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伯:西楚霸王麾下最出色的投資人(一)

項伯在歷史上是一個爭議比較大的人物。

有人說他是個傻子,被劉邦騙了,成為項羽軍中內奸,害了霸王。

有人說他特別聰明,看出項羽暴虐,沒有政治頭腦,成不了氣候,早早投靠劉邦。

有人說他為了項氏一族的命運,當騎牆派,在項羽軍中,但結交劉邦,看形勢做選擇。

項伯:西楚霸王麾下最出色的投資人(一)

項伯劇照

要了解一個人的站位,就要從他的行為中發現動機。

那麼項伯都做了什麼呢?我們從他身上得到些什麼經驗和教訓?

官二代殺人張良

項伯父親是楚國大將項燕,哥哥是反秦大將項梁,侄子是西楚霸王項羽。所以說他出生在楚國貴族家庭中,是個官二代,從小生活富足,沒怎麼吃過苦。

許多貴族官二代,沒有真才實學,只能去外界謀求自己所謂的滿足感、自尊心填補空虛。特別重視義氣,這樣可以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項伯也不例外,特別喜歡行俠仗義,最終犯下殺人罪逃到外地,受到了張良的保護。因此與張良有生死之交。這也同樣為後來他夜救張良埋下伏筆。

聿禮說,

富二代、官二代能取得今天的地位、或者生活,那都是父輩爭取來的。拓業不了最少也要守成。而普通人也不要放棄努力,三代之後的反超就從你這裡起步。

項伯:西楚霸王麾下最出色的投資人(一)

項羽劇照

夜救張良會劉邦

劉邦進入關中之後,關閉函谷關,想在關中稱王。項羽聽說後下令要滅了劉邦。

“張良是時從沛公,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張良與俱去,曰:‘毋從俱死也!’”項伯私自探訪劉邦軍營,欲與張良“私奔”,結果被張良引薦給了劉邦。劉邦向項伯表達了其“不敢背項王”的說辭。

史記中記載:“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被劉邦一陣忽悠,他們結成了兒女親家。後來項伯回到軍中成功勸項羽取消攻打劉邦。至此,項伯開始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投資——幫助劉邦。

史記中沒有記載項伯和劉邦到底說了些什麼,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們一定達成了某些協議。項伯對張良說“毋從俱死也!”,那為什麼相信劉邦就可以活下來呢,還跟他結親?此時他們的項氏軍團所向披靡,為什麼要與一個快要被滅的劉邦結親?

聿禮說,

  1. 每個人都會維護自己的利益。項伯當然也不例外,他身為項家人,生存在項羽的光芒裡,處處受項羽壓制,內心不忿。平時生活中,我們在聽別人的意見時,也要仔細想想背後的利益糾葛。
  2. 從歷史中看,每一個成功的人都有自己的B計劃。項伯身在項羽軍中,但是投資劉邦,兩頭都佔,只等他們稱帝,自己撈實惠。

這就是項伯投資劉邦的第一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