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先安:大步向前,走進群眾心間

三年前,行路難、吃水難、群眾發展產業難......

三年後,路路通、飲水通、產業發展變輕鬆......

這是喜河鎮田心村三年的變化歷程,從一路泥濘到四通八達離不開田心村工作隊的辛勤付出,更離不開田心村工作隊隊長何先安的精心謀劃,他用三年時間,為田心村謀劃出一條條致富路,為村民送去增收致富良方,成為村民口中的“何書記”、村裡的“領頭人”。

何先安:大步向前,走進群眾心間

▍到最遠的村為民解憂

“老何,你去田心村吧,你跟貧困戶打交道有經驗,把村交給你,我放心”,黨委書記王全波對何先安說道。去田心村之前,書記專門找何先安談了一次。

“書記放心把村交給我,我就不能辜負他對我期望,村裡發展好了,我才好回去給他交一個滿意的答卷。”何先安說道。

就這樣,何先安從原來的鎮農綜站站長變成了田心村的支部書記,身份變了,初心不變。懷惴著激情與責任,2017年6月,何先安從“農綜戰地”奔赴到“扶貧戰場”,一場沒有硝煙的扶貧攻堅戰就此開啟。

何先安:大步向前,走進群眾心間

到村上後,何先安發現,基層黨組織處於半癱瘓狀態,他覺得,要改變貧困面貌,必須有一支戰鬥力強的村級班子和過硬的黨員隊伍。於是,他先從抓黨建做起。緊緊圍繞基層黨組織“六化”建設目標,以規範組織生活為切入點,在村黨支部會議上,提出開展“六個一”系列活動,即組織開展一次黨員大會、一次支委會、一次黨小組會、講一次黨課、主動繳納一次黨費、至少提出一條對全村發展有用的建議,大家反響十分熱烈,黨員們紛紛踴躍發言,提出許多建議。

此後,他還帶領村裡多次召開黨員大會,商議全村發展思路,出臺村規民約,成立村民自治小組,並積極發展入黨積極分子,村裡黨員的榮譽感和主人翁意識明顯提升。

何先安:大步向前,走進群眾心間

▍建好基礎才能更好發展產業

要想富先修路,經過認真調研後,何先安發現,村裡致貧主要原因是基礎設施水平差,產業發展配套不夠。為了彌補產業發展短板,他在充分分析村情的基礎上,決定將產業發展與基層設施同步走。

“何書記,請你到我們組上看看,大家吃水真的不方便,能不能先給我們把吃水的問題解決嘍。”村民溫秀奎第一個向何先安反映吃水難的問題。何先安接到這個反映後,立即組織村兩委班子成員召開會議討論,在四組為他們修建了一處水窖,自2016年以來,何先安帶領工作隊積極向上級爭取資金,為全村共建設村組道路和產業路4條8.902公里、便民橋2座、飲水工程7處、建設移民搬遷安置點一處、修建334㎡標準化活動室,700㎡健身廣場,實施電網改造4公里,村級道路油返砂項目0.536公里,累計投入項目建設資金達1132.6萬元。

何先安:大步向前,走進群眾心間

基礎設施好了就要抓好產業發展,何先安從農業合作社、產業大戶、技術能手和培育職業農民入手,按照“支部+X+貧困戶”的工作思路,引導村內能人成立石泉縣天禾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帶領貧困戶走上致富路。

“我們成立合作社,貧困戶可以在這裡簽訂訂單蔬菜,我們這裡免費培育種苗,還有一些貧困戶可以就近在家務工。”合作社的能人付宗順介紹道。

去年,田心村合作社簽訂辣椒種植合同83畝,帶動貧困戶30戶93人;簽訂180畝香椿種植合同,帶動貧困21戶60人。按照長、中、短期產業配套發展思路,田心村建立茶園350畝、核桃園400畝、香椿180畝。2019年兌付三有獎補資金36.5萬元,人均純收入達9411元,群眾收入水平大幅提升。

不僅如此,何先安還帶領村黨支部制定了村級集體經濟破題方案,結合全村產業發展,自主探索增收渠道。隨著產業的逐步落地,村民們發展的信心越來越足。

何先安:大步向前,走進群眾心間

▍稱職的書記不合格的家人

村裡總能見到何先安忙碌的身影,而在家中卻鮮少有他的身影,每當深夜悄然而至的時候,何先安就會拿出手機,翻翻自己女兒的照片,忍不住感嘆時間的飛逝,自己沒有好好陪伴他,尤其今年,女兒要參加高考,但是田心村更需要他來領導發展。

還記得在2018年的9月的一天,何先安的母親因為患有老年痴呆,在街上不小心走失了,這邊的何先安正在安排村上工作,接到消息後,他直到把手頭工作交代完畢,晚上九點多,才急忙趕回縣城又投入到尋找母親的路途中,報警、調取監控、趕回老家中壩,尋遍整個縣城,還是沒有老母親的身影,他急的滿頭大汗,努力剋制住自己掉下來的眼淚,最後,終於在老街找到了母親,當看到母親的那一刻,這個50多歲的漢子沒忍住哭了起來,整整一晚,何先安幾乎沒有合過眼,第二天又匆匆趕回自己的戰場。

何先安:大步向前,走進群眾心間

“找到她了,我也放心了,村裡還有好多事沒有完成,我不放心。”何先安說道。

自春節以來,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何先安24小時駐紮在田心村,帶領村幹部全面摸排外地返鄉人員,及時上報,在村路口設置勸返點,對進出車輛、人員進行排查登記,對外地返鄉人員實行居家隔離,隔離期間,他每天帶領村醫對他們進行體溫測量,隨時瞭解被隔離對象情況,安撫情緒,併為他們送去口罩、消毒液等醫療物資和麵條、大米等生活物資,他還千叮萬囑村幹部一定要注意自身防護,確保自身健康。

何先安:大步向前,走進群眾心間

他說:“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身為黨員幹部就是要為村民做好服務,讓村民放心。”

注:轉載請註明出處,嚴禁修改標題及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