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寫好影評呢?


在自媒體極度發達的現代社會,成為一名影評人的門檻越來越低,只能你會寫字、看得懂電影,那麼基本上就具備成為一名影評人的條件。

我們試著觀察一下,在眾多公眾號、頭條大V推送的文章中,其中評論的觀點大部分相同,許多都是藉著熱映電影的名稱來聊一個主題、聊人生感悟、聊心靈雞湯,真正涉及電影專業的內容,如電影的攝影、場面調度、鏡頭運動、剪輯、聲音、意識形態等等,真地少之又少。所以,對於這種來自不專業的影評人的觀點,我是持保留態度的。

其實啊,成為一名真正的影評人應該是有一定門檻的,古人說,觀千劍而後識器,操千曲而後曉聲,想要評論一部電影,你首先得有一定的閱片量,沒有了比較的基礎,怎知作品的好壞。

其次,成為一名影評人,你必須得有一定的電影的專業知識才行,你需要了解的是電影的發展歷史、術語知識、編劇理論、影評寫作技巧,沒有了這些專業知識,在寫影評時很可能就會落於抓襟見肘,言之無物的尷尬之處,最終寫出來的東西變得貽笑大方。

怎樣才能寫好影評呢?


《閃回:電影簡史》(插圖第6版)

想要快速地瞭解電影歷史的發展,這部書是不二的選擇。

這本書目前已經是第6版,作者有兩位,一位名叫路易斯·賈內梯,他是美國著名的電影理論家和影評人,也是俄亥俄州凱斯西儲大學的榮譽教授。另一位名叫斯科特·艾曼,是美國著名作家、編輯,他曾經為約翰·福特撰寫的生平傳記《鑄就傳奇:約翰·福特的生命與時光》被《洛杉磯時報》提名為1999年的最佳圖書,同時他也在新聞、評論、電視編劇領域屢獲殊榮。

這本書的內容涵括了電影從誕生之初一直到進入21世紀這一百餘年間的發展歷史,內容較為簡明扼要,而且又帶有豐富的細節,看起來沒有枯燥的感覺。書中採取了每十年作為一個講述單元的結構框架,講述的範圍包括了好萊塢電影、歐洲電影、亞洲電影以及各階段一些重要的電影人物。

書中有一個非常好的地方,作者在每一個章節之前都以互文的形式附上在這十年中世界社會文化所發生的大事年表,使讀者更容易瞭解各個歷史時期的文化政治氣候,更能輕鬆掌握電影的發展脈絡。

少用感性的詞語和表達,什麼美啊,漂亮啊,哲理啊,生命啊……這樣的詞少用。

影評可以有各種各樣的側重點。

網上最常見的影評都不叫影評,叫觀後感。

怎樣才能寫好影評呢?


截了圖片的姑且算是視聽分析,不過電影聲音的部分還是欠奉。貼圖的真實目的不評價。

開頭標明劇透警告的可以算作劇作分析,麥基的,希德-菲爾德的劇作書必讀,另外多看看劇本。

怎樣才能寫好影評呢?


上來就扯導演他二姨怎麼怎麼著的,這種算是作者論的批評法。如果你是某導演或編劇的忠粉沒準會蒐集很多這樣的材料。導演的全部作品未必看得過來,經典作品要看,導演本人的傳記要看。

戴錦華老師的文章更準確地說是文化批評,電影批評只是很小一部分。做電影的文化批評現在很流行,上知乎的都是文化人不是?戴老師的觀點你可以不同意,到必須佩服其邏輯嚴密,基礎紮實,眼光獨到,她有屬於自己的一套能夠自圓其說的評論體系,十分難得。就這一點已經爆了九成所謂電影文化評論人士了。

怎樣才能寫好影評呢?

(圖片海報來自微博:@網頁設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