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晶晶捐款7000萬,喬布斯遺孀裸捐250億,這些真實性有多高?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有兩個知名女性的豪捐善舉,同時刷爆手機。

一個是嫁入香港豪門的中國跳水皇后郭晶晶,和丈夫霍啟剛低調向武漢捐贈7000萬物資。

郭晶晶捐款7000萬,喬布斯遺孀裸捐250億,這些真實性有多高?


另外一個是蘋果公司聯合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遺孀勞倫娜·鮑威爾·喬布斯(Laurene Powell Jobs),要捐出個人財富的250億美元,她表示個人累積大量財富並不對,它相當於是數百萬人的財產,她認為這一點不公平。

250億美金,摺合人民幣1700億,按照最低年化收益5%算的話,1700億人民幣平均每年利息就有80多億,每天有2300萬人民幣進項。

郭晶晶捐贈的是7000萬物資。捐贈的,不是贈禮,那就必須是實際給的,不能是虛的捐款數字。7000萬,不是現金,是物資。物資是實際的東西,實實在在看得見,擺放在那裡的,不會改用途,也不會放出新聞博個虛名,又不給了,這個沒有弄虛作假的餘地,除非腦殘。但是,物資值7000萬嗎?這個有懸念,物資價值應該是按照市場價格估算的,但是他們的物資來源渠道是什麼,就不得而知了,也就是說,這些物資他們是用多少錢買來了的,是怎麼來的,比如,別人贈給他們的;他們客戶低價賣給他們的;他們募捐的……等等來源渠道,就不得而知了,也就是說,他們實際花了多少錢,有7000萬嗎?這個有懸念,但是,價值7000萬的物資,是實打實的東西在那兒擺著呢,沒懸念。捐贈的對象具體,武漢,這個也是來不得虛假的。

所以,郭晶晶捐贈7000萬物資,沒懸念,是真實的,有懸念的,只是這些物資他們是否花了7000萬這麼多,就算沒有,也離7000萬不會太遠,可以忽略不計。所以,郭晶晶霍啟剛夫婦的捐贈,是完全真實的。

但是,郭晶晶儘管捐贈了7000萬物資,比起同期爆出的美國富豪喬布斯遺孀勞倫娜宣佈要捐的250億美元,上面換算了,摺合人民幣1700億,似乎天壤之別,沒法比了。

國外的豪門捐款都是以億為單位的。比如,Facebook的CEO扎克伯格生了小女兒,一高興就表示將捐出99%的Facebook股份,現值450億美元,用於推動慈善事業。還有比爾蓋茨夫婦、巴菲特夫婦等等,捐出了自己資產的99%,現在又出了喬布斯遺孀勞倫娜的250億。

相比這些西方富豪的豪捐,國內一些網友認為,中國的富豪們就是鐵公雞一般,捐個款就跟割肉一樣。彷彿西方的富豪更喜歡回饋社會,死後把所有財產無私的分享給全人類,而中國富人更喜歡財富的家族傳承,將財產留給子女而非與人分享。不少人因此崇洋媚外,認為西方資本家更無私,更崇高,心胸更博大,金錢觀更淡薄,而更具愛心,更仁慈。

真的這樣嗎?從常識來分析,99%的都捐了,他們一家人吃啥喝啥?真的像平民一樣過緊巴巴的日子?那麼,公司運營總需要資金吧?從哪裡來?自己的錢捐了,再去融資,借款?這顯然不可能。自己絕大多數的錢都捐了,怎麼養老?怎麼養兒女?在兒女步入社會之初,創業之初,成家之初,需要父母資助的時候,一分沒有?這顯然不符合人之常情。那麼,新聞爆出來的這些所謂捐款背後,必另有原因。

先看一下Facebook的CEO扎克伯格的捐款是怎麼回事。

扎克伯格的是“將會”捐出“價值幾百億美元的臉書股份”,“將捐”而不是“已經捐了”;捐出的是“99%的Facebook股份”,股票認證書,而不是現款幾百億美元。至於什麼時候賣了股票拿錢捐款,捐到哪兒去,還得扎克伯格說了算,所以,這個捐款,還在排隊等候,沒實現呢。這個捐款並不影響扎克伯格的公司運營和個人生活。以後怎麼樣,捐哪兒,具體捐多少,鬼知道。

再具體說說勞倫娜的捐款。

和扎克伯格一樣,勞倫娜爆出的新聞是“要捐出”,而不是“已經捐出”。也就是說,這個捐款還在她思想裡,這還是一個計劃,只不過是一個落地可能性有90%的計劃,或者,正在操作之中。

捐就是捐了,直接拿出來,給捐贈對象,捐贈地,不就行了嗎?為什麼是“要捐”?沒有捐為什麼要放出話來?

質疑這是在撈慈善美名,是有理由的。

郭晶晶捐款7000萬,喬布斯遺孀裸捐250億,這些真實性有多高?


勞倫娜現年56歲,身價達到250億美元。新聞中,她宣稱的就是要捐出250億美元。這是要捐出近乎全部身家?不吃不喝不過優越的日子啦?才56歲,以後不養老啦?

以普通百姓過日子的打算來看,這有點匪夷所思。

勞倫娜有個慈善組織——愛默生基金會。

在美國,很多富豪都有自己的慈善基金會。

美國遺產稅稅率大致在45%左右。另外,像華盛頓州還會再加收20%的州遺產稅。增值稅在15%——35%之間。粗略估算,每1億美元資產最後只有3700萬可以被繼承。

美國法律規定,捐助慈善事業可以免稅,如果採用公益信託,按照一定比例捐助,達到指定年限後,剩餘的資產就可以轉移給指定的非慈善受益人(通常是委託人的後代)。沃爾瑪超市創始人沃爾頓就採用慈善基金的方式避交遺產稅。

避稅,是美國富豪熱衷於慈善事業的原因之一。2016年和2017年,美國法定的遺產稅免稅額個人分別為545萬元和549萬元美元。2019年,特朗普通過稅改方案,免稅額提高到了1140萬。公民資產高出這個數額要繳納高昂的遺產稅、資產增值稅。

有調查數據顯示,美國每年徵收的遺產稅僅佔實際繼承額的1%左右,這也說明避稅確實被廣泛使用。

而富豪們做慈善的主要方式,就是成立基金會。

1911年,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創立了商業化運作的慈善基金會——"紐約卡內基基金會",以企業化的方式管理。在1919年去世前,卡內基累計捐款3.3億美元。100多年過去了,卡內基基金會至今依然屹立不倒。這成了美國現代慈善組織的基本模式,後來的富豪紛紛效仿他。

諸多富豪成立自己的基金會,如洛克菲勒基金會、比爾蓋茨基金會、巴菲特基金會,這些基金會的力量強大無比,左右著西方世界的經濟命脈甚至是政黨選舉。

基金會的控制權在富豪或其繼承人手裡,所有錢款去向外人無權干涉,內部的規章制度也無需公開。富豪的股份資產交給基金會之後,投資收益也不用交個人所得稅,按1%收稅。基金會的股票變現所得,也無需繳納高額的個人所得稅,由此會獲得大量的避稅收益。基金會還可以向普通人募捐。

美國政府很快發現了富豪基金會避稅的貓膩,加強了監管,並規定慈善基金會每年要撥出其賬面資產的至少5%用於公益事業,同時,禁止基金會和其有關聯的公司和個人進行交易。

但基金會也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常規神操作如下:

1、讓子孫後代在基金會上班,開高工資。2、聘請關鍵人物或其指定之人充當基金會的顧問,開出高額的顧問費。打點各勢力的費用,以慈善採購的名義,走基金會的賬目。3、基金會每年撥出大筆的資金幫助底層人民,為本家族換取極大的聲望。4、捐給大學做慈善,然後子女隨便上名校。5、以行政開支的名義,基金會負擔一切衣食住行開支。6、通過各種交換,套取基金會的資金,轉移給繼承人。

說完基金會的背景,再來看勞倫娜的愛默生基金會。

自2011年喬布斯去世後,勞倫娜熱衷慈善事業,在美國硅谷創辦了愛默生基金會。從2014年至今,該基金會已經為多家公司提供過資金支持,涵蓋浮動數據中心和超音速飛機等多種領域。愛默生基金會跟一般慈善基金會還不一樣,它一方面從事慈善捐贈,另一方面參與風險投資。它其實更是一家有限責任公司,不受非營利組織監管條例的限制,而更容易成為投資營利性公司。

因此,愛默生基金會備受外界議論。

從2017年開始,愛默生基金會就投資超過20家營利性公司。並且交易規模在不斷擴大。

所以,勞倫娜的裸捐250億美元,在沒有具體受捐贈人,受捐贈地點,受捐贈數額和用途之前,這都只是一個計劃而已。

所以,郭晶晶夫婦的7000萬物資,國人的這些實打實的捐贈,雖然數額不比美國富豪,但是真實的。這個數額不錯了,不要妄自菲薄,老覺得西方太陽亮。不是西方太陽亮,不是他們都不是人、是神,是自己知道的太少。知道的內幕太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