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手骑行乡村路 义务送报40年

在涉县东宇庄村,一位单手扶把骑着破旧自行车的老人,是村民们最熟悉的身影。每天,他走东家串西家,把一份份报纸、刊物、信件从一个军绿色的布兜里取出来,送到村民手中。这位老人就是村里的“送报员”王保贵,今年,82岁的退休教师王保贵已经义务送报40年了。

东宇庄村山高、沟深,交通不便,村民居住分散。过去,村民们订的报刊、来的信件都被集中放在村委会,各自去领取。“我上班的时候,发现总有人不能及时取走自己的报刊或信件,还有拿错的。后来我就想,我要把这个事管起来。”王保贵说,1978年起,他就开始义务为村民投送报刊信件。

1997年退休后,王保贵自掏腰包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专门用来投送。“用一只手学习骑车,摔跤是常事。”王保贵说,那段日子是他最难忘的,当时他已经60多岁了,且因右手残疾,只能用左手扶把。不知道摔了多少次后,他终于可以熟练地“驾驶”自行车了。

王保贵还在自家门外设置一个大报箱,他不在家的时候,邮递员便把报刊信件放进去。40年来,光大报箱就用坏了4个。如今,不仅是报刊信件,每天还有20多件的快递也都会放在他这里。每一件快递他都一一做记录,每一份报刊都一一写上标签,从未出过错,且第一时间送到。

“村里给王保贵算过一笔账,这40年间,他走的路有73000多公里,经他送的报刊信件有50余万份。”该村党支部书记王香录说。

王保贵还热衷于捐资助学和慈善事业,几十年里共资助了15个贫困孩子上学,先后获得“全市道德模范提名奖”“真诚邯郸人50佳”“涉县最美老区人”等荣誉称号。2015年,王保贵签订了器官捐赠协议,成为我市年龄最大的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我个人力量有限,做不了什么大事儿,但身边能做的小事儿还很多。像送报纸这样的事儿,只要还能动,我就会一直坚持下去。”王保贵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