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式的非暴力沟通示例,玄奘为你演绎


教科书式的非暴力沟通示例,玄奘为你演绎


2020年03月01日 | 第[646]篇原创

作者 | 张大宽

来源 | 餐谋张大宽(ID:dkxy029)


感知对方的感受

--张大宽


非暴力沟通

这两年,非暴力沟通这门课程,特别火。

书里面的很多沟通技巧,都帮助了不少人,包括我在内。

之前的文章里,也提到过。

不过,前几天,我翻了一本小说[1],里面有一段,我看完之后,第一反应就是“非暴力沟通”的现实演义。

先交代一下背景

既然是小说,那必须要交代一下背景,否则你看的肯定也是云里雾里。

话说,玄奘大师的弟弟,名长捷,一日到霍邑县衙,与县令崔珏聊了一会,便离开了。

可没想到,在长捷离开后的第二天,县令崔珏就在自家府上的院子里,上了掉,一命呜呼。

几句话说死个人,县令的妻女自然对这个叫做长捷的和尚恨之入骨。

但长捷自从那天来县衙与崔珏见面后,再没有出现过,也没有人知道他的踪迹。

就这样,过了七八年,好巧不巧,玄奘大师偏偏来到霍邑县城。

露面之后,遇到了崔县令的夫人与闺女。这闺女一看,这和尚怎么和当年几句话害死他老爹的那和尚如此相像。

再一打听,哦原来是亲兄弟呀。

然后呢?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非要杀了你不可!”

崔县令的姑娘,就打算杀了玄奘。

但连续三次,都没杀得了玄奘。

这个对话,是在第三次暗杀失败之后,才有的。

当时的场景,在悬崖边上,崔县令的小女差一点与玄奘和他的“保镖”波罗叶一起掉下山崖,亏得波罗叶眼疾手快,三人才保住了性命。

请玄奘师傅出场

玄奘先分析了,为何崔县令的小女绿萝要暗杀他。

玄奘曰

“这迁怒,最有可能的自然便是贫僧的二兄长捷了。长捷逼死了你的父亲,连累你母亲青春守寡,你幼年丧父,你们母女原本家境殷实,无忧无虑,猛然间便堕落到悲惨的境地,对长捷的憎恨,贫僧自然想象得出。”

一句“幼年丧父”顿时让绿萝泪眼盈盈,但这个少女倔强地翻了翻眼珠,把泪水硬生生忍了回去。

玄奘继续道

“贫僧也问过李夫人是否恨我。李夫人答道,一饮一啄,皆有天命。是崔珏自己想死,愿意抛下你们母女,才自缢而死,他若不想死,仅凭一个僧人的几句话就能逼死他么?何况贫僧不是长捷本人,她不至于迁怒到贫僧的身上。贫僧相信她说的是真心话,一个妇人,历经乱世,看透世事沉浮,生死离别,自然懂得分辨人间是非。可是她的女儿呢?那时候你才十岁吧?年少不谙世事,父女情深,有如娇宠的小公主,可是因为一个可恶的和尚,一切全都变了。父死母嫁,要将一个高大得如熊虎一般的陌生男人叫父亲,这对你伤害有多大,贫僧完全可以想象出来。若说在你心中,对长捷的憎恨比李夫人强烈百倍,也不为过吧?”

这段话说完,绿萝顿时就崩溃了,眼泪也哗哗的淌了下来。

就这么一小段。

请注意体会,玄奘说这段话,是不是一直在描述绿萝的内心情绪?

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沟通功底。

玄奘通过不断的描述绿萝的情绪,表达的意思,就是,我很理解你,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合情合理的。因为我哥哥,害得你家破人亡,自幼丧父,母亲守寡,让你们一家子落到这个境地,他是非常非常理解,也能够体会的。

而第二段更是如此,描述的,是绿萝在他父亲死后,与继父在一起生活的种种心酸(虽然,这个继父对这娘俩是百依百顺,但。。。)

试想一下,对面又不是真的杀父仇人,只不过长得像而已,而对方能够如此的体谅自己,并讲述一系列自己的遭遇,事实,还能理解自己三次刺杀的行为。。。

这个时候,感情就爆发了,爆发之后,就回归理性了。

记得非暴力沟通中,卢森堡博士去巴勒斯坦演讲的时候,下面的巴勒斯坦人,让他“滚出去”。

但他并没有和听众据理力争,只是在他们愤怒的时候,描述他们的感受。并试图理解他们的需求。巴勒斯坦人们记恨的是美国给了以色列武器,而不是恨卢森堡博士。

而小说中的这段情节,绿萝也只不过是记恨长捷,玄奘也只是一个“靶子”而已,和卢森堡博士一样,玄奘是无辜的。

如果是你处在那个环境,会怎样呢?会不会像玄奘或者卢森堡博士一样,冷静的描述对方的感受?用非暴力的方式和对方沟通呢?

这是个技能,需要练习

这是个技能,需要持续练习,不是谁天生就有的。

你看那些脾气好的人,也不是天生脾气就好,都是后天形成的。尤其是受双亲的影响最大。

我从一开始就不信这个技能只有少数人才有,所以我也不断的在练习非暴力沟通。

我曾经也是和老板拍过桌子的人,现在好像没有什么事情能让我拍桌子。先试着理解别人,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受对方的感受,自然就不会冲动,非暴力自然也就来了。

这个技术,一点都不复杂,只需要你刻意练习,哪怕学会一点点,比如只学会“陈述事实”,都能让你的工作,生活效率大增。

References

[1] 小说: 《西游八十一案-大唐泥犁狱》作者:陈渐

我是张大宽,餐饮咨询顾问。

深度学习 | 充分支持 | 深度链接

加入2020年付费读者群 点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