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張醒的雷神山請戰書:共產黨員、呼吸科工作、身體好、父母同意
錦州晚報 昨天

在錦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第三批馳援武漢的50名醫療隊員中,張醒的年齡是最小的,這位1996年出生、不滿24週歲的小姑娘,從學校畢業沒幾年,為什麼會有如此果決的信心和勇敢的擔當要奔赴武漢疫情第一線與病毒作抗爭?記者在她的請戰書中找到了答案:“我是一名有著三年黨齡的共產黨員,有呼吸科工作經歷,身體健康有活力,已經徵得父母同意。我請戰!”從前,把名字寫在校服上的學生如今化身白衣天使,用年輕又活躍的身影詮釋著90後的責任與擔當。

不知不覺中,張醒在雷神山醫院B2病區已經工作一個多月了,回想在武漢的這些天,內心有道不盡的滋味。在爸媽眼裡,她還是個孩子。經歷過這次疫情考驗,她感覺自己長大了,身上更多了份責任。
這是她工作以來,接到最嚴峻和緊迫的任務。初來時,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口罩勒得面部起了皮,防護服一穿就是6個小時,缺氧引起呼吸困難,透過護目鏡厚厚的水霧眼前看到的都是朦朧的畫面……不斷調整心態,克服各種困難,這個過程就像升級打怪,每戰勝一個困難,她就又成長了一點。
“謝謝你護士,謝謝錦州醫療隊,武漢人民感謝你們”。這句話幾乎每個患者每天都會對張醒和隊友們說好幾遍,每每聽到內心都充滿感動。張醒說,“其實,我只不過是換個地方上班而已,卻收穫了太多的感謝。最開心的就是看著患者慢慢好起來,看著他們出院,這也是我從沒有過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在該院第三批馳援武漢醫療隊裡共有11名90後,他們都和張醒一樣下定決心:疫情不退,我們不回。等疫情結束了,大家要一起吃小龍蝦、熱乾麵,還要在黃鶴樓來個大合照,不戴口罩的那種。
閱讀更多 言午士心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