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郝夢齡,39歲犧牲在抗日戰場上,後代過得怎麼樣?

抗日戰爭是我國近代歷史上的一場國殤,在這場戰爭中,我國湧現出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這些人為了祖國拋頭顱灑熱血,最終才為我們換來了今天的安穩生活,他們的功績不應該被歷史遺忘,他們不僅是抗日英雄,更是民族脊樑、民族英雄。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位抗日民族英雄的故事。

“民族英雄”郝夢齡,39歲犧牲在抗日戰場上,後代過得怎麼樣?

這位抗日民族英雄的名字叫郝夢齡。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日本開始全面侵華。郝夢齡當時的身份是第九軍軍長,他痛恨日本人的侵略,主動請纓要求北上抗日,最終於1937年10月16日犧牲,犧牲時年僅39歲。漢口有一條路名叫郝夢齡路,這條路就是為了紀念這位抗日民族英雄的。

郝夢齡是抗日戰爭中我國犧牲的第一位軍長,他犧牲後,國民政府為其舉行了隆重的國葬。第二年,南京國民政府甚至在小學課本中以《中國第一個軍長》的課文描述郝夢齡的英勇事蹟,號召人們學習郝夢齡。

“民族英雄”郝夢齡,39歲犧牲在抗日戰場上,後代過得怎麼樣?

郝夢齡在上戰場前曾經與家人見過面,並留給家人一封信。當時郝夢齡的長女郝慧英已經15歲了,郝夢齡告訴郝慧英第二天再看這封信,但是郝慧英卻等不及,當場就想打開。郝夢齡見狀後一把搶過書信撕得粉碎,之後毅然決然地北上,最終犧牲在戰場上。

郝夢齡一共有五個孩子,三男兩女,其中最小的兒子郝蔭森早早夭折,正常長大的孩子一共有四個。兩個女兒分別是郝慧英與郝慧蘭;兩個兒子分別是郝蔭槐與郝蔭楠。

“民族英雄”郝夢齡,39歲犧牲在抗日戰場上,後代過得怎麼樣?

郝夢齡去世後,家中失去了經濟來源,因此一家人立馬陷入了貧困。抗日戰爭期間,郝夢齡的這四個孩子曾經趁著暑假沿街叫賣水果,以賺取生活費與學費。恰好有一天,郝蔭槐與郝蔭楠在叫賣西瓜時被馮玉祥看到,馮玉祥上前詢問他們的姓名後得知他們是郝夢齡的孩子。

馮玉祥大吃一驚,他沒想到為國捐軀的民族英雄的後代居然為了生活沿街叫賣水果。馮玉祥趕緊讓秘書給國民政府寫了一封報告,敘述了郝夢齡後代的難處。蔣介石得知後也沒有忘掉郝夢齡的功勞,特批兩萬元解決郝家的生活問題。

“民族英雄”郝夢齡,39歲犧牲在抗日戰場上,後代過得怎麼樣?

郝夢齡曾在遺書中希望自己的子女將來能上學,國民政府也給出了相關政策:郝夢齡子女的學費全部實報實銷。藉助這個政策,郝夢齡的四個孩子全部考上了大學,都成為了對祖國有用的人才。

郝夢齡的長女名叫郝慧英,郝夢齡犧牲時她已經15歲了,她大學畢業後成為了人民教師,從事教書育人的工作。小女兒郝慧蘭大學畢業後從醫,她留在了陝西,任寶雞中醫院的主任醫師。

“民族英雄”郝夢齡,39歲犧牲在抗日戰場上,後代過得怎麼樣?

郝夢齡的大兒子名叫郝蔭槐。他大學畢業後放棄了留在城裡的機會,到雲南東川的一處礦場支援祖國邊疆建設,他從來不以自己烈士子女的身份自居,工作生活也不要求特殊照顧,最終因為常年下井而感染肺病,39歲去世。

郝夢齡的小兒子郝蔭楠大學畢業之後也從醫,他先是在武漢同濟醫院當婦產科醫生,之後支援祖國三線城市建設,到湖北十堰市參與了同濟醫學院分院的建設。之後郝蔭楠一直在醫學領域深耕,成為了著名的醫生。

《我的父親郝夢齡》郝慧英、《國民黨抗戰驍將》黨德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