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获15次“不建议下单”评级,58同城还是那个坑人的网站

全年获15次“不建议下单”评级,58同城还是那个坑人的网站


今天是“3.15”,虽然没有晚会可看,但依然要吐槽一下那些坑人的商家。


58同城,作为一个“神奇”的网站,已经把“虚假信息”、“坑人骗人”的标签打在了自己身上,很多用户都有切身感受。


近日,2019年度全国生活服务电商消费评级数据出炉,共计41家投诉量“规上”电商平台上榜。其中58同城获“不建议下单”评级。


“电数宝”数据显示,2019年度“58同城”共获得15次消费评级,均获“不建议下单”评级。


实际上,58同城一直充斥着乱扣保证金、无故冻结账号、泄露个人信息、发布虚假招聘信息、租房实物与描述不符等现象。


全年获15次“不建议下单”评级,58同城还是那个坑人的网站


No.1

年度投诉数据


据“电数宝”显示,2019年度投诉“58同城”的用户主要集中地为黑龙江省、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北京市、山东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肃省、贵州省、陕西省。


全年获15次“不建议下单”评级,58同城还是那个坑人的网站


在投诉“58同城”的用户中男性的占比为66.667%、女性的占比为33.333%。另外,用户投诉“58同城”的消费金额集中在100-500元区间、1000-5000元区间、0-100元区间,占比分别为33.333%、26.667%、20.000%。


全年获15次“不建议下单”评级,58同城还是那个坑人的网站


全年获15次“不建议下单”评级,58同城还是那个坑人的网站


No.2

用户投诉典型案例


全年获15次“不建议下单”评级,58同城还是那个坑人的网站


此外,据国内知名第三方电商投诉平台“电诉宝”收到用户维权案例显示,“58同城”存网络欺诈、退款问题、信息泄露等问题。


案例 .1

疑似骗取保证金


据网友投诉,在58同城上发帖出租房子,可是,发帖需要支付保证金,按照网站提示逐一完成,提交信息的时候,系统却提示该信息审核不通过。


该网友修改信息之后,再一次完成提交,发现仍需要支付保证金,连续四次的更改信息缴纳了四次保证金,回馈的信息依旧是审核未通过,信息未发出,而且保证金也并未退回。


网友怀疑自己被欺骗了,立刻向客服反映,客服也并没有予以合理的解释,只是说发送的消息涉嫌违规,因此扣除保证金。


网友表示,自己上传的帖子是很正常的转租房子的帖子,并不存在不合法不合规内容。


全年获15次“不建议下单”评级,58同城还是那个坑人的网站


很多消费者在58同城网站提交资料,会因为信息填写不完整而审核不通过,修改之后再次上传依旧需要认证,而且需要再次支付保证金。有消费者怀疑,58同城通过上述行为来骗取用户的保证金。


案例 .2

用户账户无故被冻结


有用户在黑猫投诉反映,该用户之前在58同城招聘频道发布了一些招聘兼职的信息,但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所有信息都被网站删除了,而且账号也被永久冻结。


全年获15次“不建议下单”评级,58同城还是那个坑人的网站


客服回应,信息中含有非法内容,而且存在违法收费等原因被冻结。因客服是智能客服而非人工客服,所以只会反复回复信息中有非法内容而被冻结,却不会解释其他问题。


该用户表明,从没有发过任何收取费用的招聘信息,也从未收取过任何人的费用。


案例 .3

疑似霸王条款


张女士于2019年7月24日11点37分购买了“58同城”对招聘职位的10天的置顶服务,花费1240余元,订单号为37964488168084。
通过微信扫码支付,于当天12点53分取消置顶。我还没有使用这个置顶超过两个小时,平台就扣除了700余元的服务费。而剩下的497元说已经退还给我。但是放我在7月27日发现我的微信或支付的银行卡中没有497元的款项进账,给平台客服打电话,客服说,这497远已经用做“优选职位”这个推广服务消费掉了。这个优选职位服务我从头到尾都没有选择购买过。它们退款后也没有告知我497元会用做这个“优选职位”上。这不就是霸王条款吗。


案例 .4

售后退款遭拒


谢先生于2019年9月9日,在“58同城”购买7天置顶信息,订单号为204247762200526242。
结果58同城只给置顶3天,和58同城多次联系,要求将其余4天的120元退回,58同城拒绝不退,而且以58同城公司总部技术部门提供资料为由,拒不退回,于2019年9月26日第一次提出投诉,至今58同城都没有联系过本人。


案例 .5

规避责任后消失


方先生于2019年3月30日通过“58同城”平台与商家约定工商注册事宜!订单号为10000501012019040908035409894。


约定1530元商家全包并且提供注册地址!注册个体工商户可以正常报税开票!但是商家所注册的个体工商户无法做税务登记更不能开票,原因是商家提供的地址已经被做过税务登记了,也就是说同一个地址无法做二个税务登记!多次与商家协商,但是商家不是推脱就是躲避后来索性把我手机微信都拉黑了,向58同城多次投诉举报,58同城以证据不足为由无法判定商家违规。


案例 .6

骗取预约金


据黑猫投诉反映,用户在58同城网站上找到一个招聘兼职模特启事,随后,使用QQ与对方取得联系。


对方称,在去拍摄之前,需要缴纳部分预约金,并且称工资很高,预约金的钱不抵工资的几分之几。利用高工资的诱惑让用户支付预约金,但是在用户缴纳预约金之后,对方就失去了联系。


全年获15次“不建议下单”评级,58同城还是那个坑人的网站


此外,在聚投诉看到,有用户向58同城网站公开招聘的职位投递简历,却发现,实际上的工作信息和网站所公开的信息完全没有任何关系。


用户经过调查了解到,招聘者挂着“高大上”的职位背后却是酒店服务员或者是KTV的陪唱。还有用户申诉,在浏览过某些职位过后,会经常有大量的短信及电话来骚扰,严重干扰了日常生活。


No.3

58同城的原罪


从2011年起,很多媒体都争相报道了发生在58同城上的诈骗案例:用户通过58同城找房子,结果遇到坑人钱财的黑中介;在58同城找工作,结果遇到诈骗团伙,被要求缴纳大量培训费和押金;通过58同城买二手手机,结果被卖方用钓鱼链接骗走钱财。


很长一段时间,在网上随便一搜,58同城上被骗的受害者比比皆是,“虚假信息”已经成为58同城的一个标签。


全年获15次“不建议下单”评级,58同城还是那个坑人的网站


最近,侃侃哥以“58同城”和“骗子”为关键词,在百度上得到的搜索结果是742万个。


甚至有自媒体直指58同城是“互联网毒瘤”,称这个“神奇”的网站倍受诟病却屹立不倒,几乎从未受到过全民舆论和社会指责,这才是其“神奇”之处。


更可怕的是,58同城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没有通过优化身份识别、行为监控、信息审核等技术策略来打击网络诈骗,也没有增加相应投入,更没有维护用户权益,如今“虚假信息”已经成为58同城揭不掉的标签。


全年获15次“不建议下单”评级,58同城还是那个坑人的网站


说到“被骗”,姚劲波最有发言权,他创立58的灵感就是来源于一次自己的被骗经历:2000年,姚劲波来到北京,成为北漂大军中的一员。


当时的他,对社会阴暗面还所知不多。为了解决住宿问题,姚劲波将1200元交给一名房屋中介。结果他遇人不淑,碰到了一名套路满满的黑中介。


这名中介只带着姚劲波看了一次房,就再也不愿意搭理他。后来更是骗走了姚劲波的中介费收据,并当着他的面撕掉。没有了证据的姚劲波欲哭无泪,却也只能自认倒霉。


全年获15次“不建议下单”评级,58同城还是那个坑人的网站


从那时起,姚劲波便生出了创建58的念头:应该有一个网站,能够把房东和租客直接联系起来。2005年,姚劲波离开万网,创建了58同城。


58同城的成立,让姚劲波实现了五年前的梦想,也让他走上了名利双收的人生巅峰:2008年,姚劲波荣获中国最具成长性CEO ,两年后,姚劲波荣获互联网创新风云人物称号。2013年,58同城赴美上市成功。


然而,随着58同城一步一步壮大,姚劲波也变得越来越膨胀,膨胀到失去了“打假”的初心。


全年获15次“不建议下单”评级,58同城还是那个坑人的网站


由于58同城信息审查不严,打击网络诈骗的投入和信息安全管理人员数量不足。导致58同城上虚假信息到处都是,诈骗事件接连发生。而对于那些被骗的受害者,58同城也没有很好地维护他们的权益。


当初,姚劲波还是一个因为自己受骗而想整顿市场环境的逐梦者;现在,姚劲波学会了推诿责任和视而不见,变成了一个“资本思维”至上的商人。最终,出发点很好的58同城,聚集了大量的骗子和投机者。


对于在58同城上踩过坑的受害者来说,它的口碑可以说已经烂到了极致。已经变成了一个满分公关也拯救不了的、大众口中的“骗子”网站。


成立15年,58同城上的行骗手段并没有改变,在微博上、知乎问答上,类似的被骗经历仍旧有大量网友在讲述。


全年获15次“不建议下单”评级,58同城还是那个坑人的网站


58同城上经常出现的骗局,大概可以分为三种:求职类、生活类和房产类。与此同时,在这些骗局中还存在贩卖个人信息的行为。


这么多年过去了,尽管58同城在宣示着自己的改革和承诺,但各种虚假信息和骗局依然充斥着整个58同城,用户依然经常被坑。


希望58同城能够悬崖勒马,摒弃资本思维,重新打造自己的形象,真心实意为用户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