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就連音樂圈也有鄙視鏈這一說?

我身邊有幾個玩民謠的,一向看不起聽流行的,但是有個玩搖滾的又看不起玩民謠的(好像是),那麼整個音樂界的鄙視鏈是怎樣的呢?

就拿搖和滾流行還有民謠來說

但是現在不知道是不是大家都生活得太壓抑了,總喜歡在網上找人吵架,所以呢,同一種風格的裡面也要互相鄙視,比如民謠圈:宋冬野、趙雷、馬頔】→【陳鴻宇、陳粒、】→【小酒吧裡那些沒紅的】

哈!就連音樂圈也有鄙視鏈這一說?

同一個圈子的鄙視鏈的原則大概是這樣的:第一,國外的就是比較高級;第二,上電視的、參加選秀的、演出太多的,就比較low

為什麼會有音樂鄙視鏈?音樂品味存在高低等級之分嗎?

音樂作品本身存在高低之分嗎?我覺得有。總不能硬生生地讓我說喊麥的比莫扎特高級吧?好的作品是有藝術文化沉澱的,經典為什麼會被稱之為經典,因為一個作品是經過了多年的樂理的學習,對音樂的理解而創作出來的。好的藝術作品是有力量的,有人文關懷的。這一份雋永,經過世世代代的檢驗,仍然屹立不倒。各種旋律,有深意的歌詞。

哈!就連音樂圈也有鄙視鏈這一說?

那麼問題來了,音樂品味有高低之分嗎?我覺得可能有,但並不是很必要。

就像是吃香菜,有些人喜歡吃香菜,可是有些人偏偏就不喜歡香菜這種食物,感覺特別的噁心,這就是每個人的口味不同了,相對於音樂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每個人對音樂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但如果你在網易雲音樂或者知乎,看到有人因為音樂流派而吵起來,你可能會在1秒內決定好自己應該站在哪一邊,半夜對著手機查找很多資料,斟酌著自己的表達方式,打好一大段又刪掉重新組織語言,比高考寫作文的時候還認真,生怕自己沒發揮好。並且發表完意見之後,還要截圖把自己的觀點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

哈!就連音樂圈也有鄙視鏈這一說?

請問一下,累嗎?

這兩件事情,其實本質上是一樣的。有人不喜歡你喜歡的音樂,就像有人不喜歡香菜,就是這樣而已。

雖然老話講“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但我覺得吧,今時今日大家都喜歡各執己見,都覺得自己與眾不同,那我還不如藏起來獨樂樂。

所以我號召戴耳機聽歌,拒絕在公共唱歌用功放聽歌,從我做起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