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职业教育已沦为“兜底教育”,学生来源复杂,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20庚子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当前国内正在从“人口红利”阶段向“人才红利”阶段过渡,随着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依靠传统人力来完成的工作任务将逐渐由智能体来完成,所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能够帮助更多的职场人来完成岗位升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出现的就业难问题。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职业教育的意义还是非常大的,目前职业教育也确实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很多行业资源也在向职业教育领域汇集。

由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以技能型人才为主,所以职业教育的生源必然会更加复杂,既有应届的高中生、初中生,也会有下岗职工、复员军人等等,所以职业教育本身的教育难度还是相对比较大的,尤其是管理难度会更大一些。

站在职业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未来职业教育也是职场人进行终身教育的一个选项,把职业教育常态化是不断提升职场人职场价值的重要方式,所以职业教育也应该从传统的职前教育向职后教育覆盖,让更多的职场人可以借助于职业教育来不断获得岗位升级。实际上,很多行业的职场人都会由于知识结构陈旧的问题而陷入到职场发展的瓶颈当中,比如在IT行业这一问题就比较突出。

最后,站在学习者的角度来看,参加职业教育也是提升自身职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职业教育本身的教育门槛相对比较低,而且职业教育更注重对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职业教育也是比较实用的教育方式。

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IT人刘俊明


我是一名职业学校的教师,我把我的想法说一下。

职业教育是一种高中阶段的教育,相对于普通高中而言,他侧重于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最近几年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力度日益增加,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特别是把山东省作为试点。教育部和山东省出台了《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建设的实施方案》,从政策以及投入得各方面进行了说明和实施方案,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制度,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在招生方面要求职普按照不低于4:6的方案进行。这些都表明国家重视,社会需求,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懂技术的劳动者,这也是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原因。

尽管有人不理解,但现在职业教育的发展如火如荼,职业招生在我们这里很火爆,我们每年至少有3500到4500名学生要到各类中职学校去学习,既可以走春季高考升学模式,又可以通过学习技术获得省级以上大赛的名次进入高等院校继续深造,还可以通过定向培养直接到企业顶岗实习和就业,途径比较多,专业类型也比较多。现在在高职方面已经打通了到本科和研究生升学通道,学生大学毕业后可以考取研究生,就业和普通教育没有差别。

再从国际上比较看,各国都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人才的培养都在重视技能型,理论型登复合型人才的教育,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国家工业基础起步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也比较晚。科技发展,工业化的到来必须有高素质的劳动者,重视职业教育成为必然。


绿蚁红泥醅酒


职业教育应该和精英教育齐头并进,给孩子和家长不同的选择,而我们现在的职业教育并没有受到社会的认可。


一提到职业教育,人们的脑海中马上就会闪现出上课一团糟,下课学生们三五成群,一切都与学习无关。的确,在我们现在的职业教育中,学生都来源于中考和高考的落榜生,他们中的大部分学习成绩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基础弱,个人自律性不强,问题一大堆。所有人一提到职业教育的学生就头疼,我觉得这是我们现在社会存在的偏见导致的。


虽然现在高中和大学经过了扩招,但通过高考能够进入大学本科的学生仍然只占一少部分。2019年我国参加高考人数为1031万人,本科录取率在30%左右,这只是高考的录取率,要知道2001年我国的出生人口约有1700万人,那么这样计算的话这一年度所有人真实的成为大学本科生的百分率只有17%左右,其他人都在不断的竞争中掉队了。掉队中的一些人走进了职业教育学校,但是社会对他们并不是十分的认可,其实是多年来人们根深蒂固思想所致。


在现阶段的中国,人们普遍认为坐在办公室里吹空调的白领才是出人头地的象征,那些职业技术人才是不受人们重视的,在收入上也有很大的差距。因为在社会认可程度和收入上的差距使我们每一个家庭都在拼命地让孩子学习文化知识,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数学家和科学家的。制造业强国德国就是我们最好的榜样,并不勉强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学识优秀的人,从很低的年级就开始给孩子进行规划,适合学习和科研的孩子送到更适合的学校去学习,不适合的孩子可以学习技术,成为我们口中的“蓝领”,但他们并没有被人歧视,反而受到更多人的尊重,并且享有不低于白领的工资,成熟优秀的技术工人更是国家和企业的“宝贝”,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现在我国迫切需要提高技术工人的收入和社会地位,只要收入有保障,被社会认可,很多人是愿意走上“蓝领”之路的。我们国家现在也正在做这方面的工作,职业高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遍地开花,国家也在下大力气扶持,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孩子进入职业教育学校,掌握真正的一技之长,成为受人尊重的“蓝领”。


一叶落尽秋


这个观点并不全面。应该说现在的我们早已经进入学习型社会。生活就是一个不断学习进步的过程。本人认为。从这个方面说,是人们对于学习更加重视了好。更多的人愿意同时也更渴望通过专业教育来提升自己。每个人都有改变自己命运的权利嘛!

其实这种兜底教育,也不矢一种自信。是我们国家的自信。是对于现代化建设强有力的支撑。 也是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并不是人人都能得到很好的校园教育。尤其广大农村。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会辍学。还有一部分孩子,少年不知愁滋味。不好好上学,珍惜机会。在校园混日子。而不愿上学。结果年纪很小就步入社会。

社会是无情的。经过社会的摸爬滚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人会意识到学问的重要,知识的重要!这时职业教育则给了他们浪子回头的机会和勇气。也给了他们条条大路通罗马的阶梯!同时又是社会资源的优化整合。何乐而不为呢!本人认为,这是一个机会,一件好事。 虽说也有弊端。但是终究利大于弊。应该大力提倡和发扬!


印刷辅料之家


第一,我不同意这个观点。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上班一段时间之后选择培训班进行再教育,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大学里面学到的真正用到工作中的能有几分?

第二,职业教育针对性更强,选择进行职业教育的人更了解自己,更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和更了解自己的发展方向。学生来源复杂更说明了越来越多的人想要提升自己,在当前科技发展水平下,不提升就等于落后。很多职业已经被AI人工智能取代,选择再教育可能是唯一不被淘汰的方法。

第三,增加自己的一个技能或者是爱好,不仅能提高生活水平也能提高生活的乐趣,比如音乐,绘画,美术等。丰富一下业余生活不是更好吗?

第四,国家大力推广职业教育,这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对社会的责任。教育不能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多的是在手上,也就是技术能力。



设计效果图的我


恰恰相反,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方兴未艾。社会越是进步,分工越是明细,从前大家趋之若鹜的职业门类现在是门前冷落鞍马稀,反而新兴职业却闻所未闻。

我国的职业在以往是兜底教育,是三流教育,将来则会后来居上,成为国人的眼中“盯”的。

不信瞧着吧!


桃李微言


国家对职业院校有明确的定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就是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以实战为主。

本科以上,则理论为主。

各有千秋,一切看个人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