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室生產蔬菜預防病蟲害,少用農藥結合綜合防治,降低成本又健康


在棚室內種植蔬菜,其環境相對密封,病蟲害不能隨意的傳播進入,只要管理措施得當,按照道理應該比露天蔬菜發生的病蟲害少,加強管理,甚至可以不出現病蟲害。但是,實際情況卻並不是這樣,有時候病蟲害反而比露天種植的蔬菜更嚴重。其主要原因總結有三:溫溼度管控不合理、低溫管理造成的蔬菜抗逆性差、病蟲源沒有認真管控。

棚室生產蔬菜預防病蟲害,少用農藥結合綜合防治,降低成本又健康

棚室種植蔬菜,溫溼度管理,是要通過放風進行調控。通常在上午10點左右進行通風,早晨和夜晚閉棚。有時候由於澆灌等原因,造成棚室內溫度低,溼度大。而恰恰大多數細菌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害,它們發病的適溫多在15~26℃的範圍,空氣溼度90%左右。在棚室內溫度長時間處於20℃左右的高溼低溫環境下,剛好適合灰黴病、黴霜病、疫病以及多種細菌性病害的滋生髮展,因此造成蔬菜病害活動比較多。在低溫管理下,棚室的土壤溫度低,如果蔬菜根系生長土層長期處於20℃以下的溫度,會直接影響到很多喜溫蔬菜根系活性、和對水肥的利用率,那麼就會造成植株抗病能力差,容易出現生理性病害。再者就是關於病蟲源的問題,在我身邊,可以經常看到在棚室蔬菜種植區,棚室外面的路邊和溝渠裡,散放有蔬菜的病害殘體,各種腐爛的蔬果等。這些病殘體裡面隱藏有大量的病菌和蟲源等,在人來人往的農事操作中,難免會被勞作者攜帶進棚室內,而且棚室通風期間,這些病蟲源會隨著風口或者雨水途徑,進入棚室危害蔬菜。針對於這些問題造成棚室蔬菜發生病蟲害,靠化學藥劑防治,不僅僅加大的投資成本,對生產蔬菜帶有一定的安全隱患,從而降低了種植附加值。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種植戶應從病蟲害的源頭上,比如從進購種、苗上開始認真防控棚室蔬菜病蟲害的問題。

棚室生產蔬菜預防病蟲害,少用農藥結合綜合防治,降低成本又健康

一、加強棚室種植蔬菜病蟲害管理措施。

◆從源頭上防控病蟲害:從外地調用種子、種苗和植株的時候,防止危險性的病蟲害。比如黃瓜的黑星病、番茄的潰瘍病和美洲斑潛蠅。認真做好消毒工作,避免這些類似危險性病蟲害的傳入,減少不必要的防治麻煩。

◆杜絕蔬菜病蟲害的交叉感染:蔬菜的幼苗或者種子,在定植或播種之前,要認真做好殺菌、滅蟲,或者浸種消毒等措施,做到淨苗或淨種入棚室,嚴防在栽種的時候,把一些病蟲害帶入棚室內,造成不必要的病蟲源問題。當棚室內發生病蟲害的時候,要徹底剷除病害植株,或者及時摘除病葉,做好相應的消毒工作,防止蔓延;清除掉的病蟲害病株殘體,要做妥善處理,比如掩埋、發酵和焚燒等,千萬不能隨便堆積在棚室周圍,防止病蟲源再次危害作物。

棚室生產蔬菜預防病蟲害,少用農藥結合綜合防治,降低成本又健康

◆隔離種植:種植戶應最大程度的做到“隔離”種植。所謂的隔離種植好比“隔離”養殖類似,就是儘量隔絕棚室與外界的直接“互通”關係。比如進出棚室要隨手關門落鎖,嚴禁無關人員隨便出入蔬菜生產中的棚室,嚴禁從事勞作的人員互相串棚等等行為,減少病蟲害的傳播途徑。在棚室應開設頂風口通風,且在通風口處安裝防蟲網,嚴防病蟲害從通風口進入棚室內;特別是棚室蔬菜種植區,儘量不要在棚室底口通風,嚴防外界病菌和害蟲隨風雨侵入棚室。棚室蔬菜做好必要的隔離種植,就可以減少很多病蟲害的發生。

加強棚室種植蔬菜病蟲害管理的重點:阻隔蔬菜病蟲害的病源,減少病蟲害的傳播途徑。就能夠極大減少棚室種植的蔬菜發生病蟲害,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二、農業防控蔬菜病蟲害措施很重要。

◆實行輪作與合理間作:這種傳統的耕種模式,是減少蔬菜土傳性病害的有效手段之一。在輪作過程中,可以對多種病害和食性專一或單純的害蟲等,起到惡化其生存條件的作用,能夠有效的防治不少病蟲害的困擾。比如瓜菜類與茄果類蔬菜輪作,茄果類與蔥蒜類、豆類蔬菜輪作、間作等等,都可以有效的減輕土傳性病蟲害對蔬菜的危害。

棚室生產蔬菜預防病蟲害,少用農藥結合綜合防治,降低成本又健康

◆選用抗病品種:選用抗病品種種植蔬菜,防治病蟲害,經濟又實惠,也是蔬菜種植中大家普遍採用的一種有效措施。由於區域性氣候不同,各地發生病蟲害的種類側重點有所不同,所以種植戶應因地制宜,選擇適合當地種植的蔬菜抗病品種,可以有效減輕病蟲害帶來的損失。

◆利用嫁接育苗技術:嫁接育苗栽培棚室蔬菜,是利用嫁接砧木根系的強大能力,防治蔬菜的根部病害,提高蔬菜的適應性和抗逆性,增加產量的有效措施之一。這種技術多用在西瓜、黃瓜、西葫蘆、茄子和番茄等植物。嫁接苗直接增強了植物的抗病能力,也增強了植物的耐低溫、耐連作能力,很好的預防了很多土壤病蟲害的發生。對棚室種植蔬菜意義重大,為設施內連作提供了便利,也有效提高了蔬菜的產量和質量。

棚室生產蔬菜預防病蟲害,少用農藥結合綜合防治,降低成本又健康

◆種子消毒,培育無病壯苗:根據各種蔬菜種子的耐溫能力,採用不同的溫湯浸種的辦法,或者採用藥劑拌種和種衣劑包衣等辦法,對種子進行消毒處理,再播種或者育苗。育苗要採用培養缽育苗,營養土配用無病蟲的優質田園土,和腐熟充分的有機肥。加強育苗管理,淘汰病苗,選用無病蟲的健壯苗定植。有條件的菜農可採用穴盤無土育苗。

◆做好棚室的田間清潔:病蟲害多數在田間的病株殘體、落葉、雜草和土壤中棲息隱藏,越冬過夏。所以在播種或者定植蔬菜前,結合整地徹底清除田間的病殘體,以及各種雜草落葉等,妥善無害處理,減少病蟲源基數,有效減少後期蔬菜病蟲害的發生。

◆利用水淹滅殺病蟲:充分利用棚室的優點,在棚室換茬之際,利用夏季的高溫好時機,給棚室內灌水至淹沒土面2㎝,在水面上覆蓋一層薄膜,減少水分揮發,提高水溫。這樣密閉棚10天,土層20㎝的深的土壤溫度可以高達50℃以上,可以有效滅殺掉土壤中的病菌、病毒、根結線蟲和別的蟲卵、若蟲等。減少土壤中病蟲的存在基數,可以有效減少病蟲對後茬蔬菜的危害。

棚室生產蔬菜預防病蟲害,少用農藥結合綜合防治,降低成本又健康

◆深耕曬垡:採用深耕的辦法,可以有效將地表看不到的病蟲害掩埋在土壤深層,抑制延遲對蔬菜的危害,同時將地下害蟲和病菌翻到地表,改變其生存環境,可以利用嚴寒凍死或者讓天敵啄食,減少土壤中病蟲的基數,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同時也改良土壤環境,有利於蔬菜根系生長髮育,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在棚室生產無公害蔬菜,綜合性農業防治病蟲害措施意義重大。主要是創造有利於蔬菜生長的環境,不利於病蟲害生態的環境,增加蔬菜植株本身的長勢,提高抗逆性,減輕病蟲害的發生。

三、物理防控蔬菜病蟲害措施要做好。


棚室生產蔬菜預防病蟲害,少用農藥結合綜合防治,降低成本又健康

◆利用防蟲網控制蟲源:防蟲網是很好的一種隔離屏障,把害蟲隔離在棚室之外,達到控制蟲害的目的。在實際操作中,通常要強調全期覆蓋,如同給棚室套上了“防護罩”,讓害蟲無法進入。覆蓋前要對土壤進行消毒和化學除草,滅殺掉土壤中殘留的病蟲草源。在蔬菜的生產過程中,全程都需要蓋嚴,不留縫隙,進出口要掛網簾進行防護,不能給害蟲侵入棚室的機會。

◆利用害蟲趨化性滅殺害蟲:比如可以用樹葉、雜草、菜葉等,晚上在菜田中堆放誘捕網紋蛞蝓,天亮以前進行捕殺它們;比如螻蛄對香甜物質、樹蠅對糖醋和蔥蒜葉、棉鈴蟲和煙夜蛾對糖蜜等有明顯的趨化性,可以利用它們各自“喜好”的特性,進行誘殺。

棚室生產蔬菜預防病蟲害,少用農藥結合綜合防治,降低成本又健康

◆黃板誘殺和性信息誘殺害蟲:蚜蟲是蔬菜生產中廣泛發生的害蟲,人們利用其趨黃性,採用在棚室內懸掛粘蟲黃板的物理防蟲技術,可以有效滅殺蚜蟲;利用性誘劑,在成蟲楊飛前,將性誘劑、根據成蟲個體差異配套相應誘捕器,懸掛於棚室內。如果用於檢測蟲害,通常一畝大棚懸掛一套;如果防治蟲害,每畝根據蟲害情況,懸掛四套左右即可。

◆利用光膜趨避蚜蟲:在實踐中,人們認識到銀灰色對蚜蟲有趨避的作用,在棚室內吊掛銀灰色薄膜條或鋁光膜條、或者在棚室後牆上張掛鋁反光膜,地面覆蓋銀灰色薄膜等,不僅趨避蚜蟲的效果可以達到80%以上,還能夠改善棚室內光照條件,提蔬菜的高光合效率的作用。

◆利用頻振式殺蟲燈防治害蟲:這是利用害蟲的趨光性,採用燈光誘殺害蟲的一種物理方法。這種殺蟲燈就是根據有些害蟲趨光性的特點,來滅殺害蟲。如果棚室內鱗翅目和鞘翅目害蟲比較多,採用這種方法滅殺它們效果很好。

棚室生產蔬菜預防病蟲害,少用農藥結合綜合防治,降低成本又健康

◆高溫悶棚消毒,滅殺病蟲害:由於設施內牆壁上、骨架和土壤等地方,都是病蟲的隱匿場所,容易引起蔬菜發生病蟲害。因此,在蔬菜播種或者定植前半月,要對棚室進行嚴格消毒。比如:每100㎡用硫磺250克,鋸末500克,在棚室內4角和中心均勻分佈幾處點燃,閉棚燻蒸一夜進行消毒;或者用福爾馬林150倍液均勻噴施棚室每一個角落;同時選用甲基託布津、乙磷鋁、多菌靈等藥物,每100㎡用90克左右對棚室土壤進行消毒,用來防治多種真菌性病害;或者針對性的防治根結線蟲病,每畝用50%辛硫磷0.6㎏左右、或2.5%阿維菌素5㎏,按照說明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根據棚室病蟲害的具體情況,靈活選用合適的藥劑進行提前預防病蟲害,防患於未然。

物理防治病蟲害,根據當地蟲害的發生規律,靈活運用針對性的防治措施,對生產棚室綠色蔬菜,有很大的實際生產意義,值得推廣應用。

四、利用生物措施防控蔬菜的病蟲害。

◆用蟲治蟲害:有條件的種植戶,可以利用廣赤眼蜂防治菜青蟲、棉鈴蟲和煙青蟲。赤眼蜂有寄生害蟲卵特性,在害蟲產卵旺期,每畝棚室內放蜂1萬隻,每個6天左右放蜂1次,連續放蜂3~4次,寄生率可達80%左右,對蟲害有不錯的防治效果。如果棚室內桃蚜危害嚴重,可以利用菸蚜繭蜂來防治;如果防治棚室內的白粉蝨,可以利用麗蚜小蜂進行防治。

棚室生產蔬菜預防病蟲害,少用農藥結合綜合防治,降低成本又健康


◆用菌治蟲害:比如用BT與病毒復配的複合生物農藥威敵,來防治菜青蟲和小菜蛾等;用細菌農藥BT防治棉鈴蟲、菜青蟲等鱗翅目害蟲的幼蟲;用座殼孢菌劑防治大棚內的白粉蝨等措施,達到防治對應害蟲的目的。

◆用抗生素治蟲害:比如用1.8%蟲蟎克乳油,對葉蟎克類、雙翅目、鱗翅目幼蟲有不錯的防治效果;用10%瀏陽黴素乳油對蟎觸殺有一定的作用。

◆用病毒製劑防治茄果類蔬菜病毒病:比如用從菇類下腳料提煉製出來抗毒劑1號,用150倍液可以防治茄果類蔬菜的病毒病;比如用弱毒苗N14,可以用來防治菸草花葉病毒侵染引起的甜椒、番茄的病毒病。

◆用抗生素防治病蟲害

:這類藥物,利用細菌、病毒、抗生素等生物製劑來防治蔬菜的病蟲害,是目前普遍採用的生物防治辦法。比如用農用鏈黴素、新植黴素防治多種蔬菜的軟腐病和角斑病等細菌性病害;比如利用蘇雲金桿菌製劑防治害蟲,阿維菌素防治小菜蛾、斑潛蠅、菜青蟲等;利用核型多角體病毒、顆粒體病毒防治斜紋夜蛾、棉鈴蟲和菜青蟲等多種蟲害。

棚室生產蔬菜預防病蟲害,少用農藥結合綜合防治,降低成本又健康


生物防治根據蟲害、病害的弱點,採用針對性“一物降一物”的辦法,防治病蟲害,環保又安全,在病蟲害防治措施中,有很好的實用意義。

五、化學制劑防治蔬菜病蟲害的注意事項。

◆農藥應當做一種應急防治病蟲害的措施。當被防治的病蟲害對蔬菜即將造成相當危害時,而其他措施一時難以湊效的情況下,利用農藥直接、快速、高效的特點,適時用藥控制病蟲害的措施。綠色蔬菜生產提倡“經濟價值”——把蔬菜病蟲危害程度控制在允許的經濟價值以下,儘量減少農藥的施用量,降低農藥投入成本,生產綠色蔬菜,創建綠色品牌,提高種植附加值。

在棚室種植中,防治病蟲害儘量少用噴霧,多使用煙霧劑或粉塵劑,以防增加棚室內的溼度,引起蔬菜發生別的病蟲害。

棚室生產蔬菜預防病蟲害,少用農藥結合綜合防治,降低成本又健康


◆靈活用藥:用藥噴施蔬菜,通常選擇晴天、無風或者風小的天氣。如果氣溫高,藥液濃度適當降低一些;在蔬菜幼苗時,噴藥量不宜太多,濃度要適當降低;有的菜對有些農藥敏感要注意:比如白菜對波爾多液和其他銅殺菌劑敏感,瓜類對西維因敏感。在豆類和瓜類上用藥應特別仔細閱讀使用說明書,瞭解藥劑的選擇性,不能盲目一概而論的用藥,發生藥害就得不償失。在蔬菜生產上,施用農藥應選擇在生長中期以前,在生產後期控制農藥施用或者不施用。藥物噴施以後,一定要達到絕對安全間隔時間才能採收、銷售和食用。通常防治病害的農藥,每間隔6~7天噴施1次,防治蟲害的農藥10~15天噴施一次。

棚室生產蔬菜預防病蟲害,少用農藥結合綜合防治,降低成本又健康

具體用藥間隔安全時間,以說明書上為準,為了蔬菜食用的安全性,採收以前,最低標準應以最大的間隔時間來操作用藥。

◆合理混配農藥:農藥的混合施用,應根據農藥的理化性質、毒理、防治對象,以及混合後可能產生的化學反應、和對作物的影響等方面總給考慮。比如噴施過波爾多液的蔬菜,通常要間隔20天以上,才能再施用石硫合劑;大多數有機磷殺蟲劑不能與鹼性類農藥和藥劑混用。

為了防止蔬菜產生抗藥性,應注意交替使用不同類型的農藥。一定要安全施藥:配用過的藥桶相關器具,要用10%的鹼水浸泡24小時,然後用清水沖洗乾淨保存,以免下次用別類藥劑出現降低藥效等問題。藥液隨配隨用,藥劑拌種應在室外操作。

棚室生產蔬菜預防病蟲害,少用農藥結合綜合防治,降低成本又健康

棚室種植蔬菜,優勢在於有一個獨立的空間。防治病蟲害要結合這種優勢,把病蟲源杜絕在棚室的空間之外;缺點是溫溼度管理不當,易發生病蟲害。種植戶應根據自己種植的蔬菜類,儘可能創造出利於蔬菜生長的環境,不利於病蟲害滋生活躍的條件,就能夠有效控制住棚室蔬菜病蟲害的發生。治理病蟲害的措施,合理化採用農業防治措施,防治成本低又高效;購買種、苗時應做好相關檢疫工作,滅殺消毒工作要認真,杜絕病、蟲源的侵入。菜田中發生病蟲害,要積極預防,根據不同的病蟲害,採用生物防治或者物理防治,把病蟲害控制在安全範圍內;當蔬菜面臨嚴重的病蟲害威脅時,再採用農藥防治是最後的選項,適當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避免殺害益蟲,保證人員安全用藥,生產綠色健康蔬菜。

棚室生產蔬菜預防病蟲害,少用農藥結合綜合防治,降低成本又健康

棚室蔬菜種植戶一定要明白:種植反季節蔬菜,目的是為了創造更大的種植效益,病蟲害防治措施避免不了。但是,農藥並不是防治蔬菜病蟲害的唯一有效手段,應因地制宜結合別的防治措施,降低蔬菜生產中農藥使用比例,生產綠色無公害蔬菜,才符合當下和以後消費者的需求。防治病蟲害不應太依賴於農藥,應放眼未來的消費市場需求,做出適當調整,跟著蔬菜消費潮流生產健康蔬菜,才能創造更大的種植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