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的蝦圖值多少錢?

A追命


齊白石一生繪畫題材廣泛,尤以畫蝦最負盛名。齊白石筆下的蝦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 簡練概括。
  • 墨法超高,晶瑩剔透。
  • 局部誇張,適度變形。
  • 聚散有法,佈局講究。
  • 以書入畫,綿中帶剛。
  • 靈活靈現,生動傳神。

齊白石字畫市場行情連年看漲,拍賣屢創新高。齊白石《魚蝦圖》2017年4月以580萬元成交;齊白石的《百蝦圖》曾拍出1.2億元的高價。

據說齊白石早在1936年畫蝦和荷花已很出名了,求畫者甚多。那時候他的一張親筆畫可以賣兩塊銀元。跟齊白石學畫的一群孩子大都生活困難,齊老為了改善孩子們的生活,拼命畫畫用以補貼他們的生活。然而一個人的力量有限,最後他想出一個辦法:叫兩個胖學生脫去褲子,在孩子的屁股上抹上墨,讓他們坐在宣紙上,紙上印下兩個黑墨團,即兩片荷葉。齊老便笑眯眯地提筆在坐出的荷葉宣紙上迅速畫上幾枝斜莖,勾出兩朵含苞欲放的荷花,題上兩句詩詞,一幅荷花便畫成了。蓋章後學生們拿去管售賣,學生們把這稱為“坐畫”,“坐畫”一上市便被搶購一空。


藏海拾貝


很高興和大家分享這個問題。齊白石的畫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他的許多作品都拍賣出了高昂的價格。

文章最後這幅畫了幾顆白菜數只小雞崽的作品,形象生動,在2014年北京保利秋拍拍出了212.75萬的價格。

《齊白石蝦圖》是畫家齊白石晚年期間所創作的一幅畫,藏於上海博物館,屬於無價之寶。該畫體現了高度的筆墨技巧,在表現了水墨、宣紙的獨物性能外,又將蝦之質感表現的淋漓盡致, 是白石筆下最寫實的對象之一。

齊白石畫蝦可說是畫壇一絕,靈動活潑,栩栩如生,神韻充盈,用淡墨擲筆,繪成軀體,浸潤之色,更顯蝦體晶瑩剔透之感。以濃墨豎點為睛,橫寫為腦,落墨成金,筆筆傳神。細筆寫須、爪、大螯,剛柔並濟、凝練傳神,顯示了畫家高妙的書法功力。畫家寫蝦,來自生活,卻超越生活,大膽概括簡化,更得傳神妙筆。

齊白石從小生活在水塘邊,常釣蝦玩;青年時開始畫蝦;約40歲後臨摹過徐渭、李復堂等明清畫家畫的蝦;63歲時他畫蝦已很相似,但還不夠“活”,便在碗裡養了幾隻長臂蝦,置於畫案,每日觀察,畫蝦之法亦因之而變,他的蝦也成為他代表性的藝術符號之一。

白石畫蝦已入化境,在簡括的筆墨中表現了遊弋水中的群蝦。粗壯、濃厚的茨菇,與群蝦的透明、輕靈纖細形成對比,體現出晚年的齊白石畫藝的成熟。

齊老師表現蝦的形態,活潑、靈敏、機警,有生命力。是因為掌握了蝦的特徵,所以畫起來得心應手。寥寥幾筆,用墨色的深淺濃淡,表現出一種動感。一對濃墨眼睛,腦袋中間用一點焦墨,左右二筆淡墨,於是使蝦的頭部變化多端。硬殼透明,由深到淺。而蝦的腰部,一筆一節,連續數筆,形成了蝦腰節奏的由粗漸細。

齊老用筆的變化,使蝦的腰部呈現各種異態,有躬腰向前的,有直腰遊蕩的。也有彎腰爬行的。蝦的尾部也是寥寥幾筆,既有彈力,又有透明感。蝦的一對前爪,由細而粗,數節之間直到兩螯,形似鉗子,有開有合。蝦的觸鬚用數條淡墨線畫出。

齊白石經過數十年的藝術探索,能夠把握對蝦活的形貌、質量感、運動方式、環境關係及個性特徵,否則畫得再似,也形同死物。他畫蝦就是通過畢生的觀察,力求深入表現它們的形神特徵。




西安彬哥


首先感謝您這個問題,我是今日頭條的新兵,剛剛進入這個新領域,感謝這個很棒的平臺,能夠向大家多多學習。

齊白石(1863-1957),現代傑出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原名齊璜,純芝,字渭青、號白石、瀕生、阿芝、借山吟館主者、寄萍老人等。湖南湘潭人。

他生平推崇徐渭、朱耷、石濤、吳昌碩等前輩諸家,重視創新,不斷變化,創造了獨特不群的風貌。白石老人善畫花鳥,他所創造的藝術形象皆生動傳神,饒有韻味,尤以畫蝦為近世之冠,正所謂“白石蝦,悲鴻馬,奪得造化神筆路。”是圖橫卷描繪,雖僅寫雙蝦,然藝術匠心獨顯,氣韻高標。畫中之蝦,濃淡搭配,簡潔醒目,活靈活現。

至於價格,從目前市場來看,白石老人的畫作多數是八位數起,最高成交價已破8億元,加上佣金已破9億元。



銀川奇石周


齊白石的名字值錢



墨香咿客


這個皇帝收藏那麼多贗品,難道他沒有掌眼人嗎? 《是一是二圖》是幅名畫,畫中乾隆皇帝身穿漢人服飾,正在坐榻上觀賞皇家收藏的各種器物。身後屏風上,懸掛一幅乾隆畫像。畫中古物至今仍在故宮珍藏。畫上乾隆皇帝御題:“是一是二,不即不離。儒可墨可,何慮何思。長春書屋偶筆。”

對於源遠流長的皇室收藏來說,不只是供皇帝個人賞玩的珍稀藝術品,還是“宜子孫”的一筆寶貴財富。

許多藏家都有收藏主線,但是乾隆的收藏不拘主線,屬於唯古是收,唯名是收,乾隆內府收藏猶如博物館,他影響了當時的官方鑑藏。

在清宮收藏中,“三希堂”與“四美具”有著標誌性的意義。

“四美具”:(晉)顧愷之《女史箴圖》,(宋)李公麟的《瀟湘臥遊圖》《蜀川勝概圖》《九歌圖》。乾隆年間,這四件名品相繼進入清宮,“四美”重新團聚。

乾隆命人整理了一本收藏目錄——《石渠寶笈》,將自己收藏物品的數據詳盡的編撰成冊。收錄藏品約有數萬件之多,其中晉唐宋元書畫2000件,明代書畫2000件,是明清兩代,600年宮廷收藏的總結。

皇上喜歡收藏,天下皆知。

臣工開啟獻寶大會的模式

乾隆重用“進貢能臣”

順便颳起腐敗大風。

乾隆威武,但也擋不住贗品來襲。

因為收藏贗品,

所以常丟面子。

《那些年我收的不少假貨》

自稱【十全老人】的乾隆屬於完美型人格乾隆遇到贗品和假貨,不會苦惱於鑑錯,而是極有可能不棄,認為贗品亦屬古物。不像鑑寶節目遇見假貨就砸,而是對品質優良的仿本和重複的刻本都很重視。

作為皇帝不能總是走眼啊

乾隆悄悄命督窯官秘密仿製了一件宣德青花指日高升爐,爐身上的龍紋和海水紋仿得和真品幾乎一樣,青花髮色也十分類似。然後,亁隆又命下官在庫房裡挑選30件宣窯青花真品,將仿的這件混入其中。隨後召集那百餘名各州府選送上來的鑑瓷“專家”逐一出列,到現場鑑定,預先告知他們其中有贗品,讓他們從中找出來。

這些“專家”表演各異,有上手逐個撫摸的,有拿放大鏡湊近逐個細細辨識的,唯有一姓柴的揚州籍老人,只在那堆瓷器面前站了片刻,目光像秋風掃落葉地在那些瓷器上過了一遍,隨後附身從那堆瓷器中揀出仿的指日高升爐遞到乾隆面前。

乾隆率先鼓起掌來,此人原來就是聲震江南的大收藏家,御承堂的創始人柴瓊!事後乾隆帝問他:“愛卿當時怎麼能掃一眼就知真假?” 他伏地奏道:“比如皇上不穿龍袍,有閱歷的人即使沒見過皇上,也能猜出八九分來!人有氣場,瓷器也各有氣場,到代的與仿的氣場不一樣啊!”乾隆合掌大笑,讚道“真高手也”!這就是所謂的“一眼望氣”鑑定法!

所謂望氣其實很簡單,就是長時間在文物鑑賞過程中積累的經驗值,包括正的經驗值和負的經驗值。當你也玩了十年以上,古玩市場去過了幾百次,上手的東西好幾千,過眼的東西幾車皮,你也有這個望氣的本事。不說八九不離十,起碼六七成是有的










博索藝術


齊老把蝦畫活了,他的畫作無人可比,也不能用金錢去衡量齊老的畫,這是一種靈魂!!!



老衲收藏天下


值多少錢是由市場定的。不是文化藝術價值。買家喜歡行成需求,或拍賣會、或畫展、或畫行、甚或雙方在任何場所一個願買一個願賣,意定好價錢,成交。


綠水青山不可改


若是真跡,那值老鼻子了。


陽光與海SHS


太值錢了只要是真的一隻蝦,大的拍賣公司從十幾萬到幾十萬不等


用戶古玩緣夢人


比青島大蝦還值錢,2016年5月15日齊白石作品亮相深圳文博會估價5000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