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父子與蔡家叔侄老師(上)

清乾隆嘉慶皇帝與漳浦蔡世遠及堂侄蔡新七十多年的師臣情誼,歷史典載故事佳作累牘連篇,故里老少傳誦街頭巷尾,族人頂禮膜拜,兩位“帝師”功德彪炳千秋。

乾隆皇帝曰“知臣莫如君,知弟莫如師”。這是懷念老師的肺腑之言,亦是對蔡家叔侄的感慨陳詞,一句話反映了君臣師生間知己之交。願本文能幫你有所知,幸哉!

乾隆父子與蔡家叔侄老師(上)

漳浦蔡家神像,蔡新夫婦(前左)堂叔世遠夫婦(前右)開基祖(後)

乾隆皇帝老師蔡世遠、嘉慶皇帝老師蔡新叔侄故居位於福建省漳浦縣城南梁山北麓,古稱下布,今屬大南坂鎮下樓村,已闢為旅遊勝地和教育基地。

乾隆父子與蔡家叔侄老師(上)

福建省漳浦縣地理標誌—梁山

乾隆父子與蔡家叔侄老師(上)

蔡新故居導航定位圖(高德地圖)

(一)西湖蔡氏望族書香門第

乾隆父子與蔡家叔侄老師(上)

縣城西湖蔡氏家廟

蔡氏開漳始祖蔡長眉為歸德將軍陳政部府兵校尉,唐總章二年奉詔由河南固始入閩肅亂,開漳後屯駐雲霄之西,後裔因民亂遷居漳浦赤嶺蔡坑。有史載理學家蔡元鼎由蔡坑遷大帽山,一部後裔遷居縣城西湖(詳見下圖,因族譜斷續,西湖開基祖與蔡元鼎的代系待考)

西湖世系九世祖而煜(yu)避三番之亂遷居梁山腳下,偏安一隅興教立學,書香門第人才輩出。

乾隆父子與蔡家叔侄老師(上)

西湖蔡氏世系圖(紅色標註科舉、官階)

圖中可見第八世一橙生四子有兩個進士(而烷、而烜),九世而煜(yu)生壁、祚熹等四子,壁子世遠(11世)、熹孫新(12世),世遠與新系堂叔侄。

乾隆皇帝老師蔡世遠和皇子嘉慶皇帝的老師蔡新,叔侄倆帝師可謂“二希”也。

乾隆父子與蔡家叔侄老師(上)

叔蔡世遠(左)侄蔡新(右)畫像照

(二)乾隆皇帝老師蔡世遠“太傅”

蔡世遠,字聞之號梁村。康熙二十一年壬戌三月十一日(公元1682年4月18日)生於下佈下樓村樓庴。留著《別有天記》:“別有天在梁山下,邑治南十里許,湮沒久矣,甲寅之亂,先王父避居梁麓,乙卯始得之。”

乾隆父子與蔡家叔侄老師(上)

梁山北麓“別有天”

蔡世遠在康熙44年中舉人,受邀福州鰲峰書院主持校訂古籍,古典文學研究頗有造詣。

乾隆父子與蔡家叔侄老師(上)


康熙48年世遠進士及第,授翰林院庶吉士。翌年請假回鄉省親,途經浙江聞漳泉鬧饑荒,遂向同鄉借款並募捐買米幾千石,請準海運至漳泉救助災民。省親期間因父亡延假守制治喪,應漳州知府魏荔彤的聘請,主修《漳州府志》並作序。蔡世遠父亡丁憂期滿回京,吏部按新規誤作自動超休處理 ,職位沒了。若申明丁憂非超假或可復職,但他說“吾聞古者受官爵而相讓,未聞投牒以自我申訴。”休官居京。老師李光地相爺主編《性理精義》,薦世遠任分修,成書後告假回鄉侍奉母病,在閩期間受聘主持鰲峰書院。

乾隆父子與蔡家叔侄老師(上)

福州于山鰲峰書院(重建)

鰲峰書院是閩府學館,羅源教諭蔡壁首任書院山長,世遠曾隨父蔡壁在學得益國學精萃。現在受聘接掌山長,認為學問應似南宋真希文(德秀),事業應似北宋範希文(仲淹),號住所“二希堂”。他制訂教規、昇華理學,辦學有方,閩士矜奮。皇上謚詞“講學鰲峰,克探濂、洛、關、閩之蘊。”乾隆皇帝曾作詩以贊:

聞之蔡先生(乾隆四十四年 清高宗御製)

先生長鰲峰,陶淑學者眾。

奉命訓吾曹,風吟而月弄。

雖未預懋勤,八載寒暑共。

常雲三不朽,德功言並重。

立言亦豈易,昌黎語堪誦。

氣乃欲其盛,理乃欲其洞。

是實為學方,虛車徒駕覂。

因以書諸紳,未敢妄操縱。

德功吾何有,言則企該綜。

嗚呼於先生,吾得學之用。

康熙六十年(1721年),臺灣朱一貴起義,朝廷將出師鎮壓,蔡世遠《與總督滿公論臺灣事宜書》誡殺戮善民治。

乾隆父子與蔡家叔侄老師(上)


雍正元年,蔡世遠奉詔入京,任翰林編修入直尚書房,侍諸皇子讀書,成了四阿哥弘曆的老師。

乾隆父子與蔡家叔侄老師(上)

兩帝師紀念館.乾隆帝師蔡世遠

縣誌載蔡世遠“入住經筵,凡進講《五經》及先儒之書,必近而引之身心,發言處事所宜,設誠而致孚者。”輔講諸史及文學作品“則於興亡治亂,君子小人消長,心跡異同,反覆陳列,三致意焉。”雍正皇帝稱讚他“談經禁近,朕心飫講論之勤;晉秩容臺,邦禮藉寅清之重”。世遠在尚書房六年晉升順利,從侍講、右庶子、侍講學士、少詹事、內閣學士至禮部侍郎。

雍正八年,蔡世遠被彈劾長子違反條例私給船照。世遠奏曰“臣子長漢現在京邸,此所給照,不知何人所為,但有臣官銜圖書,非臣族姓,即臣戚屬,請敕鞫治。”經部議降一級調用,鬱病休在家。

雍正九年,四阿哥弘曆到老師家探病,不曾想蔡老師家一貧如洗,深感老師為官清廉,作詩《冬日寄蔡聞之先生》:

一線陽迴節近春,先生獨臥病兼貧。

釜漂白水薪為桂,廉卷寒風雪作銀。

未識命車期幾日,已經伏枕過三旬。

藥爐靜對無餘事,應有新詩付錦鱗。

書齋十載接輝光,屈指睽違一月長。

試問鑪錘何忽忽,可知歲月亦堂堂。

腰圍定減冬前帶,髮際應添鏡裡霜。

佇侍春風重坐臥,新知舊學總商量。

收到弘曆詩稿,世遠捧詩箋痛哭。弘曆專折稟報老師清廉貧病實況,雍正帝感嘆其清貧,下溫諭恢復世遠官職,令太醫診治。因飢貧累病,當年除夕,蔡世遠小女夭折,雍正十年正月夫人劉氏亡故,還未半個月小兒長注夭折,一家連失三親,世遠一病不起。

弘曆立春前五日以詩代書問蔡先生病:

早起披衣喚小僮,新裁柔翰走詩筒。

問師冷日迍邅景,憶我春風坐臥中。

最是能安天與命,況於所遇病非窮。

寄詩正值韶華近,可與宜春帖子同。

世遠收到詩箋感淚涕零。

在這家難刻骨銘心的一年,《二希堂文集》成書(見下圖)。

乾隆父子與蔡家叔侄老師(上)


縣誌載,文勤(世遠諡號)自其少時承父訓,則好讀宋五子遺篇,長益窮極深微,復講求世務為有用之學,慕範希文、真希元二先生為人,敦行孝弟,以民物為己任,故自名其集曰《二希堂》。

乾隆諡詞“展《二希》之遺集,垂百世之休風。”帝或有感老師之德,在宮中置“三希堂”書房。帝贈銀刻印《二希堂文集》15卷並作序,收入《四庫全書》。

乾隆父子與蔡家叔侄老師(上)

養心殿西暖閣“三希堂”(乾隆御筆)書房

雍正十一年(一說12年)癸丑正月初九日(公元1733年2月22日),蔡世遠久病難治在京逝世,年僅53歲,家貧無力發喪。

雍正帝賜銀500兩,諸皇子也贈銀300兩,由禮部主辦喪禮。大學士方苞撰寫《禮部侍郎蔡公墓誌銘》“其材天植,其學不迷,其志不欺,其數非奇,而不競其所施。匪予之私,眾心所悽!”

第二子蔡長沄扶靈柩回家鄉漳浦,一路車馬舟楫,船欲進舊鎮港因霧大誤入佛曇灣,遂於鴻江出海口之龍仔山“五鳳朝陽”吉地下葬,雍正乙卯年三月(公元1735年),蔡世遠夫婦合奉安葬於洞野蔡村。

乾隆父子與蔡家叔侄老師(上)

蔡世遠夫婦墓碑【碑文】皇清賜進士出身、誥授通奉大夫、經筵講官、禮部左侍郎——梁村蔡先生暨元配——誥封二品夫人劉氏合葬佳城,雍正乙卯歲季春吉旦立。

乾隆二年(1737年),乾隆皇帝頒諡詞“秉姿直諒,制行端方”,贈禮部尚書,賜祭葬,諡文勤,入祀賢良祠。在族人守陵處建“二希堂”祠侍奉文勤。

乾隆六十年二月,85歲皇帝思念老師恩德又諭:“因念朕臨御六十年以來,孜孜勤政,悉繇典學懋修,罔弗衷諸聖教,回憶沖齡就傅之時。…蔡世遠教以古文作法,宜學昌黎,朕從此問津肆力,學業益進。至今所作古文,無不理明氣盛,是當年久侍帷幄,敷陳啟沃實福敏、蔡世遠兩師傅之力為多。今年登八旬有五,眷懷舊學,允宜秩贈三公。…原任尚書蔡世遠著加贈太傅…賜祭一罈…葬世遠原籍。著派福建巡撫親往致祭,以示朕眷隆耆舊,崇禮師儒至意,即令恭和進呈。朕自幼讀書,服膺聖訓,為治世臨民矩矱。迄今年逾耄耋,典學孜孜...” (見《清實錄乾隆朝實錄》)

乾隆父子與蔡家叔侄老師(上)

漳浦縣佛壇鎮洞野村“二希堂”廟

蔡世遠遺著有:乾隆皇帝作序的《二希堂文集》15卷,《鰲峰學約》、《朱子家禮輯要》各一卷,所編的《性理精要》、《歷代名臣言行錄》,考定的《古文雅正》、《漢魏六朝四唐詩》各若干卷。

乾隆皇帝緬懷老師作詩,題劉松年武夷九曲圖憶聞之蔡先生:

武夷層巘嵐煙碧,水墅山村變朝夕。

桃園祗許一舟通,就中疑有神仙蹟。

聞之先生八閩客,為餘曾說山川僻。

當時興寄玉筍峰,嗟吁道阻未尋屐。

錢唐筆墨超凡格,半幅霜綃圖咫尺。

題詩九曲足臥遊,還是書窻話疇昔。

(乾隆皇帝詩見《御製樂善堂全集定本》)

上部完,待接下部。作者:張自然2020.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