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下落之谜

书法是源于中国的一种奥妙的艺术形式,或端庄稳健、或灵动飘逸。说到中国书法的代表人物,有一个人不能不提,那就是东晋的大书法家王羲之。他所作的《兰亭序》成为了“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绝唱。

《兰亭序》下落之谜

时间再往后推300年,有两位君王为王羲之的书法造诣所折服,随后,留下了一个至今未曾破解的千古之谜。

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的九嵕山,矗立在苍茫的大地之上。这里埋葬着唐王朝的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那么唐太宗与早他三百年的王羲之和《兰亭序》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联呢?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双怀:“唐太宗当年为了得到《兰亭序》是颇费周章,他派萧翼去通过欺骗的手段,从和尚辩才手中才得到了这部东西。”

史料记载,唐太宗得到《兰亭序》真迹后,欣喜若狂,还命令当朝著名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人写成摹本传世。而唐太宗病危临终时,立下遗嘱要将《兰亭序》作为陪葬品埋入昭陵陪葬。那么《兰亭序》的真迹,会不会就在昭陵里呢?

昭陵博物馆副馆长李浪涛:“高宗李治是一定会听从,更主要的是顾命大臣褚遂良和长孙无忌他们都是死保的,所以我认为应该放在昭陵。”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双怀:“这个是有可能的,因为唐太宗有这样的要求,唐高宗本身又是孝子,他很可能是按照他父亲的遗愿把这《兰亭序》埋在昭陵里头。”

《兰亭序》下落之谜

难道“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真的就随着唐太宗一起作别人间,永远埋入漆黑的地宫里了?后来又有很多说法,有一种说法认为当年陪葬昭陵的,只是《兰亭序》的一个摹本,真迹让同样酷爱书法的唐高宗李治调换了,陪葬在李治自己和武则天的合葬陵——乾陵之中。

因为昭陵在历史上曾被盗掘过,而乾陵据考证还没有发生过盗掘,再加之兰亭序真迹始终未能现世,这也让许多人期盼着《兰亭序》仍深埋在乾陵当中。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双怀:“现在这种说法比较流行,但实际上没有根据,因为文献中没有记载,那么从情理上来说似乎有可能性,但是那可能性远远没有埋在昭陵的可能性大。”

《兰亭序》的真迹究竟在哪里?它是否早已遗失在茫茫人世间?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但无论怎样猜测和推断,都不会削弱《兰亭序》照耀古今的艺术价值。

《兰亭序》下落之谜

昭陵博物馆副馆长李浪涛:“实际上《兰亭序》在哪里,在昭陵还是乾陵这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兰亭序》留给我们文化遗产的价值,它用324个字告诉我们人类生命的共同感,那就是对生的渴望,对死的无奈。”

《古文观止》评价《兰亭序》,“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山水之美和欢聚之情,却引发了王羲之对于生死无常、人生苦短的感慨。这种深情与风采为晋人所独有,为后人称慕与景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