的郝龍斌,48歲的江啟臣當選中國國民黨主席,成為這個百年老店史上最年輕的掌門人,臺灣媒體評論他將面臨“叢叢荊棘”。自本世紀初開始,國民黨主席這個位置從香餑餑變成燙山芋,折射出國民黨從臺灣政壇老大一路向下的過程。

馬、洪、吳 為何這些黨主席都沒讓國民黨脫胎換骨

  連戰:未能中興

  2000年,國民黨候選人連戰在地區領導人選舉中不敵民進黨候選人陳水扁,出現島內首次政黨輪替。迫於黨內指責之聲,前地區領導人李登輝辭去黨主席,由連戰擔任代主席,後者於2001年正式當選國民黨主席。同一年,李登輝帶著親信反出國民黨,創立臺聯黨,正式與國民黨分道揚鑣。

  連戰任內的最大任務,是2004年帶領國民黨重新奪回島內執政權。當時,藍營推出強大的“國(民黨)親(民黨)組合”,連戰聯合聲望頗高的宋楚瑜,挑戰謀求連任的陳水扁與呂秀蓮。島內輿論當時幾乎都看好連宋配,民調也顯示二人支持率領先於對手。只可惜,選舉最後一刻詭異的“兩顆子彈”事件,讓陳水扁以微弱優勢擊敗連戰。

  連戰黨主席任內最令人稱道的,是2005年率領國民黨代表團訪問大陸。時隔60年後國共領導人再度握手,開闢了兩岸交流的新途徑。

馬、洪、吳 為何這些黨主席都沒讓國民黨脫胎換骨

  馬英九:瞻前顧後

  任期結束後,連戰不再謀求連任。時任國民黨副主席、臺北市長馬英九以壓倒性優勢擊敗立法機構負責人王金平,當選新任主席。政治明星馬英九誓言帶領國民黨2008年重返執政,成為泛藍陣營新共主。

  與臺灣大多數政客不同,被稱為“不粘鍋”的馬英九有著道德潔癖。2007年,馬英九因臺北市長任內的特別費案遭檢察官起訴。當晚他舉行記者會,宣佈請辭黨主席的職務,並將化悲憤為力量,“義無反顧參加大選”。當年底,馬英九特別費案宣判無罪,獲得參選資格。2008年“馬旋風”席捲臺灣,幫助國民黨重返執政舞臺。2009年,風頭正勁的馬英九以同額競選方式當選黨主席,並主導多項黨務改革措施。

  不過,馬英九瞻前顧後性格使他難以放手施政,再加上在野的民進黨大肆攻擊,他的第二個領導人任期民調持續低迷,導致黨內地位不斷弱化。2014年“太陽花運動”爆發,國民黨在當年“九合一”選舉中慘敗,馬英九黯然辭去主席職務。

馬、洪、吳 為何這些黨主席都沒讓國民黨脫胎換骨

  吳伯雄:過渡人物

  吳伯雄是個過渡人物。2007年馬英九因為特別費案辭去黨主席。在當年補選投票中,吳伯雄以近87%的高得票率當選。第二年島內選舉,馬英九大勝、國民黨贏得立法機構三分之二議席,吳伯雄成為國民黨重返執政後的第一任黨主席。

  不過,吳伯雄的影響力被當時風頭正勁的馬英九掩蓋,成為名義上的黨主席。2009年,馬英九重新當選國民黨主席,吳伯雄結束短暫的主席生涯。

馬、洪、吳 為何這些黨主席都沒讓國民黨脫胎換骨

  朱立倫:隨波逐流

  2014年“九合一”敗選後,馬英九辭去黨主席。2015年1月17日,作為唯一候選人,朱立倫以99.61%得票率補選為黨主席。長期以來,經歷豐富、形象良好的朱立倫一直被視作是馬英九的接班人,但當眾人期待他參加2016年地區領導人選舉時,他卻表明無意參選。

  原因很簡單,經歷了2014年“九合一”選舉慘敗及國民黨民調大幅落後對手,2016年選舉註定將以民進黨大勝收場。愛惜羽毛的朱立倫選擇了退縮。

  這個選擇讓朱立倫與馬英九一樣,只能做個隨波逐流的黨主席。在沒有大佬願意參選的情況下,洪秀柱站出來成為國民黨提名候選人。不過,由於她選前民調持續不佳,迫使朱立倫史無前例地臨陣“換柱”,自我徵召參選。這一兵家大忌讓朱立倫遭遇國民黨史上最大挫敗,這個百年大黨從此一蹶不振。與馬英九一樣,朱立倫為敗選辭去黨主席。

馬、洪、吳 為何這些黨主席都沒讓國民黨脫胎換骨

  洪秀柱:我是中國人

  或許是對“換柱”的不滿,在接下來的黨主席補選中,洪秀柱當選為國民黨史上首位女主席。

  洪秀柱在第一份政策說明書就明確提出,要深化“九二共識”,兩岸關係不能只停留在“一中各表”上,兩岸關係必須要有“共同表述”(一中同表)的政治基礎,才可能結束敵對狀態。也就是說,臺灣當局應該放棄偏安一隅的“鴕鳥政策”,正視現實,在“一中”框架下尋求臺灣與大陸未來關係。

  洪秀柱不僅在臺灣島內,更在出席大陸舉辦的海峽論壇中,公開以黨主席的身份宣示,“我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而在2016年11月1日,洪秀柱實現了與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歷史性會晤。

  然而,她沒有處理好黨內關係。原本應該共抗民進黨的國民黨中央與國民黨立法機構黨團竟然互相拆臺,讓洪秀柱的號令不出黨中央。即便在黨中央內部,她麾下的兩位副主席外省籍郝龍斌、本土派詹啟賢也與她貌合神離。一年多後,黨主席換屆,她迎來吳敦義的挑戰。

馬、洪、吳 為何這些黨主席都沒讓國民黨脫胎換骨

  吳敦義:成敗蕭何

  吳敦義陣營打出“民進黨最害怕的人”口號,結果輕鬆戰勝洪秀柱,以過半數選票奪下黨魁寶座。

  吳敦義上任後,即以“重返執政,撥亂反正”口號,藉助民進黨執政品質不佳以及“韓流”影響,帶領國民黨在2018年“九合一”中大勝,拿下島內15個縣市執政權。為此,蔡英文辭去民進黨主席,賴清德辭去行政機構負責人。一時之間,國民黨贏下2020年選舉重返執政的聲音不絕於耳。吳敦義有望成為馬英九之後,國民黨又一位中興功臣。

  同樣成敗蕭何。被寄予厚望的吳敦義把2020年選舉黨內候選人提名攪得雞飛狗跳。韓國瑜被動徵召,得罪了高雄選民;郭臺銘興沖沖火線入黨,結果發現自己無緣選舉;王金平與黨內交惡,索性和柯文哲、郭臺銘搞了個“桃園三結義”,一系列舉動把國民黨內四分五裂傷痕累累,讓民進黨坐享其成。

  今年1月10日,國民黨選舉慘敗,民進黨再度全面執政。吳敦義帶領黨內高層辭職。經過本月7日補選, 年輕的江啟臣成為新任主席,開啟了國民黨的“世代交替”。

解放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