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機構加持下的湯臣倍健穩了嗎?

湯臣倍健的2019年可謂一波三折,"權健事件"引發的保健行業"百日行動"、醫保支付範圍變化以及新電商法實施都從不同角度對其經營產生了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湯臣倍健在年末發佈的2019年年度業績預告中對當初砸下30多億元重金收購的LSG預計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約 10-10.50億元,計提無形資產減值準備約5.40-5.90億元,造成自2010年上市以來首次虧損,而此時距離完成收購還不到一年半的時間。

湯臣倍健一開始通過湯臣佰盛間接控股LSG,湯臣佰盛係為完成收購而設立的持股平臺,其中湯臣倍健出資16億元、持股53.33%,其餘四家機構出資14億元、持股46.67%,具體股權結構圖如下:

大機構加持下的湯臣倍健穩了嗎?

2019年8月,湯臣倍健按照14億元的交易對價、12.31元/股的股票發行價格自四家機構手中購買湯臣佰盛剩餘股權,從而實現全資控股,所發行股份限售期3年。本次交易完成前後,上市公司股權結構變化如下:

大機構加持下的湯臣倍健穩了嗎?

其中,信德厚峽、中平國璟分別躋身湯臣倍健第二、三位股東位置。

大機構加持下的湯臣倍健穩了嗎?

根據《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報告書》,中平國璟和嘉興仲平實際控制人為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信德厚峽和信德敖東實際控制人為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兩家大型金融機構的重磅參與能否會為湯臣倍健股價的未來走勢帶來更多助力?

要知道,愛爾眼科在2017年通過定向增發引入高瓴資本以後股價便一發不可收拾、節節攀高,一度成為創業板上的大牛股。

這次又會演繹怎樣的一出大戲,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