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平凉:小城战“疫”也有“大智慧”

新华社客户端兰州2月27日电(记者多蕾)“36.5℃。”全民战“疫”的春天里,家住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南街社区的刘天佑拿出手机,扫描小区入口处张贴的二维码,将刚刚社区工作人员帮他测量的体温填写进去。社区工作人员查看后,刘天佑就完成了出入登记。

甘肃平凉:小城战“疫”也有“大智慧”

  (平凉市工信局供图)

  刘天佑扫描的是一个名为“平凉市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服务平台”的二维码。除了出入登记,该平台还具有线索上报、健康打卡、疫情资讯、防控知识、微医互联网医院、在线义诊等多项功能。

  记者从平凉市工信局了解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平凉市政府部门积极对接阿里集团,借助其线上平台优势紧急搭建了平凉市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服务平台。平台从开发到规模化应用仅用了一周时间。

  现在,在平凉全市范围内的各个机关单位、火车站、汽车站、商场超市、住宅小区等场所的入口位置,都醒目张贴着该疫情防控服务平台的二维码,居民可通过平台自主登记相关信息,即时生成专属二维码。社区工作人员、值班保安等授权管理人员可通过平台随时扫描出入人员二维码,获取并上传体温、姓名、照片、居住地等相关信息,实现了居民出入扫码电子化。

  在平凉市崇信县金福佳苑小区防疫一线值守的东街社区党支部副书记谷丽娜说:“刚开始我们用纸笔登记居民出入信息,又麻烦又浪费时间,对于信息的真实性也很难掌握。这个系统启用以后,登记效率明显提高了,我们的工作也好做了。”

甘肃平凉:小城战“疫”也有“大智慧”

  (平凉市工信局供图)

  平凉市工信局信息化推进科科长柳栋介绍,平台的投入使用能够有效解决疫情发生后,外地往返人员全天候管理服务工作开展难度大、基层网格员入户测量体温存在交叉感染风险、小区出入登记量大面广、纸质记录无法共享等突出问题。

  截至2月25日21时,平凉市已注册使用疫情防控服务平台的单位、小区共1.02万个,注册人员19.65万人,累计登记人员出入记录信息62.3万条,检测到异常体温人员785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