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松政策撤回,重振经济不靠房地产?

中国楼市是政策市,楼市受政策的影响比较大。不仅仅是直接影响,政策也会带来购房者心理预期的转变。一方面,“房住不炒”的总基调一直在强调;另一方面,政策不能一刀切。


近期楼市新政密集发布,但是基本上都是稳定供给端。之前比如无锡和宁波等地的一些政策,主要是通过降低预售条件,允许项目延期等方式提供供给端的支持。


下面两个城市开始放松需求端的调控。


01

商服类项目“松绑”内容全删除

3月3日,广州发布的48条措施中,对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专门规定,优化商服类项目建设和销售管理,商服类项目未完成规划报建手续的不再限定最小分割单元;商服类项目不再限定销售对象,已确权登记的不再限定转让对象。

据悉,2017年,广州曾出台“330”规定,新建商服类房地产项目,最小分割单元不得低于300平方米,销售对象和再次转让对象都应当是法人单位。

可以看到,广州新政除了不再限定最小分割单元,也不再限定转让对象。

但是这一放松调控的政策很快被叫停,3月4日该文件被从广州市政府官网撤下。今日再次发布显示,其中关于商服类项目不再限定最小分割单元和销售对象的内容全部删除。


02

河南驻马店撤回房贷首付等楼市政策

2月21日,河南省驻马店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出台17项稳楼市政策。该政策首开需求端刺激政策,政策力度超过其他以供给端支持为主的城市。

驻马店的政策首次提出要下调居民首付款比例,首套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由30%下调为20%;上调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由45万元提高到50万元;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另外,《意见》要求金融机构适度下调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利率,这也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首个明确提出降低购房首付的城市。

我们说楼市放松调控有两个指标信号非常强烈,一个是房贷利率和首付,另外一个是开发商融资,驻马店明确表示降低首付和降低房贷利率,会刺激需求端,进而改变政策楼市预期。

2月28日,河南省副省长何金平约谈了驻马店市人民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重申要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切实落实城市主体责任,保持房地产调控政策连续性、稳定性,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


很快,3月5日河南省驻马店发布的17项稳楼市政策从官网撤下


03

坚持房住不炒


广州和驻马店放松调控又立马撤回,释放出哪些信号呢?


首先,说明“房住不炒”的总基调不能改变。楼市调控管理机制经过多年的摸索,已经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并且具备一定的成熟度,不能因为疫情而打断,让之前的努力付之东流,况且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重启房地产救市,之后的结果有目共睹,次年房价迎来暴涨,经济也失去了最好的转型升级的机会窗口。所以这次中央明确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坚持房住不炒的方针不变。


其次,央行在元旦已经降准,释放8000亿元,为市场注入大量的流动性;并且今年已经降息两次,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成本,这对于楼市的供求端和需求端均是利好。所以目前的“政策”只集中在供求端,比如降低预售条件等,为房企纾困,只是阶段性的扶持政策,等到市场复苏,政策或会逐步收紧。


最后,目前的市场已经呈现出热度。比如上海在一周之内诞生了310.5亿元的中国大陆“总价地王”;宁波也不甘落后,奉化方桥地块轻松拍出地王,方桥步入2万+房价序列;据网易房产数据中心监控统计,复工半个月以来,广州一手住宅成交量强势复苏,2月10日至23日广州共网签成交692套,面积73512平方米。所以目前放松调控显得不合时宜。


因此目前来看,“房住不炒”依然是高悬在楼市调控之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任何地方想借“一城一策”放松需求端调控,进而转变购房预期的行为都可能失效。


04

大基建承担重任


既然地产依然不能放松调控,疫情之后,大基建就成了稳增长的压舱石。

大基建大家不陌生,中国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3年的非典疫情、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时,都采取了大规模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来应对。

据悉,截止目前仅9省总投资额就超24万亿,全国的总投资额只会更庞大。

值得注意的的是,本次基建不只是历次基建的延续,重点还在于“新”。

虽然此次传统的“铁公基”等重家伙仍然是主打,但是比重明显下降,这次的项目清单中,水利、生态环保、医疗、养老、新兴产业等比重大幅提升。此次提出的新基建概念,即要加快

5G商用步伐,智能电网、DIC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等。

放松政策撤回,重振经济不靠房地产?

其中,浙江省8864亿元项目集中开工,浙江2020新基建“开跑”,浙江着力抓大项目,将智造与制造相结合,大力布局新区建设和新基建项目。而宁波在工业互联网领域也被寄予厚望,宁波应有更大的作为,在工业互联网领域走在全国前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